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原文
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
弄影逃形,不知形為影本。
以法問法,不知法本非法。
以心傳心,不知心本無心。
心本無心,知心如幻。
了法非法,知法如夢。
心法不實,莫謾追求。
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詩詞問答
問:偈的作者是誰?答:釋真悟
問: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真悟的名句有哪些?答:釋真悟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燈會元》卷一六
參考注釋
揚聲
(1) 提高聲音
這兒吵鬧聲越來越大,我們只好揚聲說話
(2) 故意對外宣揚
他守口如瓶,不會往外揚聲
(3) 揚名;聲譽傳揚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弄影
謂物動使影子也隨著搖晃或移動。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迭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宋 張先 《天仙子》詞:“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茅盾 《子夜》十九:“慘黃的太陽在窗前弄影。”
逃形
猶藏身。 唐 王度 《古鏡記》:“然天鏡一照,不可逃形。” 明 瞿式耜 《清苛政疏》:“頑民計以為總不能還清,總之又比,則將其田之所收,塗飾於糧房皂隸,匿影逃形,不見官府。”
影本
用影印、複印、照相或臨摹真跡複製而成的副本
問法
(1).依據法律。 唐 韓愈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其罪 * ,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
(2).問佛法。 唐 杜甫 《謁真諦寺禪師》詩:“問法看詩妄,觀身向酒慵。”
法本
佛教語。猶法性。以“法性”為諸法之本,故名。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法本不然,今則無滅。”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二折:“一花五葉總犯虛脾,百媚千嬌無非法本。”
非法
不合法
非法手段
非法的行為
以心傳心
佛教用語。指傳授禪法的一種特殊方法,即離開語言文字,以慧心相傳授。這種方法,重點在於修心,強調學禪者對禪法的內心自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唐 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一:“法是我心,故但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師問:‘只如古德,豈不是以心傳心?’”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關係密切
知心朋友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心本
猶本心。《漢書·遊俠傳·郭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本發於睚眥如故云。” 顏師古 註:“心本,猶言本心也。”《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八年》:“臣聞惟 顏回 能不貳過。彼聖賢之過,但思慮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 仲言 之惡,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
了法
(1).佛教語。謂領悟法理。 唐 澄觀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一:“《十忍經》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之二:“願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了法更無疑。”
(2).解決問題的辦法。《歧路燈》第四四回:“﹝ 譚紹聞 ﹞到了半夜,猛然牀上坐起,説道:‘罷了,我竟是上 亳州 尋我舅舅去,天下事躲一躲兒,或者自有個了法。猛做了罷。’”
心法
(1).佛教語。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以心相印證,故名。 唐 李華 《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七葉相乘,謂之七祖,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圖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作詩。”《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然神仙一輩,叫做會中人,再不消甚么口訣,甚么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
(2).對色法而言,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書經集傳>序》:“精一執中, 堯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不實
(1).不結果實。《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暴風來格,秀草不實。”
(2).不符實際。《後漢書·明帝紀》:“選舉不實,邪佞未去。”
追求
(1) 努力求索
執著地追求
追求人生價值
追求享受
(2) 求愛
追求異性
夢幻
夢中的幻境
空花
見“ 空華 ”。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把捉
(1).把守;管理。 唐 李德裕 《昭義軍事宜狀》:“節度使不合出子城,諸城門亦合先布腹心把捉。”《舊五代史·外國傳一·契丹》:“爾先復命,我續將馬萬騎至 幽鎮 以南,與爾家天子面為盟約,我要 幽州 令 漢 兒把捉,更不復侵入 漢 界。”
(2).糾結。 五代 齊己 《靈松歌》:“老鱗枯節相把捉,踉蹌立在青崖前。”
(3).執持;掌握。 唐 僧璨 《信心銘》:“夢幻空花,何勞把捉!”《朱子語類》卷十六:“今人在靜處,非是此心要馳騖,但把捉他不住。”《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船過了 宿遷 ,入了 黃河 ,卒然大風颳將出來,船家把捉不住,頃刻間把那船幫做了船底。” 郭沫若 《文藝論集·生活的藝術化》:“藝術的生命究竟怎樣才可以把捉?這是一件很難說明的事。”
(4).卡住。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二折:“咽喉被藥把捉,難叫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