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疊蘇軾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江赴海意虎視眈,自來天塹限北南。

湔氐遙源達溟渤,至此餘十之二三。

方壺員嶠誰則到,徒稱火棗將冰蠶。

咫尺仙山一帆力,不游可懷日後慚。

石𥱼峭拔潮影退,俯欄可以窺深潭。

便命黃頭髮青雀,江天春物方清酣。

忽懷玉局曾游目,中江長老談鄉談。

豪吟靜悟兩寥寂,祗饒松竹籠虛龕。

山蔬可以為清供,豈必燒豬方覺甘。

紙帳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帶還嫌貪。

片時攬勝兼望古,幽情暢矣歸雲堪。

剪波頃刻濟北固,岩端更問蕭公庵。

詩詞問答

問:《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疊蘇軾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八

2. 見東坡詩

參考注釋

虎視

(1) 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敵寇虎視中原

(2) 有威嚴地注視

戰士們虎視著山下的敵人,抑制不住滿腔怒火

自來

從來;原來

天塹

(1) 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壕溝

長江天塹

(2) 長江

金陵空壯觀,天塹淨波瀾。—— 李白《金陵》

(3) 錢塘江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

(4) 黃河

天塹波光搖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金· 李汾《汴梁雜詩》

遙源

遙遠的源頭。 南朝  梁  王屮 《頭陀寺碑文》:“遙源濬波,酌而不竭。” 北周  庾信 《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 高陽 之子, 少典 之孫, 蒼林 遠遘, 若水 遙源。” 宋  曾鞏 《幽谷晚飲》詩:“遙源窗難窺,盤石坦如磋。”

溟渤

溟海 和 渤海 。多泛指大海。 南朝  宋  鮑照 《代君子有所思》詩:“築山擬 蓬  壺 ,穿池類 溟  渤 。” 唐  李涉 《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唐知言》詩:“後輩無勞續出頭,坳塘不合窺溟渤。”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撫》:“唯是溟渤之大,不讓滲潢;以茲沙石之頑,得效礱礪。” 清  唐孫華 《寄題三賢祠》詩:“ 江夏 今儒宗,詞源傾溟渤。”

至此

(1) 到此

你領著他們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時

至此,共有五十個人報名

(3) 達到這種情形

事情緣何至此?

二三

(1).謂不專一;反覆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

(2).約數,不定數。表示較少的數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 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

(3).約數,不定數。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不定數。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數。”

(5).約數,不定數。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婦詐稱死喻》:“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 張銑 註:“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員嶠

神話中的仙山名。《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楊伯峻 集釋:“《釋文》云:嶠,渠廟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沉遼 《陪客游山》詩:“峭嶺想 員嶠 ,橫溪勝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時出此圍,中宵夢 員嶠 。”

火棗

傳說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飛行。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於金丹也。” 唐  陸龜蒙 《襲美以春橘見惠因次韻復酬謝》:“堪居 漢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棗前。” 元  徐再思 《紅繡鞋·道院》曲:“青猿藏火棗,黑虎聽黃庭。”《封神演義》第七九回:“火棗瓊漿原自異, 馬忠 應得化微塵。”

冰蠶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蠶。 晉  王嘉 《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蠒,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 唐  王貞白 《寄鄭谷》詩:“火鼠重收布,冰蠶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巾披。” 元  袁桷 《伯庸開平書事次韻》之一:“桂蠹除煩來 五嶺 ,冰蠶卻暑貢 三齊 。” 明  何大復 《七述》:“躡飛雲之履,被明霞之紬,冰蠶瑩膚,藻龍耀眸,綴以錦帶,懸以 吳鉤 。”

(2).普通蠶的美稱。 唐  陳標 《長安秋思》詩:“ 吳 女秋機織曙霜,冰蠶吐絲月盈筐。” 宋  梅堯臣 《傷桑》詩:“柔條初變緑,春野忽飛霜;田婦搔蓬首,冰蠶絶繭腸。”

(3).有時也用於指蠶繭。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冰蠶手自繅,溪浣身先導,督鮫人曉夜共織寒綃。”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仙山

(1).仙人居住的山。 唐  劉禹錫 《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詩:“ 三鄉 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遠離市廛的幽靜所在。 明  高濂 《玉簪記·幽情》:“芳草掩重門,住仙山欲避 秦 ,門前怕有漁郎問。”參見“ 仙山樓閣 ”。

帆力

帆受風時的推動力。 宋  陸游 《望江道中》詩:“風力漸添帆力健,櫓聲常雜雁聲悲。” 清  查慎行 《洞庭阻風歌》:“明朝風便從爾行,莫使有風帆力弱。”

可懷

值得思念。《詩·豳風·東山》:“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鄭玄 箋:“懷,思也。” 漢  班固 《幽通賦》:“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 晉  潘岳 《西征賦》:“伊故鄉之可懷,疚聖達之幽情。” 唐  韓愈 《閔己賦》:“下土茫茫其廣大兮,余壹不知其可懷。”

日後

以後;將來

這東西日後可能用得著

詩詞推薦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疊蘇軾韻原文_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