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

作者:洪朋 朝代:宋代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

埃郁一炎方,何處不庳濕。

北窗但掃地,所向若維縶。

及茲澍雨過,信是高秋立。

便有好事侶,俱來負郭集。

中庭樹陰滿,燀氣清且急。

胡床各蕭散,頗覺涼氣入。

道喪千載餘,世路日險澀。

朋知得若人,風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鳴,時哉先聖集。

興來浩蕩游,胡為若羈縶。

詩詞問答

問: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作者是誰?答:洪朋
問: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緝韻

參考注釋

埃郁

形容炎熱或熾熱。《文選·顏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炎天方埃鬱,暑晏闋塵紛。” 李善 註:“ 毛萇 詩傳曰:鬱,積也。” 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驚濤沓鼓,喧豗而獸檻爭奔;烈焰彌天,埃鬱而虹梁忽斷。”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炎羲正埃鬱,池館遠煩蒸。”

炎方

泛指南方炎熱地區。《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三國 魏 鍾會 《孔雀賦》:“有炎方之偉鳥,感靈和而來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四:“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唐 白居易 《夏日與閒禪師林下避暑》詩:“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水國陰多寒已至,炎方霜後瘴初收。”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庳濕

低下潮濕。

掃地

(1) 用掃帚等清掃地面

(2) 比喻名譽、威信等全部喪失

威信掃地

所向

(1).謂所指向的地方。 漢 蔡琰 《悲憤詩》:“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濶,真堪託死生!”

(2).猶去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及夜,果失 隱娘 所向。”《太平廣記》卷一九四引 唐 裴鉶 《傳奇·聶隱娘》:“ 劉 使人尋之,不知所向。”

維縶

(1).《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鄭玄 箋:“願此去者乘其白駒而來,使食我場中之苗,我則絆之繫之,以永今朝。愛之欲留之。”因以“維縶”為系縛;羈絆。 晉 潘尼 《迎大駕》詩:“翔鳳嬰籠檻,騏驥見維縶。”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夫龍驥維縶,則無以別乎蹇驢;赤刀韜鋒,則曷用異於鉛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象子既已維縶多時,而不食水草。”

(2).引申為挽留;羈留。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顧己枉維縶,撫志慙場苗。” 清 汪懋琨 《<白雨齋詞話>序》:“ 桃源 劇邑,不易治,予欲維縶之,俾資贊畫。”

澍雨

(1).大雨;暴雨。《尚書大傳》卷四:“久矣,天之無烈風澍雨。” 鄭玄 註:“暴雨也。”《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三月,京師旱,至五月朔,太后幸 洛陽 寺……行未還宮,澍雨大降。”《宋書·范泰傳》:“﹝ 范泰 ﹞表賀元正,並陳旱災,曰…… 漢 東海 枉殺孝婦,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歲以有年。”

(2).時雨。 宋 王禹偁 《謝降御札表》:“若歲大旱,多慙 傅説 之才,謂天蓋高,必聽 湯王 之禱,未蒙冊免,尤愧搢紳,而又誨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憂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

(3).比喻恩澤。《清史稿·高宗紀一》:“以御門聽政,澍雨優渥,賜執事諸臣紗疋有差。”

高秋

秋高氣爽的時節

高秋夜方靜,神居肅且深。——南朝齊· 謝脁《謝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好事

喜歡多事。愛參與他人事務的

負郭

亦作“ 負廓 ”。1.謂靠近城郭。《戰國策·齊策六》:“ 齊 負郭之民有 孤狐咺 者。”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憑三時之閒暇,興役鳩工;視四野之川原,依城負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濮州女子》:“時 濮州 民家子 周猱頭 者,居負廓之 周家村 。”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你們又在 武勝門 外放火,燒毀了無數人家,使多數負郭居民無家可歸。”

(2).見“ 負郭田 ”。

(3).《史記·陳丞相世家》:“ 負 隨 平 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後因以指窮巷或貧居。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寂寥共羈旅,蕭條同負郭。” 清 錢謙益 《志伊尹之所志》:“ 顏子 者,簞瓢負郭之人,其流風遺書蔑如也,乃足以上配 伊尹 ,士何必汲汲於天下哉?”

中庭

(1).古代廟堂前階下正中部分。為朝會或授爵行禮時臣下站立之處。《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與言;少進中庭,公不與言。”《禮記·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陳澔 集說:“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階下者,別於兄弟之喪也。”阼階、堂前東階。

(2).廳堂正中;廳堂之中。《漢書·朱買臣傳》:“坐中驚駭,白守丞,相推排陳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隱 《齊宮詞》:“ 永壽 兵來夜不扃,金蓮無復印中庭。”《宣和遺事》前集:“紅袖調箏於屋側,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醴泉涌於清室,通川過於中庭。” 南朝 宋 鮑照 《梅花落》詩:“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採桑子》詞:“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話》:“小小一個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現代高級旅館中庭院式的大廳。《科學畫報》1983年第6期:“所謂中庭,往往是一個多層的、帶有玻璃天棚的大廳…… 北京 的 香山飯店 ,在世界著名建築師 貝聿銘 先生精心設計下,建造了一個具有 中國 園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廳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藥“百合”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百合》。

樹陰

由樹葉提供的遮蔽陽光的地面

胡床

亦作“ 胡床 ”。一種可以折迭的輕便坐具。又稱交床。《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 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公將過河,前隊適渡, 超 等奄至,公猶坐胡牀不起。”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自新》:“ 淵 在岸上,據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唐 杜甫 《樹間》詩:“幾回霑葉露,乘月坐胡牀。”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虜來,始名胡牀, 桓伊 下馬據胡牀取笛三弄是也。 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鹹令改之,乃改交牀。” 宋 陶穀 《清異錄·逍遙座》:“胡牀施轉關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轉縮須臾,重不數斤。” 清 趙翼 《飯餘》詩:“攜得胡牀臨水坐,柳蔭深處看荷花。”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蕭散

猶蕭灑。形容舉止、神情、風格等自然,不拘束;閒散舒適。《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 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 唐 張九齡 《林亭詠》:“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 宋 曾鞏 《招隱寺》詩:“我亦本蕭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潤州鶴林寺記》:“佛之理吾不信,而竊喜其教,絶婚宦,公貨財,布衣疏食,隨地可安,士之蕭散孤介,而不欲違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釋。《晉書·恭帝紀論》:“雖有手握戎麾,心存舊國,迴首無良,忽焉蕭散。” 唐 皎然 《送大寶上人歸楚山》詩:“獨鶴翩翻飛不定,歸雲蕭散會無因。” 明 劉基 《自天章入城作》詩:“煩襟得蕭散,似欲忘覉旅。”

(2).蕭條;淒涼。 南朝 梁 何遜 《和司馬博士詠雪》:“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 唐 韋應物 《獨游西齋寄崔主簿》詩:“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 宋 蘇軾 《和李太白》:“野情轉蕭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園亭》詩:“蕭散人問意,孤雲第幾峰。”

涼氣

涼的空氣;清涼之氣

倒抽一口涼氣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世路

指人世的經歷

世路風波

險澀

亦作“ 險澁 ”。1.崎嶇阻塞。《晉書·周馥傳》:“ 河 朔蕭條, 崤 函 險澀。”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之二:“俶裝逐徒旅,達曙凌險澀。” 清 吳偉業 《林屋洞》詩:“傳聞道險澀,谽谺來天風。”

(2).謂文句生僻艱澀。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今徒以詭異險澀難讀為工。” 明 劉基 《<郭子明詩集>序》:“其為詩也不尚險澀,不求奇巧。”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二:“士之患,多厭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學為奇怪終不可成,而為險澁艱陋之歸矣。”

知得

(1).知所獲取。《易·乾》:“‘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

(2).謂彼此投契。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孟府君傳》:“﹝ 孟嘉 ﹞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萬章下》:“知得方是友得,所以相知難也。”

(3).曉得。 宋 張元乾 《柳梢青》詞:“入戶飛花,隔簾雙燕,有誰知得。”《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 蒯三 ﹞卻又知得恁般詳細。必定是我菴中有人走漏訊息,這奴狗方纔去報新聞。” 清 董均 《鵲踏枝》詞:“客里亦家家亦客,近來心緒誰知得。”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

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一牛鳴

“一牛鳴地”的略語。 唐 王維 《與蘇盧二員外遊方丈寺》詩:“迴看雙鳳闕,相去一牛鳴。” 宋 德洪覺范 《宿靈山示月上人》詩:“北岫飛來么鳳落,東隣相去一牛鳴。” 清 趙翼 《靈谷寺》詩:“留此一牛鳴,巧中帝王欲。”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四壁晚鐘齊接應,分明不隔一牛鳴。”

先聖

(1).先世聖人。《呂氏春秋·尊師》:“天子入太學,祭先聖。”《楚辭·九辯》:“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教。”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則先聖鑑戒,其來久矣。”

(2).專指 孔子 。 宋 宋鹹 《注<孔叢子>序》:“矧是書所載,皆先聖之言。”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羈縶

亦作“羇縶”。1.馬絡頭和馬韁繩。《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夫負羈縶,執鈇鑕,從君東南西北,則是臣僕庶孽之事也。”《韓詩外傳》卷七:“如皆守社稷,則孰負羇縶而從?”

(2).束縛;拘禁。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言不降者,明隱逸之為高也;不辱者,知羈縶之為洿也。”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果然又羈縶,不得歸耡耰。”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本是居嶄巖,無端被羈縶。”

標籤:立秋

詩詞推薦

  • 次韻和子由聞予善射

    蘇軾宋代〕中朝鸞鷺自振振,豈信邊隅事執鼖。共怪書生能破的,也如驍將解論文。穿楊自笑非猿臂,射隼長思逐馬軍。觀汝
  • 荔品·其五

    吳士瑋明代〕交嘉朱紫爛盈筐,愛吃何如細品嘗。要識味全須帶露,無疑色好似經霜。破除遷客陰陽火,轂轆詞人錦繡腸。日到
  • 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

    范仲淹宋代〕蔌蔌樓台外,新輝溢四遐。雲中凋玉葉,星際落榆花。岳色參差露,松聲彷佛加。風流裁賦苑,清苦讀書家。霜女
  • 益壽美金花

    侯善淵元代〕擘開鬼窟。杳杳冥冥精恍惚。滿目華陽。*耀靈珠映日光。至真無物。寶燦精*明返復。致死不忘。星*丹霄得久
  • 二色桃花

    方回宋代〕阮郎溪上醉腮融,驀忽深紅又淺紅。料得金閨描繡樣,一花成換幾針茸。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鬥牛歌題劉松年畫

    乾隆清代〕畜之善者莫如牛,秉坤之德其性柔。柔則近馴應無斗,而胡鬥牛繪者稠。韓戴惠崇不一足,而獨畫譜未傳劉。是圖
  • 宿袁州楓林邸

    柴隨亨宋代〕維舟煙柳外,風健布帆輕。雁過家千里,鵑啼月五更。山川行客夢,風雨故鄉情。問宿楓林晚,袁州第一程。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病目自嘲

    鄭清之宋代〕兼旬病目成鴆媒,竟日掩書風為開。端如猩猩畏機阱,愛酒著屐須一來。信手翻書未終葉,春風已學生牙頰。笑同
  • 金陵廣上諸僚友押韻促筆催妝

    朱諫明代〕睡起楊妃太液東,海棠初試晚妝紅。遏雲愛聽歌喉響,待月休教花影重。金屋阿嬌猶對鏡,玉樓翡翠未開籠。琵琶
  • 豫章南浦亭泊舟

    范成大宋代〕閏歲花光晚,霜朝草色荒。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客路東西懶,江流日夜忙。長歌情不盡,一酌酹滄浪。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初春寄唐惟良使君

    朱多炡明代〕春風庾嶺興何如,落盡梅花未見書。人日能無常侍句,屏星不定使君車。孤台灌木催黃鳥,二水流澌泮鯉魚。莫笑
  • 結緣

    乾隆清代〕我聞一切佛,令人滅緣起。緣起尚須滅,豈有結緣理。今朝四月八,俗傳浴佛禮。雲是淨飯宮,悉達生所始。種種
  • 郊園避暑

    林逋宋代〕柴門鮮人事,氛垢頗相忘。愛彼林間靜,復茲池上涼。托心時散帙,遲客復攜觴。況有陶籬趣,歸禽語夕陽。
  • 上益公十絕為壽壽鹿

    劉過宋代〕年永曾聞葛稚川,玉京何處錦紋鮮。賞花應制嘉賓宴,小雅當為第一篇。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鹿鳴宴

    蘇軾宋代〕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何時
  • 鮑家田

    吳濟宋代〕搖旆家家酒,收犁處處村。草深迷井口,槿密擁籬根。綠水明秧本,青山失燒痕。多應忌蠶事,畏客掩柴門。
  • 江夏八詠之六右趙佗石

    賀鑄宋代〕西戍夕陽晴,東城石鏡明。有山名八字,供作兩眉橫。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登玉符山極頂作歌

    乾隆清代〕初春晝短景易闌,復慮高處不勝寒。即今清和駐蹕早,有山罷登孤素抱。內豎肩輿攀巘蘿,更弗松下鳴梢訶。絕頂
  • 山齋早秋雨中

    孟貫唐代〕深居少往還,卷箔早秋間。雨灑吟蟬樹,雲藏嘯狖山。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閒。靜坐得無事,酒卮聊暢顏。
  • 送謝景初遷憑宰餘姚

    范仲淹宋代〕世德踐甲科,青紫信可拾。故鄉特榮輝,高門復樹立。餘姚二山下,東南最名邑。煙水萬人家,熙熙自翔集。又得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
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原文_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