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原文
山房淺置檐,曦牖暖烘幕。
溫暾晃陽林,朔氣避陰壑。
儒擬白駒速,農喜黃棉著。
綈幾陳芸編,稽古一斟酌。
衰盾殊愛畏,絜矩知所託。
詩詞問答
問:明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明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藥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五
參考注釋
山房
(1).山中的房舍。《新唐書·李德裕傳》:“又按屬州非經祠者,毀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無所廋蔽。” 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又送鄭伯昌》詞:“更築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溫庭筠 《宿白蓋峰寺》詩:“山房霜氣晴,一宿遂平生。” 宋 蘇軾 《宿臨安淨土寺》詩:“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3).山中的書室。《宋史·李常傳》:“少讀書 廬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 清 陳衍 《元詩紀事·李孟》:“君辭歸,築山房,摘 李公 詩語為扁名。”
暖烘
暖氣熏蒸。《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山色晴嵐景物佳,煖烘回雁起平沙。” 明 李東陽 《冬日》詩:“煖烘船背日,清潄枕邊流。”
溫暾
(1) 水、酒等溫而不熱
溫暾水
(2) 不爽利;不乾脆
溫暾之談
陽林
(1).生在山南的林木。《文選·左思<招隱詩>之一》:“白雪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李善 註:“ 鄭玄 《周禮》注曰:‘陽木生於山南也。’”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 唐 皎然 《讀<張曲江集>》詩:“春杼弄緗綺,陽林敷玉英。”
(2).古地名。《文選·曹植<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眄乎 洛川 。” 李善 註:“ 陽林 ,一作 楊林 ,地名。生多楊,因名之。”
朔氣
寒氣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樂府詩集·木蘭詩》
陰壑
幽深的山谷,背陽的山谷。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池山賦》:“陽崖奪景,陰壑生風。” 宋 陸游 《過大蓬嶺度繩橋至杜秀才山莊》詩:“濕雲朝莫雨,陰壑古今風。”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過張星文草草堂》詩:“陰壑浮虛光,秋林透疎影。”
白駒
(1).白色駿馬。比喻賢人、隱士。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後漢書·崔駰傳》:“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駒之所從。” 宋 陸游 《寄題胡基仲故居》詩:“浮雲每嘆成蒼狗,空谷誰能縶白駒。” 清 錢謙益 《父國光先贈中憲大夫河南歸德府知府加贈太常少卿仍前階制》:“皎皎白駒,世鹹慕逸民於空谷。”
(2).《詩·小雅》篇名。《詩·小雅·白駒序》:“《白駒》,大夫刺 宣王 也。” 鄭玄 箋:“刺其不能留賢也。”
(3).用作贈別賢士之辭。 漢 王粲 《贈士孫文始》詩:“雖則同域,邈其迥深;白駒遠志,古人所箴。” 三國 魏 曹植 《釋思賦》:“彼朋友之離別,猶求思乎白駒。”
(4).比喻流逝的時間。語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覩此白駒彈指,豈堪華髮蒙頭。” 王橫 《哭子美》詩:“白駒驚電馳,人生本如寄。”
綈幾
鋪上綈錦的几案。古為天子專用。《西京雜記》卷一:“ 漢 制:天子玉幾,冬則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幾。” 清 錢謙益 《除夕再迭前韻和季穆寄黃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之二:“冰侵綈幾書籤冷,衣覆香篝侍女驕。” 清 曹寅 《廳前紅梅初開折一枝寄子猷索詩》:“軍持涉江水,綈幾達晨衙。”
芸編
指書籍。芸,香草,置書頁內可以辟蠹,故稱。 宋 陸游 《夏日雜題》詩之五:“ 天隨 手不去朱黃,辟蠹芸編細細香。” 明 高明 《琵琶記·副末開場》:“秋燈明翠幕,夜案覽芸編。” 清 王時翔 《天香》詞:“天上芸編催校,待重來,御爐煙繞。”
稽古
考察古事。《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勛 。”《漢書·武帝紀贊》:“ 高祖 撥亂反正, 文 景 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晉書·裴頠傳》:“博學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鄧繼曾傳》:“割恩以定禮,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單質生見訪僧舍並惠三忠集畣此》詩:“稽古式芳躅,懷忠耿遐眷。”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