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還奉贈

作者:沈遘 朝代:宋代

原文

擁節才臨塞北垣,正逢歸騎下幽燕。

昔初並命銀台下,今獨先還赭案前。

胡地風沙辭異域,漢家日月望中天。

邊城尊酒雖雲樂,聞說腥膻更慘然。

詩詞問答

問:《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還奉贈》的作者是誰?答:沈遘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遘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遘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2. 四庫本作誰

參考注釋

擁節

(1).執持符節。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二:“將軍擁節起,戰士夜鳴弓。”《隋書·高祖紀下》:“ 燕 南 趙 北,實為天府,擁節杖旄,任當連率。”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擁節東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傅文忠之謙》:“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擁節,屢鎮邊隅。” 孫中山 《實行裁兵宣言》:“躬自減削,以導國人,亦冀擁節諸公,翻然憬悟。”

(2).指執持儀仗。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勸仕》:“鳴騶盛,擁節嚴,行行避人誰敢前?”

塞北

指 長城 以北。亦泛指我國北邊地區。《後漢書·袁安傳》:“北單于為 耿夔 所破,遁走 烏孫 ,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屬。” 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頭》詩:“何如塞北陰,雲鴻盡來翔。” 隋 江總 《贈賀左丞蕭舍人》詩:“ 江 南有桂枝,塞北無萱草。”《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萬斛之舡。” 宋 劉過 《清平樂》詞:“新來塞北,傳到真訊息:赤地居民無一粒,更五單于爭立。” 清 吳偉業 《贈遼左故人》詩:“雁去雁來空塞北,花開花落自 江 南。”

幽燕

古稱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 唐 以前屬 幽州 , 戰國 時屬 燕國 ,故名。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旦刷 幽 燕 ,晝秣 荊 越 。” 唐 杜甫 《恨別》詩:“聞道 河陽 近乘勝,司徒急為破 幽 燕 。” 鄭觀應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壞之後,潰決頻仍。”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並命

共命運;同死。《宋書·索虜傳》:“我與此城並命,義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王元紹 ﹞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並命爾。”

(1).猶言捐生。《後漢書·西羌傳》:“今國家無德,恩不及遠,羸弱何辜,而當並命!”《資治通鑑·魏元帝景元元年》:“人誰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並命,何恨之有!”

(2).亡命;逃亡在外。《東周列國志》第七二回:“吾父忠於國家,知我必欲報仇,故使並命於 楚 ,以絶後慮。”

併命:1.拚命,捨命。《舊五代史·明宗紀一》:“吾王命我取 葛司徒 ,他士可無併命。”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自和議成而軍士灰心,敵益狂狡,遂有四忠併命之禍。”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魏月波》:“聞 戚 娶女,鬱怒填胸,立刻拏舟至城,將與女併命。”

(2).比喻盡最大的力量。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者併命於尋仇,弱者絶望於逃死,眾志一暌,全體瓦裂,終非國家福也。”

並命:1.一同受命。《禮記·內則》:“毋敢敵耦於冢婦,不敢並行,不敢並命,不敢並坐。” 孔穎達 疏:“並有教令之命。” 唐 權德輿 《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走筆酬贈》詩:“昔歲經過同二 仲 ,登朝並命慚無用。” 唐 張署 《贈韓退之》詩:“白簡趨朝曾並命, 蒼梧 左宦一聯翩。”

(2).拚命。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某今日與人爭不勝,已買刀藏腰際,將與仇者並命。”

銀台

(1).傳說中 王母 所居處。《文選·張衡<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舊註:“ 銀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 銀臺 之鳥, 穆王 之馬。” 胡之驥 註:“ 銀臺 , 王母 所居之處。” 明 唐寅 《七夕賦贈織女》詩:“ 銀臺 極夜留魚鑰,珠殿繁更繞鳳旗。”

(2).見“ 銀臺門 ”。

(3).見“ 銀臺司 ”。

(4).銀質或銀色的燭台。 唐 段懷然 《挽湧泉寺僧懷玉》詩:“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銀臺。” 五代 劉保乂 《生查子》詞:“深秋更漏長,滴盡銀臺燭。”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花簇銀臺巧,花映金樽好。”

赭案

皇帝批答公文、處理政事的赤色長桌。 唐 杜牧 《李甘詩》:“君門曉日開,赭案橫霞布。” 宋 沉遘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還奉贈》:“昔初並命銀臺下,今獨先還赭案前。”

胡地

古代泛稱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胡地玄冰,邊土慘裂。”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弟則以為生在中國而不得中國半個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為胡地之白骨也。”

風沙

夾著沙土的風

異域

(1) 外國

立功異域

(2) 他鄉;外鄉;異鄉

漢家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望中

(1).視野之中。 唐 權德輿 《酬馮監拜昭陵途中遇雨》詩:“ 甘谷 行初盡, 軒臺 去漸遙;望中猶可辨,耘鳥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韻沉世得撫乾川泳軒》:“華闕望中敞,棠陰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詩:“六朝人物草連空,今日無端入望中。” 宋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 揚州 路。” 明 謝榛 《秋日懷弟》詩:“別後幾年兒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邊城

臨近邊界的城市

尊酒

猶杯酒。 唐 高適 《贈別沉四逸人》詩:“耿耿尊酒前,聯雁飛愁音。”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尊酒之間,一談一笑,甚有前輩風,今不復見矣。” 清 方文 《從吳錦雯讀宋玉叔詩喜而有寄》詩:“惆悵掩尊酒,何時共懽讌。”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腥膻

腥而膻的味道

慘然

心裡悲痛的樣子

慘然不樂

詩詞推薦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還奉贈原文_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還奉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