駕海仙壇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駕海仙壇原文

環海丹邱鎮上頭,七閩佳氣望中收。

蜃樓晴挾千峰出,鰲柱雄爭萬壑流。

鞭石欲看天際日,乘槎應趁海門秋。

白雲東去三山近,矯首驂鸞事可求。

詩詞問答

問:駕海仙壇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駕海仙壇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駕海仙壇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環海

(1).四周的大海。 南朝 梁 江淹 《報袁叔明書》:“僕聞狂士之行有三,竊嘗志之,其奇者,則以紫天為宇,環海為池,倮身大笑,被髮行歌。” 唐 李白 《明堂賦》:“流辟雍之滔滔,像環海之湯湯。” 王琦 註:“ 李善 《文選》註:‘《三輔黃圖》曰:明堂辟雍,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

(2).四海,普天之下。《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論》:“覆簣創元天之基,疏涓開環海之宅。”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天人合慶,日月揚光,環海之間,含生之類,歡欣踴躍,以歌以舞。” 明 海瑞 《啟史方齋瓊州知府》:“環海感戴,何可言盡。” 王闓運 《王文誠誄》:“思環海之受兵,若羣螘之圍鯤。”

丹邱

見“ 丹丘 ”。

上頭

舊指女子出嫁時將頭髮攏上去結成髮髻。這種習俗稱為上頭,又叫及笄

七閩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閩 人,因分為七族,故稱。《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賈公彥 疏:“ 叔熊 居 濮 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 七閩 。”後稱 福建省 為 閩 或 七閩 。 宋 蘇軾 《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六和寺中作》詩:“空使 吳 兒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閩 路。”《剪燈新話·三山福地記》:“時有 陳有定 據守 福建 , 七閩 頗安。”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 七閩 路與中原通,怪事咄咄驚天公。”

佳氣

(1).美好的雲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徵。 漢 班固 《 * 通·封禪》:“德至八方則祥風至,佳氣時喜。” 唐 李白 《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鄉子》詞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 明 高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詩:“ 秦皇 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遠望宮殿嵯峨,滿山翠柏,麗日陽春,佳氣騰騰。”

(2).泛指美好的風光。 唐 儲光羲 《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氣多。”

(3).清雅的氣味。 唐 杜甫 《枯楠》詩:“涷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雲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望中

(1).視野之中。 唐 權德輿 《酬馮監拜昭陵途中遇雨》詩:“ 甘谷 行初盡, 軒臺 去漸遙;望中猶可辨,耘鳥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韻沉世得撫乾川泳軒》:“華闕望中敞,棠陰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詩:“六朝人物草連空,今日無端入望中。” 宋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 揚州 路。” 明 謝榛 《秋日懷弟》詩:“別後幾年兒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蜃樓

古人謂蜃氣變幻成的樓閣。 宋 陳允平 《渡江雲·三潭印月》詞:“煙沉霧迴,怪蜃樓飛入清虛。秋夜長,一輪蟾素,漸漸出雲衢。”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游鱗恨落他人後,桃花流水半含愁。今夜呵,怨氣沖沖結蜃樓。” 艾青 《年輕的城》詩:“不是瀚海蜃樓,不是 蓬萊 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參見“ 蜃氣 ”。

鰲柱

傳說中指天柱。 宋 吳萊 《觀孫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圖》詩:“大圜杳何極,鼇柱屹不頃。” 王闓運 《貴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銘》:“龍淵始化,鼇柱忽移。”參見“ 鼇足 ”。

雄爭

爭雄。 宋 范成大 《重遊南嶽》詩:“儼然可瞻不可玩,往往雄爭如負扆。”

鞭石

(1).《藝文類聚》卷七九引 晉 伏琛 《三齊略記》:“ 始皇 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於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 城陽 一山石,盡起立。嶷嶷東傾,狀似相隨而去。雲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猶爾。”後遂以“鞭石”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宋 蘇軾 《兩橋詩·西新橋》:“岌岌類鞭石,山川非 會稽 。” 元 陳樵 《蔗庵賦》:“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謝娥 入海而增喟。” 明 王世貞 《太和即事》詩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鑿空懸。”

(2).相傳 難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兩塊大石,俗名陰陽石。陰石常濕,陽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調,百姓便進洞祈福。天旱則鞭打陰石得雨,雨多則鞭打陽石天晴。事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後作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樂儀同苦熱》:“鞭石未成雨,鳴鳶不起風。” 唐 杜甫 《雷》詩之二:“暴尪或前聞,鞭石非稽古。”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海門

海口。內河通海之處。 唐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宋 吳琚 《酹江月·觀潮應制》詞:“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詩》:“驅駕洪濤羽翼振,海門無計限飛輪。”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矯首

(1).昂首;抬頭。 唐 杜甫 《又上後園山腳》詩:“窮秋立 日觀 ,矯首望八荒。” 金 元好問 《出京》詩:“矯首孤雲飛,西南路何永。” 清 金農 《寄丁敬》詩:“何年共幽覽,矯首海鷗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至於駑蹇矯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祿,邦國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矯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東之等傳贊》:“ 李植 、 江東之 諸人,風節自許,矯首抗俗,意氣橫厲,抵排羣枉。”

驂鸞

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文選·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呂向 註:“御鸞鶴而升天漢。” 唐 薛逢 《漢武宮詞》:“絳節幾時還入夢,碧桃何處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仙人驂鸞倏來往,煙鬟霧珮流雲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試院丹筆寫魁星相餉遺為是詩》:“想見白袍吟立鶴,仗伊綵筆去驂鸞。”

詩詞推薦

  • 薄倖·淡妝多態

    賀鑄宋代〕淡妝多態,更的的、頻回眄睞。便認得琴心先許,欲綰合歡雙帶。記畫堂、風月逢迎,輕鼙淺笑嬌無奈。向睡鴨爐
  • 思吳江歌

    張翰魏晉〕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吟五首

    方回宋代〕有興雲不亡,謂晝無夜時。達人悟茲理,何用浪自悲。姬周過八百,再傳嬴秦萎。彭殤共一盡,修短何議為。屋角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方回宋代〕風吹六十二年春,又見陽和一夜新。興廢親更三國事,死生暗易萬城人。種花縱好誰同賞,置酒良難自慣貧。今獨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杜元穎

    元稹唐代〕江上五年同送客,與君長羨北歸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陽城裡塵。
  • 五郊樂章。雍和

    魏徵唐代〕陽月斯紀,應鐘在候。載絜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遠,無聲無臭。靜言格思,惟神保祐。
  • 成都行

    陸游宋代〕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青絲金絡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燕脂
  • 歷陽寄金陵衍上人

    林逋宋代〕蘚暈莎叢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岡。騷吟未斷雲生褐,梵偈重開月照得。五老舊遊應悄默,六朝閒事肯悲涼。西州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首尾吟

    邵雍宋代〕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不強時。事到強為須涉跡,人能知止是先機。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豈無平路坡。省力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一百則

    釋正覺宋代〕年老成精不謬傳,趙州古佛嗣南泉。枯龜喪命因圖象,良馬追風累纏牽。勘破了老婆禪,說向人前不直錢。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玉蝴蝶(追別杜叔高)

    辛棄疾宋代〕古道行人來去,香紅滿樹,風雨殘花。望斷青山,高處都被雲遮。客重來、風流觴詠,春已去、光景桑麻。苦無多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答胡季亨

    周必大宋代〕未復中原近守淮,前朝該輔只時來。濟川用礪我無是,作醴和羹何有哉。正喜春晴知歲美,頓招兩蕊坐筵開。和詩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藍瑛花鳥十二幀·其十一·古樹寒鴉

    乾隆清代〕古樹霜餘葉盡紅,寒鴉翔翥夕陽中。誰知筆底無多子,寫出飛卿句獨工。
  • 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

    方乾唐代〕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樹木映窗欞。煙霞若接天台地,分野應侵婺女星。驛路古今通北闕,仙溪日夜入東溟。彩衣
  • 西江月(七夕)

    陳東宋代〕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雲空。愁損舞鶯歌鳳。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臥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
  • 東西二林寺流水

    貫休唐代〕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牆牆邊瀝瀝,砌砌下啾啾。味不卑於乳,聲常占得秋。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遠歷
  • 二帝子讀書處·其一

    何吾騶明代〕千年蝌蚪費居諸,韻入松聲太古餘。夜靜月明還作唄,不知所讀是何書。
  • 海珠·其一

    杜漸明代〕息偃頻來借上方,曉瞻晴旭捧扶桑。煙消黛色橫明鏡,風漾波光上畫廊。海闊直疑天地小,僧閒真覺世人忙。生平
  • 駐馬聽

    鄭廷玉元代〕伍員無敵。入楚地鞭屍尚恨遲。包胥有智。借秦兵復國偏能疾。申包胥云:子胥若不想舊交之情。憑著他武藝。量
  • 游雲際山

    陳洙宋代〕清曉捫蘿踏嶺雲,寒風飛溜濕衣巾。上攀霄漢無多地,直視城闉幾點塵。古木半陰藏宿霧,山禽相語厭遊人。明年
駕海仙壇原文_駕海仙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