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其三十二

作者:張達 朝代:元代

雜言·其三十二原文

和氏識秦王,又識楚王心。

三獻乃見刖,豈雲遇知音。

我有太古瑟,朱弦間徽金。

一彈降靈雨,再鼓丹鳳吟。

師襄久不作,子野亦已沈。

持之蒼梧野,日暮浮雲深。

掩泣更延佇,徘徊九嶷岑。

詩詞問答

問:雜言·其三十二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雜言·其三十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達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達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於 楚 山中,奉而獻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之,均曰:“石也。”以誑欺罪,被刖去兩足。後又獻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後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後識焉。”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參見“ 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漢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楚王

楚國 的君王。文學作品中多指在 陽台 夢遇 巫山 神女的 楚懷王 或 楚襄王 。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陽台雲》詩:“嬋娟流入 楚王 夢,倏忽還隨零雨分。” 唐 李白 《江上吟》:“ 屈平 詞賦懸日月, 楚王 臺榭空山邱。” 後蜀 閻選 《臨江仙》詞:“欲問 楚王 何處去,翠屏猶掩金鸞。” 清 侯方域 《過江秋詠》之八:“昨夜 楚王 雲入夢,多時 屈子 芰為裳。”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遇知

受到賞識。 唐 韓愈 《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子之遇知於 盧公 ,真所謂知己者也。” 宋 佛印 《致蘇東坡書》:“嘗讀 退之 《送李願歸盤谷序》, 願 不遇知於主上者,猶能坐茂樹以終日。”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朱弦

即練朱弦,用練絲(即熟絲)製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訓》。高誘注:“朱弦,練絲。”

徽金

金飾的琴徽。亦用作琴徽的美稱。 唐 李鹹用 《水仙操》詩:“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將軫玉。” 清 張炳璿 《擬庭中有奇樹》詩:“不栽 嶧 陽桐,半死鑿徽金。”

降靈

使神靈下降,召神。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試察今之蠻民,雖狀極狉獉,未有衣服宮室文字,而頌神抒情之什,降靈召鬼之人,大抵有焉。”

鳳吟

比喻清悠纖細的聲音。 唐 吳筠 《竹賦》:“上點點以雲翳,下泠泠而鳳吟。”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子野

春秋 時 晉國 樂師 師曠 的字。目盲,善彈琴,辨音能力極強。《文選·張衡<東京賦>》:“能不惑者,其唯 子野 乎?” 薛綜 註:“ 子野 , 師曠 字。曉音曲者。”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 子野 善聽, 離婁 至明。” 清 錢謙益 《復李叔則書》:“瓦釜之鳴,不若洪鐘之響,有耳者知之,而 子野 不知,豈有是哉?”

日暮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掩泣

掩面而哭

重聞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九嶷

見“ 九疑 ”。

詩詞推薦

雜言·其三十二原文_雜言·其三十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