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日泊桃源亭

作者:劉摯 朝代:宋代

巳日泊桃源亭原文

桃源亭北值佳辰,桃萼飄殘晼晚春。

緹幕惜芳林下子,綵袗修禊水邊人。

風謠漸喜南音變,節物偏於久客新。

道不與時當勇去,歸心何必計吳蓴。

詩詞問答

問:巳日泊桃源亭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巳日泊桃源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巳日泊桃源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缺乏相當的娛樂, * 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裡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有術,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參見“ 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傑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篁嶺 ,環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遊人多集焉。”

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豈非琴樽遠契,必兆朕於佳辰;風月高情,每留連於勝地。” 宋 柳永 《應天長》詞:“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休效 牛山 ,空對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

桃萼

桃花蕾。 宋 周邦彥 《蝶戀花·柳》詞:“桃萼新香梅落後,暗葉藏鴉,苒苒垂亭牗。” 元 劉致 《水仙子·和西湖四時漁歌》曲:“淺絳雪緘桃萼,嫩黃金搓柳絲。”

飄殘

(1).指飄零凋殘的花葉。 清 吳偉業 《詠拙政園山茶花》:“名花珍異惜如珠,滿地飄殘胡不掃。”

(2).飄零凋殘。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想當初大刀闊斧,奠定中原,好不威風。到於今,飄殘了,好似那雨打梨花,風吹萍葉,莫定東西。”

晼晚

(1).太陽偏西,日將暮。《楚辭·九辯》:“白日晼晚其將入兮,明月銷鑠而減毀。” 朱熹 集註:“晼晚,景昳也。” 晉 陸機 《感時賦》:“夜緜邈其難終,日晼晚而易落。” 唐 賈曾 《和宋之問下山歌》:“良游晼晚兮月呈光,錦路逶迤兮山路長。” 清 曹寅 《雨霽過滄浪亭和壁間漫堂中丞韻》:“赤欄晼晚添春漲,皷角瀕疑小隊來。”

(2).年將老;老年時期。《文選·陸機<嘆逝賦>》:“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 劉良 註:“晼晚,日暮也,比人年老也。”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我本衡門士,晼晚竊一名。” 景耀月 《無題》詩之四:“晼晚年華總自悲,羅巾淚盡已如痴。”

(3).指時令晚。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廟歌·皇夏》:“日月不居,歲時晼晚。” 唐 劉禹錫 《百花行》:“時節易晼晚,清陰覆池閣。”

緹幕

橘紅色的帷幕。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四:“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清猨與壼人爭旦,緹幕與素瀨交輝。” 唐 羅鄴 《蠟燭》詩:“煖香紅焰一時燃,緹幕初垂月落天。” 明 楊慎 《題唐人<閨秀熨帛圖>》詩:“廣儲懸月月初臨,緹幕染霜霜已深。”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修禊

古代民俗於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國 魏 以後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世說新語·企羨》“ 王右軍 得人以《蘭亭集序》方《金谷詩序》”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羲之 《臨河敘》曰:“ 永和 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 會稽 山陰 之 蘭亭 ,修禊事也。” 宋 張耒 《和周廉彥》詩:“修禊 洛 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節,也便是我們絕好的野餐時期。流觴曲水,不但仿古人餘韻,而且有趣。”按古人臨水修禊不只行於春季三月,亦有行於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為常。參閱《宋書·禮志二》。

邊人

亦作“邉人”。1.指駐守邊境的官員、士兵等。《國語·魯語上》:“ 晉 人殺 厲公 ,邊人以告。” 韋昭 註:“邊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張天錫 世雄 涼州 ,以力弱詣京師,雖遠方殊類,亦邊人之桀也。” 唐 王建 《送人》詩:“邊人易封侯,男兒戀家鄉。” 明 劉基 《關山月》詩:“願得馳光照明主,莫遣邊人望鄉苦。” 清 李基和 《登代郡城晚眺》詩:“西風落日聲颼颼,風吹沙起邊人愁。”

(2).指邊民。《漢書·匈奴傳下》:“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 張籍 《隴頭行》:“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邊人父子夫婦,得免於兵死,而中國之人,安逸蕃息。” 明 陳霆 《渚山堂詞話》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雲州 ,一日夜宿林下,時磧月微明,有邊人吹笛,其聲嗚咽。”

風謠

古代指民謠或風俗歌謠。

南音

(1).南方的音樂。《左傳·成公九年》:“使與之琴,操南音。” 杜預 註:“南音, 楚 聲。”《呂氏春秋·音律》:“ 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塗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於 塗山 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高誘 註:“南方國風之音。” 唐 劉禹錫 《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聞, 長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則《孺子》、《接輿》、《越人》、《紫玉》、 吳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戲文皆是。然《三百篇》無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懼茲南音寂,時作天籟鳴。”

(2).指 虞舜 的《南風》歌。 晉 夏侯湛 《虞舜贊》:“垂拱臨民,詠彼南音。”

(3).南方口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老儒 周懋官 ,口操南音,不記為何許人。”

節物

(1).作為;行事。《呂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節物甚高而細利弗賴。” 高誘 註:“節物,事也。行事甚高,細小之利不恃賴之也。”

(2).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晉 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詩:“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 宋 蘇舜欽 《秋夕懷南中故人》詩:“向夕依闌念昔游,蕭條節物更他州。” 清 吳偉業 《礬清湖》詩:“生還愛節物,高會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詩:“節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應節的物品。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旛、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史二》:“中城兵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問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馬處送節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滿 正在家中喫利市飯,忽見老門子 陸有恩 來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請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總是節物,不好特地來請得。今日來得極妙,且喫三盃。’”

久客

(1).久居於外。 漢 焦贛 《易林·屯之巽》:“久客無依,思歸我鄉。”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2).指久居外鄉的人。 宋 陸游 《宴西樓》詩:“萬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

(3).指臘梅。 明 程棨 《三柳軒雜識》:“ 姚氏 《叢語》以蠟梅為寒客,今改為久客。”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時當

適當。《三國志·吳志·顧雍傳》:“ 雍 為人不飲酒,寡言語,舉動時當。”

歸心

(1) 回家的念頭。即歸思

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晉· 王讚《雜詩》

(2) 真心歸附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論語·堯日》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魏· 曹操《短歌行》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吳蓴

吳 地的蓴羹,以美味著稱。 晉 張翰 , 吳 人,因見秋風起,乃興蓴羹鱸膾之思。後以指故鄉風味之食品。見《晉書·文苑傳·張翰》。 元 周權 《次韻徐景端席上》:“且安粗糲槃澗濵,未厭紫豉羹 吳 蓴。” 清 曹寅 《賀新郎·與桐 * 話分韻》詞:“千里 吳 蓴涼沁肺,論掇皮真可成風雅。”

詩詞推薦

巳日泊桃源亭原文_巳日泊桃源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