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翬雪江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王翬雪江圖原文

辛丑暮春初得此,促成七字吟大旨。

適當幾暇重展觀,正值六花頻紛委。

元氣旁礴雪淋漓,即境即圖渾一理。

巃嵷玉嶺落銀瀑,曲徑從中入林里。

林開山遠忽豁然,驢背誰家尋句子。

並江岩聳倚高樓,映以讀書或車氏。

冷煙寒樹忽隱現,又見琳宮雲外峙。

枯枝峭壁各盡態,江復環流溪閣迤。

閣中可望隔溪路,路上旅人寒戰齒。

飛泉弗凍羃長松,招提白足游筇屐。

峰迴路轉境愈深,冒霧高飛鴉陣起。

崖寬波闊眺無際,復下遠帆來玉𡾔。

別開生面殊趙黻,一例長江圖萬里。

卷屋獨殿小孤亭,詩情足補杜子美。

空前絕後莫形容,運神著手嗟何以。

真是長言之不足,舞之蹈之而已耳。

詩詞問答

問:題王翬雪江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王翬雪江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五

2. 葉

參考注釋

暮春

春天最後一段時間,指農曆三月

促成

促使事情辦成

促成妥協的機會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大旨

基本的意思,主要的含義

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三國名臣序贊》

適當

(1) 合適;恰當

適當的工作

(2) 正趕上

適當其時

正值

適逢。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臣嘗出行,僕飢馬疲,正值主人門開。”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去為 龍城 戰,正值胡兵襲。”《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轎,一直喊到縣前去,正值 向知縣 出門,就喊了冤。”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我的種痘》:“正值我在講書的時間內,校醫前來種痘了。”

六花

(1).雪花。雪花結晶六瓣,故名。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自著衣偏暖,誰憂雪六花。” 宋  樓鑰 《謝林景思和韻》:“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牀醉不知。”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我則見舞飄飄的六花飛,更那堪這昏慘慘的兀那彤雲靄。”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六花斜撲疎簾,地衣紅錦輕霑。”

(2).陣名。 宋  高似孫 《子略·風后握奇經·兵體》:“諸儒多稱 諸葛武侯 八陣, 唐  李衞公 六花,皆出乎此。”參見“ 六花陣 ”。

紛委

(1).盛多貌。 唐  權德輿 《歲星居心贊》序:“嘉瑞美祥,紛委狎至。”《新唐書·鄭畋傳》:“會討 徐州 賊 龐勛 ,書詔紛委。”《宋史·禮志七》:“景氣恬和,祥應紛委。”

(2).紛紛萎謝。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八:“白露下百草,莖葉日紛委。”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旁礴

見“ 旁薄 ”。

淋漓

(1) 液體濕濕地淌下,即流滴的樣子

淋漓不淨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渾一

亦作“ 渾壹 ”。統一;同一。 漢  史岑 《出師頌》:“素旄一麾,渾一區宇。”《晉書·庾敳傳》:“至理歸於渾一兮,榮辱固亦同貫。”《資治通鑑·晉海西公太和三年》:“傳檄三輔,示以禍福,明立購賞,彼必望風回響,渾壹之期,於此乎在矣!” 聞一多 《謹防漢奸合法化》:“而目前的敵偽,早已在所謂‘共榮圈’中,變成了一個渾一的共同體。”

巃嵷

亦作“巄嵷”。見“ 巃嵸 ”。

玉嶺

(1).山嶺的美稱。 南朝  梁簡文帝 《又答湘東王書》:“相見之期,未知何日。瞻言玉嶺,靜對金關。” 唐  王初 《書秋》詩:“人間玉嶺清宵月,天上銀河白晝風。”

(2).仙山。《太極真人歌》:“迴我神霄輦,遂造玉嶺阿。” 清  汪懋麟 《中秋日司農公以履霜桃見餉作歌》:“紫文青色產玉嶺,鴨卵不數 西王 桃。”

曲徑

曲折迂迴的小路

沿著山間曲徑,終於找到了那個獵戶

從中

(1) 從…人或事物之中

(2) 從這(那)里

這種使用中材料的展覽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客觀的情報

入林

歸隱林下。 唐  王維 《酬賀四贈葛中之作》詩:“坐覺囂塵遠,思君共入林。” 唐  賈島 《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詩:“中峯絶頂非無路,北闕除書阻入林。” 清  王夫之 《蘇太君孝壽說》:“故入林以來,二十餘年,如黃楊逢閏,筆舌盡縮,而一再為之引伸,不能自休。”

開山

開山祖師

遠忽

謂極遠。《楚辭·九章·懷沙》:“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姜亮夫 校註:“遠忽,猶言遠極也。”

豁然

(1) 一下子徹底曉悟;開闊;頓時通達

(2) 坦蕩

待人豁然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句子

(1) 詞和詞組由句法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這個句子真長

(2) 冷言冷語

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句子。——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寒樹

常綠而生寒的樹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南朝梁· 吳均《與朱元思書》

隱現

不清晰地顯現;隱隱約約顯現出來

琳宮

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初學記》卷二三引《空洞靈章經》:“眾聖集琳宮, 金母 命清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開琳宮。” 宋  趙師俠 《水調歌頭·龍帥宴王公明》詞:“琳宮香火緣在,還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謙 《宿雲台觀》詩:“趍程疲永路,記宿喜琳宮。”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樑文》:“睇琳宮之絢爛,悲木鐸之幽沉。”

雲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賦》:“動則飛躍於雲外,止則盤縈於 漢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龍鱗般雲外飄,鵝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風中旋。” 清  鄭燮 《瑞鶴仙·官宦家》詞:“笙歌雲外迥。正燭爛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詩:“遐想雲外寺,峯巒渺相望。” 宋  吳文英 《齊天樂》詞:“流紅江上去遠,翠尊曾共醉,雲外別墅。” 元  虞集 《送先隴二鄰僧還吳》詩之二:“雲外催歸錫,松間覓舊題。”

(3).比喻仙境。 宋  吳文英 《浣溪沙·春情》詞:“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宋  家鉉翁 《念奴嬌·中秋紀夢》詞:“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雲外訊息。”

枯枝

乾枯的樹枝

峭壁

陡峭的山崖

環流

(1).迴環曲折地流。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孔子 觀於 呂梁 ,懸水四十仞,環流九十里。” 明  鄭真 《題畫》詩:“萬仞蒼崖壁立,雙溪碧水環流。”

(2).謂循環往復。《鶡冠子·環流》:“美惡相飾,命曰復周;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陸佃 註:“言其周流如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樞中所動,環流無倦。”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夠望見

溪路

溪谷邊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張九齡 《赴使瀧峽》詩:“溪路日幽深,寒空入兩嶔。” 唐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詩之一:“欲訪 桃源 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唐 柳宗元 《入黃溪聞猿》詩:“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谿路:山間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詩:“寥寥遠天靜,谿路何空濛。”

路上

(1) 路面上

路上沒有一個行人

(2) 路中;旅程中

一路上要小心,別把東西丟了

旅人

(1).官名。掌管割烹之事。《儀禮·公食大夫禮》:“雍人以俎入,陳於鼎南;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 鄭玄 註:“旅人,雍人之屬旅食者也。”

(2).客居在外的人。《國語·晉語八》:“ 孫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韋昭 註:“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違命。”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上戍石鼓山》詩:“旅人心長久,憂憂自相接。故鄉路遙遠,川陸不可涉。”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 山 東羣盜散,闕下受降頻。諸將歸應盡,題書報旅人。”

(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秋晚途次》詩:“眾鳥已歸樹,旅人猶過山。”《朱子語類》卷五九:“如 孔子 之聖……終身棲棲為旅人,又僅得中壽。” 明  徐士俊 《汪十四傳》:“願乞壯士,重過 西川 ……俾嘯聚之徒,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 王西彥 《魚鬼》:“遠道的旅人或許會對它(矗立在懸崖絕壁之上的孤松)的存在發出驚嘆,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議。”

(4).眾人,庶民百姓。 唐  羅隱 《讒書·刻嚴陵釣台》:“今之世風俗偷薄,祿位相尚,朝為一旅人,暮為九品官,而骨肉親戚已有差等矣。”

寒戰

具有肌肉收縮和痙攣性發抖,冷得全身發抖(如發燒前的寒冷)

飛泉

(1).谷名。《楚辭·遠遊》:“吸 飛泉 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引 張揖 曰:“ 飛泉 , 飛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漢  王褒 《九懷·通路》:“北飲兮 飛泉 ,南采兮芝英。”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互折窈窕以右轉兮,橫厲 飛泉 以正東。”

(2).噴泉。《後漢書·耿恭傳》:“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南史·何胤傳》:“ 胤 以 若邪 勢處迫隘,不容學徒,乃遷 秦望山 ,山有飛泉,迺起學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流水周於舍下,飛泉落於簷間。”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鄉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飛泉。”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上有無盡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飛泉。”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白足

(1).指白足和尚。 唐  李白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詩:“ 吳 風 謝安 屐,白足傲履韈。” 宋  陳師道 《送法寶禪師》詩:“慇懃禮白足,吾為 泰山 溜。” 明  袁宏道 《別黃道元信筆題扇上》詩:“乞飯隨白足,傭經皈大聖。” 清  孫枝蔚 《勝音上人持張虞山書見訪兼示與淮上諸子唱和》:“謝客常晏坐,觀心頗自如。白足忽到門,手持老友書。”參見“ 白足和尚 ”。

(2).赤足;光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屍變》:“乃從被底漸漸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 萊陽生 ﹞因過叩 朱氏 之門, 朱 白足出逆。”

游筇

遊人用的竹杖。借指遊人。 明  陳獻章 《偶書遺湛民澤龔曰高游羅浮者》:“久矣,吾夢長髯翁遺予 羅浮山 盡四百三十二峯,一囊括之開半面,以侍游筇之入。” 清  方文 《登陵陽山望黃山作》詩:“相去僅百里,何為阻游筇?”

峰迴路轉

形容山路隨著山峰而曲折迴轉。比喻事情有了轉機。如:“本以為這件事沒希望了,突然間,峰迴路轉,又有辦法可解決了。”

高飛

(1).高高飛翔。《詩·小雅·菀柳》:“有鳥高飛,亦傅於天。” 漢  王逸 《九思·悼亂》:“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2).比喻遠遁。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緝捕》:“即傳該房寫票僉差,而胥捕故為延挨,潛馳報信,則已高飛遠蹈,難於追獲矣。”

(3).樹名。即唐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楊同類,故得楊名。按《爾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楊, 江 東呼為夫栘。圓葉弱蔕,微風則大搖,故名高飛,又曰獨搖。’”

鴉陣

鴉群。 宋  陸游 《湖中暮歸》詩:“乍起鷺行橫野去,欲棲鴉陣暗天飛。”

無際

無邊

無邊無際的大草原

復下

指鞋子重底。

出處:《周禮·天官·屨人》“舄” 漢 鄭玄 註:“復下曰舄,襌下曰屨。” 賈公彥 疏:“下,謂底。復,重底。重底者名曰舄;襌底者名曰屨也。”

詩詞推薦

題王翬雪江圖原文_題王翬雪江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