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生日·其三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

鬱郁澗底松,千年養奇乾。

盤根入窈窕,翠蓋摩霄漢。

岩深飽霜雪,路絕窺輪奐。

空回牛刀手,屢發匠石嘆。

物生非不逢,得天地所贊。

雖微棟樑求,倖免斤斧難。

我公廟堂人,端委四夷憚。

豈惟福蒼生,高風激貪懦。

云何臥箕潁,當寧方宵旰。

吾道久寂寥,賢愚良未判。

汗顏與血指,袖手寧坐看。

卷懷霖雨心,警策露電觀。

形神妙自契,眉目光璀璨。

長松信可倚,柯葉四時貫。

東風漫滋榮,寒雨徒零亂。

何異楚靈椿,春秋安可算。

詩詞問答

問:叔父生日·其三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叔父生日·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翰韻

參考注釋

鬱郁

(1) 生長茂盛

鬱鬱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鬱鬱不樂

澗底松

澗谷底部的松樹。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二:“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宋 蘇轍 《徐孺亭》詩:“ 徐君 鬱鬱澗底松, 陳君 落落堂上棟。”亦省作“ 澗松 ”。 唐 陳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詩:“ 崑 玉已成廊廟器,澗松猶是薜蘿身。” 宋 陸游 《澗松》詩:“澗松鬱鬱何勞嘆,卻是人間奈廢興。”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奇乾

北狄之一。《逸周書·王會解》:“奇乾善芳。善芳者,頭若雄雞,佩之令人不昧。” 孔晁 註:“奇乾,亦北狄。善芳,鳥名。不昧,不忘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文鉞碧砮之琛,奇乾善芳之賦。”

盤根

(1).謂樹木根株盤曲糾結。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詔》詩:“毻毛新鵠小,盤根古樹低。” 五代 齊己 《古鬆化為石》詩:“盤根幾聳翠崖前,卻偃凌雲化至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絶巘危崖,盡皆怪松懸結……盤根虬乾,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2).比喻相互勾結,根深蒂固。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忠良會邊》:“奸風成癖黨盤根也。”

(3).見“ 盤根錯節 ”。

(4).猶奠基。 唐 李白 《明堂賦》:“勢拔五嶽,形張四維,軋地軸以盤根,摩天倪而創規。”

(5).指根基。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峭頂高危矣,盤根下壯哉。”

槃根:盤曲的木根。喻難辦之事。 清 錢謙益 《太僕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憲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當世之務……風力愈修,槃根盡解。”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翠蓋

(1).飾以翠羽的車蓋。《淮南子·原道訓》:“馳要褭,建翠蓋。” 高誘 註:“翠蓋,以翠鳥羽飾蓋也。” 唐 李白 《東武吟》:“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紅樓夢》第八三回:“遂吩咐家人預備四乘緑轎,十餘輛翠蓋車,明兒黎明伺候。”

(2).泛指華美的車輛。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踟躕。”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翠蓋飄搖,文鷁委蛇。”

(3).帝王的代稱。帝王的乘輿有翠羽為飾的華蓋,故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一:“ 西京 後陷沒,翠蓋蒙塵飛。”《舊唐書·崔胤傳》:“覩綸言於鳳紙,若面丹墀;認御札於龍衣,如親翠蓋。”

(4).指形如翠蓋的植物莖葉。 南朝 梁元帝 《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緑房兮翠葢,素實兮黃螺。” 金 元好問 《後灣別業》詩:“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清 納蘭性德 《金人捧露盤·淨業寺觀蓮有懷蓀友》詞:“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

摩霄

接近雲天,沖天。 唐 慧淨 《和盧贊府游紀國道場》:“株盤仰承露,剎鳳俯摩霄。”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南北徙鵾鵬,摩霄展金翅。” 楊篤生 《新湖南·現今大局之危迫》:“ 德國 之帝國主義,其發生於 小亞細亞 綰轂之道與 南美 諸國實業之場者,亦已羽毛豐滿有摩霄振翮之勢矣。”

霜雪

(1).霜和雪。《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陰氣勝則凝為霜雪。”

(2).謂經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

(3).喻高潔的情操。 漢 孔融 《薦禰衡疏》:“忠果正直,志懷霜雪。”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雖遇塵霧,猶振霜雪。” 北魏 常景 《嚴君平》詩:“ 嚴君 性沉靜,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盧仝》:“ 仝 志懷霜雪,操擬松柏。”

(4).喻指雪亮的劍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蘇渙侍御》詩:“傾壺簫管動白髮,儛劍霜雪吹青春。” 仇兆鰲 註:“霜雪,指劍光。”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出匣紛紛霜雪寒,入手輝輝星斗現。”

(5).指寒光閃爍的刀劍。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二:“袖中 趙 匕首,買自 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經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髮。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詩:“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霜雪,喻頭白也。” 宋 蘇軾 《行宿泗間見徐州張天驥次舊韻》:“更欲河邊幾來往,祇今霜雪已蒙頭。”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徐懷中 《西線軼事》:“一頭青絲在短短几天之內,以至是在一夜之間化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一折:“則見那冬凌霜雪都堆在兩眉間。”《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卻像輸了球的運動員,滿臉霜雪,十分惱怒。”

(8).喻陰冷的環境,嚴酷的遭遇。 清 鄭燮 《懷舍弟墨》詩:“含悽度霜雪,努力愛秋春。” 丁一嵐 《<燕山夜話>再版序》:“這本《燕山夜話》雖遇嚴酷的霜雪,卻並未失去勃勃生機。”

路絕

(1).道路阻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華山畿十四》:“無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斷,夜夜故望汝。”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近智以守見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曉。” 明 楊慎 《滇載記》:“羣蠻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殺之,於是 姚 雋 路絶, 晟 猶奉 唐 正朔。”

(2).泛指通道阻塞。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絶。”

輪奐

形容屋宇高大眾多。語出《禮記·檀弓下》:“ 晉 獻文子 成室, 晉 大夫發焉。 張老 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鄭玄 註:“輪,輪囷,言高大;奐,言眾多。”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丹刻翬飛,輪奐離立。”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真君殿前有大樓,曰 玉華 ,翬飛輪奐,極土木之勝。”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韓樾子》:“登堂,輪奐之美如王侯。”

牛刀

宰牛的刀。語出《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後常以喻大材器。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譬割雞之政,亦有牛刀。” 唐 孟浩然 《贈蕭少府》詩:“鴻漸昇儀羽,牛刀列下班。”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范南伯壽》詞:“卻笑 瀘 溪 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清 沉起鳳 《諧鐸·雞談》:“尚得牛刀一試,冀他年大用也哉!”

匠石

古代名 石 的巧匠。《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後亦用以泛稱能工巧匠或擅長寫作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 匠石 矣。” 唐 韓愈 《為人求薦書》:“及至 匠石 過之而不睨, 伯樂 遇之而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樑之材、超逸之足也。”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三:“斯文要棟樑,頽圮可力撐。 匠石 殊未來,破屋鐙青熒。” 陳三立 《次韻再答董卿》:“我早支離嗤 匠石 ,會曾問難窺津涯。”

非不

非常;極其。《敦煌變文集·唐太宗入冥記變文》:“□□將書來苦囑,非不慇懃。” 蔣禮鴻 通釋:“‘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極其殷勤。”

得天

(1).得天道。謂遵守永恆的運行規律。《易·恆》:“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2).謂得四時之正。《逸周書·周月》:“ 夏 數得天,百王所同。”《漢書·律曆志上》:“﹝《春秋》﹞《經》曰‘春王正月’,《傳》曰 周 正月‘火出,於 夏 為三月, 商 為四月, 周 為五月。 夏 數得天’,得四時之正也。”

(3).謂得天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夢與 楚子 搏, 楚子 伏己而盬其腦,是以懼。 子犯 曰:‘吉。我得天, 楚 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杜預 註:“ 晉侯 上向,故得天; 楚子 下向地,故伏其罪。”

(4).指具有的自然條件。 清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二章:“ 中國 文明,起於北方,其氣候嚴寒,地味确瘠,得天較薄。”

棟樑

(1) 屋頂最高處的水平木樑,支承著椽子的上端

(2) 身負重擔的人;能擔負責任的人材

(3) 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他們是國家的棟樑

倖免

僥倖得以避免

幸免於難

斤斧

(1).斧頭。《管子·乘馬》:“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凡木結根於靈山,而 匠石 為之寢斤斧。” 宋 蘇軾 《築高麗亭館一絕》:“簷楹飛舞垣牆外,桑柘蕭條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時代》詩:“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笑說道:‘那只是虛無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宣宗 索 趙嘏 詩,其卷首有《題秦皇詩》,其略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並自寫上呈,所謂將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眾誚。”參見“ 斧正 ”。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端委

(1).古代禮服。《左傳·昭公元年》:“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 杜預 註:“端委,禮衣。”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長,故曰委。”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 問 謝鯤 :‘君自謂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則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2).始末;底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西行見峰頂洞門西墜處,危峽孤懸,下有長垣環之,仰眺不得端委,則藩府別圃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媼益疑,具言端委。”

四夷

(1).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含有輕蔑之意。《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鹹賴。” 孔 傳:“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髮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後漢書·東夷傳》:“凡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

(2).泛指外族、外國。 清 魏源 《<聖武記>敘》:“不憂不逞志於四夷,而憂不逞志於四境。”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 中國 之在天下,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革面來賓者有之;或野心怒發,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誠足以相上下者,蓋未之有也。”

豈惟

見“ 豈唯 ”。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高風

(1).強勁的風。 漢 劉向 《九嘆·遠遊》:“遡高風以低佪兮,覽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贈崔侍郎》詩:“高風摧秀木,虛彈落驚禽。” 清 吳偉業 《清風使節圖》詩:“豫章夾日吟高風,歲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強風。 唐 杜甫 《向夕》詩:“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3).指秋風。《太平御覽》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風(秋風)曰商風、素風、淒風、高風、涼風、激風、悲風。”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斜日當軒蓋,高風卷旆旌。” 師尹 註:“高風,八月風也。” 明 劉基 《淡黃柳·台城秋夜》詞:“高風淅淅,翻動林梢敗葉。”

(4).高尚的風操。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序》:“覩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北史·王羆王思政等傳論》:“運窮事蹙,城陷身囚,壯志高風,亦足奮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孫鍾元先生時居薊門九十二歲》詩:“ 邵 許 高風遠尚存,傳經一代又 蘇 門。” 徐遲 《黃山記》一:“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5).高雅的藝術風格。 宋 梅堯臣 《次韻答王景彝聞余月下與內飲》:“呼我作卿方舉酒,更煩佳句賞高風。”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十二:“ 東坡 謂書至於 顏 柳 而 鍾 王 之法益微,詩至於 李 杜 而 魏 晉 以來高風絶塵亦少衰矣。”

(6).美善的風教、政績。 唐 韋應物 《始至郡》詩:“昔賢播高風,得守媿無施。” 宋 蘇軾 《杭州與莫提刑啟》:“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簡上,肅高風於列郡,浹厚德於齊民。”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憶昔 文翁 以《詩》《書》治 蜀 ,而 揚 馬 之瑋製以興; 何武 用儒術進賢,而 龔 唐 之高風克劭。”

貪懦

貪婪庸懦。亦指貪婪庸懦者。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進用賢良,退去貪懦。”《明史·范志完傳》:“兵部劾 志完 疎防,廷臣亦言 志完 貪懦。”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箕潁

箕山 和 潁水 。相傳 堯 時,賢者 許由 曾隱居 箕山 之下, 潁水 之陽。後因以“箕潁”指隱居者或隱居之地。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詩序:“少無宦情,有 箕 潁 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 唐 元稹 《表夏》詩之二:“心到物自閒,何勞遠 箕 潁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下》引 宋 了宗 《滿江紅》詞:“三尺鱸魚真好膾,一瓢春酒宜閒飲,問此時,懷抱向誰論?惟 箕 潁 。” 清 王戩 《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韻》:“身尚依 迦葉 ,足真踐 箕 潁 。”參見“ 箕山之節 ”。

寧方

安定四方。《魏書·高閭傳》:“用能闢國寧方,征伐四剋。”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軫。——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吾道

我的學說或主張。《論語·里仁》:“子曰:‘ 參 乎!吾道一以貫之。’” 唐 杜甫 《屏跡》詩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學傳二·楊時》:“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書》:“聞 孫逸仙 亦倡是説,竊幸吾道不孤。”

寂寥

(1) 空廓

寂寥無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2) 寂靜;無人倍伴的,獨自一人的

汗顏

因羞愧而汗發於顏面,泛指慚愧

不善為斫,血指汗顏。——韓愈《祭柳子厚文》

血指

手指出血。謂不善其事。 宋 黃庭堅 《寄餘乾徐隱甫》詩:“遙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傾覆。”參見“ 血指汗顏 ”。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坐看

(1).猶行看,旋見。形容時間短暫。 唐 李白 《古風》之二六:“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唐 杜甫 《鳳凰台》詩:“坐看彩翮長,縱意八極周。”

(2).謂旁觀而無行動。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 張清 對部下說:‘上將掌握兵權,坐看我們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異心。’”

卷懷

全部拿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和尚》:“後本師死,稍有遺金,捲懷離寺,作負販去。”

(1).語本《論語·衛靈公》:“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劉寶楠 正義:“卷,收也。懷,與‘褱’同,藏也……卷而懷之,蓋以物喻。”後以“卷懷”謂藏身隱退,收心息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清 惲敬 《遜庵先生家傳》:“然前既卷懷不用矣……欲藉烏合之眾,陸梁進退,與天命爭衡,先生之知豈出此。”

(2).指包容。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考 景皇帝 含道居貞,卷懷前代。”

(3).退避,斂跡。《舊唐書·畢師鐸傳》:“或謂 師鐸 曰:‘若 秦彥 作帥,則 楊行密 朝聞夕至。如 高令 復帥,外寇必自卷懷。’”

霖雨

(1) 連綿大雨

(2) 比喻恩澤

警策

(1).謂以鞭策馬。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僕夫警策,平路是由。”

(2).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曉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會。” 謝覺哉 《不惑集·學習常談》:“因而時常要把這些教訓來警策自己。”

(3).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的文句。《文選·陸機<文賦>》:“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李善 註:“以文喻馬,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眾辭,若驅馳,故云‘警策’。”《宋史·隱逸傳上·魏野》:“ 野 為詩精苦,有 唐 人風格,多警策句。” 孫犁 《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第一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

露電

朝露易乾,閃電瞬逝。比喻迅速逝去或消失。語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宋 蘇軾 《送路都曹》詩:“那將露電身,坐待收千鍾。”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重赴鹿鳴》:“即予同年生,八九已露電。” 林學衡 《溥泉約同子超韻松游石鼓山余以事未往》詩:“清游棄堪惜,光陰逼露電。”

神妙

奇妙而變化莫測

神妙的筆法

眉目

(1) 眉和眼

(2) 面貌

眉目清秀

(3) 事情的頭緒

把事情弄出點眉目來再走

(4) 文章的條理

在重要處劃線以清眉目

璀璨

形容光彩奪目

陽光璀璨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柯葉

枝葉。 漢 班固 《幽通賦》:“形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匯而靈茂。”《梁書·劉孝綽傳》:“且款冬而生,已凋柯葉,空延德澤,無謝陽春。” 唐 杜甫 《病柏》詩:“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樹柯葉森聳,隔屋數重可見。”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滋榮

生長繁茂。 漢 張衡 《歸田賦》:“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 三國 魏 曹植 《登台賦》:“臨 漳水 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宋 曾鞏 《薤山謝雨文》:“迺戊辰雲起西北,至夕大雨,達於甲戌,四境告足,麥則滋榮,稻可播種。” 李大釗 《危險思想與 * 》:“你怎樣禁止他、制抑他、絕滅他、摧殘他、他便怎樣生存、發展、傳播、滋榮,因為思想的性質力量,本來如此。”

零亂

1.散亂。 2.景物紛呈貌。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靈椿

(1).古代傳說中的長壽之樹。典出《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唐 韓偓 《小隱》詩:“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 莊生 始欲齊。”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和那瑤草為隣,靈椿共茂,丹桂同芳。” 清 趙翼 《放言》詩:“靈椿壽八千,朝菌及夕萎。”

(2).喻年高德劭的人。 前蜀 張蠙 《投翰林張侍郎》詩:“丹穴雖無凡羽翼,靈椿還向細枝條。”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壽趙茂嘉郎中》詞:“天教多壽,看到貂蟬七葉孫。君家裡,是幾枝丹桂,幾樹靈椿?”

(3).比喻父親。 五代 馮道 《贈竇十》詩:“ 燕山 竇十郎 ,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明 吳承恩 《賀金秋泉翁媼障詞》:“日近靈椿,接龍光於瑞桂;露溥慈竹,籍鳳采於崇蘭。” 明 汪廷訥 《種玉記·嘉會》:“靈椿雨露應沾澤,使棠棣春風亦並妍。”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標籤:生日

詩詞推薦

  • 第一百五十七

    文天祥宋代〕江漢故人少,東西訊息稀。異花開絕域,野風吹征衣。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東湖探梅

    李石宋代〕短短青蒲淺淺沙,春風不隔水仙家。一枝未報江南信,旋琢湖水看雪花。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五十一首

    釋道沖宋代〕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漢地不收秦不管,不風流處也風流。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刳腸龜

    齊己唐代〕爾既能於靈,應久存其生。爾既能於瑞,胡得迷其死。刳腸徒自屠,曳尾復何累。可憐濮水流,一葉泛莊子。
  • 導引

    佚名宋代〕乘雲英聖,千載仰皇靈。垂法藹朝經。禹金熔范肖儀刑。日角煥珠庭。琳宮翠殿鳳文屏。迎奉慶安寧。孝思瞻謁薦
  • 送子先賢歸南海

    李昴英宋代〕束書相伴到江西,我尚濡留子遽歸。輪角難生催別斝,刀頭欲折為斑衣。功名有分須如意,學問無窮更造微。若到
  • 自嘲二絕

    范成大宋代〕惡聲惡色橫相干,覿面須臾萬箭攢;有客痴聾都不動,方知我被見聞漫。
  • 再次韻答節推二首

    陳造宋代〕虧成久不撓心旌,老閱人間百事輕。卻笑平生甘淡薄,每緣行樂問陰晴。羽觴餳粥同春事,臥醉行歌見俗情。擊缽
  • 七月朔立秋是日雨

    乾隆清代〕一歲已分平,九秋節應始。五鼓復雨落,疏密直達已。雖未至優渥,三寸沾亦美。所惜雲漸薄,過午放晴矣。農占
  • 題嵩陽焦道士石壁

    錢起唐代〕三峰花畔碧堂懸,錦里真人此得仙。玉體才飛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羅天。彩雲不散燒丹灶,白鹿時藏種玉田。幸入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壽寧節祝聖壽

    王禹偁宋代〕待漏齊趨聖節筵,雲開金闕上青天。天明引入長生殿,共祝堯雲百萬年。
  • 月夜

    韋應物唐代〕皓月流春城,華露積芳草。坐念綺窗空,翻傷清景好。清景終若斯,傷多人自老。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綠頭鴨(次韻陳季明)

    張綱宋代〕愛家山。坐來心與雲閒。念平生、功名有志,暮年多病知難。眷簪纓、未容引去,奈猿鶴、久已催還。松菊關情,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顛毛衰薄,春山雪作。胸襟疏豁,海門潮落。眉棱高而眼深,鼻筒直而口闊。幽靈絕待兮曾傳祖禰之芳,穀神不死
  • 偈四首·其三

    釋德洪宋代〕涼溫遠近轉增疑,不答當渠痛處錐。當逐小兒爭未已,仲尼何獨古難知。
  • 燈下讀山谷詩

    曹勛宋代〕天下無雙雙井黃,遺編猶作舊時香。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地爐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苦熱二首

    姜特立宋代〕天地無情處,青林不動時。扇車熱爐鞴,竹簟暖琉璃。蟬喘煙生樹,蚊饕汗浹肌。不知秋後鬢,留得幾莖絲。
  • 劉員外寄移菊

    李山甫唐代〕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顏色不能隨地變,風流唯解逐人香。煙含細葉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黃。深謝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山海關詠事

    乾隆清代〕自成悉眾向東發,彼意欲擒三桂來。本以恨其要人失,乃因迎我大關開。連山連海勢頗盛,九地九天策更恢。一戰
  • 湖山雜賦

    陸游宋代〕不到梅山二十霜,望中常似隔他鄉。一杯甖粟紗燈下,最憶初寒宿上方。
叔父生日·其三原文_叔父生日·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