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昨近考訂石鼓文,石鼓文紛不脛走。
帝王所好可弗慎,詎增愜哉祗增醜。
茲閱昌黎之本歌,益奇兩齣張生手。
豈我獨是韓之說,韓而有靈藉張剖。
行以顏爭坐位帖,筆不求佳勃勃酒。
物必有雙語信乎,長卷直幅賁四友。
十鼓十什永周宣,數典韓張碑並壽。
詩詞問答
問:《觀張照草書韓愈石鼓歌長卷作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三
2. 近閱石鼓文惜其所存不及半更慮歲久漫漶並此不可復識因就所有三百十字集成十章予親定首章末章其自第二至第九命彭元瑞按餘字各補成章以述古而傳今於是有以王澍汪由敦所臨石鼓文一再進呈者
參考注釋
考訂
考核訂正。 宋 秦觀 《謀主》:“將有天下之事,未嘗不先於謀。故考訂卿士之議,參酌庶人之言,所以謀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譜序》:“拜 曲阜 林廟,且因以考訂其譜諜,而收其所未續者。”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於垢鑒矣。”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昔 陽湖 孫氏 ,分著述與考據為二:以考訂經史者為考據,抒寫性靈者為著作。”
考據訂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其源委、授受、歲月攷訂,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記>序》:“比有 岱宗 之游,過 聶君 山居,迺索其書讀之。其攷訂古今,皆詳覈可喜。”
石鼓文
石鼓上刻的銘文,也指這種銘文所用的字型。石鼓是戰國時秦國留存下來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個,上面刻有四言詩銘文,唐代初年在今陝西鳳翔縣發現,現存北京
石鼓
中國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轄鎮。舉世聞名的長江虎跳峽在此,虎跳峽山頂和江面高差3000多米,寬不足60米
帝王
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治者,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清· 黃宗羲《原君》
昌黎
(1).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常據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縣 )人;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後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 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於是 昌黎 韓愈 道願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紹 昌黎 之道脈,豈興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公著詩一卷、文二卷。詩清婉有志,文則力追 昌黎 、 柳州 。”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註>序》:“ 昌黎 論文,務去陳言。”
(2).借指 韓 姓。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按,此“昌黎”指 韓肖胄 。
出張
謂打牌時出牌。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她的肘、腕,甚至於乳房,好象都會抓牌與出張。出張的時節,她的牌撂得很響,給別人的神經上一點威脅。”
生手
新做某種工作,對該工作還不熟練的人
初出茅廬的生手
坐位
(1) 供人坐的地方(多用於公共場所)
(2) 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東西
給我搬個坐位兒來
勃勃
(1) 充滿(精力、興致等)而精神旺盛的
生氣勃勃
朝氣勃勃
(2) 受欲望等驅使的
野心勃勃
長卷
指長的橫幅書畫卷。 清 吳偉業 《題鴛湖閨詠》:“秋風擣素描長卷,春日鳴箏製短章。” 魯迅 《南腔北調集·<一個人的受難>序》:“ 中國 古來的所謂‘長卷’,如《長江無盡圖卷》,如《歸去來辭圖卷》,也就是這一類,不過聯成一幅罷了。”
直幅
直掛的長條形字畫。其軸在上下兩端。
四友
(1).指 周文王 四個親信大臣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夭 、 太顛 。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 文王 四友: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天 、 太顛 。”一說 太顛 作 太公望 。見《聖賢群輔錄》卷上。《詩·大雅·文王序》 孔穎達 疏引《殷傳》云:“ 西伯 得四友獻寶,免於虎口而克 耆 。”
(2).指 孔子 四個學生 顏淵 、 子貢 、 子張 、 子路 。《孔叢子·論書》:“ 孔子 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 回 ( 顏淵 )也,門人加親,是非胥附乎?自吾得 賜 ( 子貢 )也,遠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乎?自吾得 師 ( 子張 )也,前有光,後有輝,是非先後乎?自吾得 仲由 ( 子路 )也,惡言不至於門,是非禦侮乎?’”一說四友中或有 子夏 。 晉 陶潛 《與子儼等疏》:“ 子夏 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3).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國志·吳志·孫登傳》以 諸葛恪 、 張休 、 顧譚 、 陳表 為太子 孫登 四友;《晉書·王澄傳》以 王敦 、 謝鯤 、 庾敳 、 阮修 為 王衍 四友;《南齊書·褚炫傳》以 褚炫 、 劉俁 、 謝朏 、 江斅 為四友;《新唐書·文藝傳上·杜審言》以 崔融 、 李嶠 、 蘇味道 、 杜審言 為“文章四友”。
(4).借指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 宋 謝翱 《文房四友嘆》:“兵後四友流落,有訪而得之者,則頂禿足折,笏碎幅裂。”
周宣
即 周宣王 。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 周宣 之盛,亦讎大邦。”《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昔 周宣 惰千畝之禮, 虢公 納諫。” 李善 註:“《國語》曰: 宣王 即位,不藉千畝, 虢文公 諫曰:‘夫民之大事在農。’”《文選·劉孝標<辯命論>》:“ 周宣 祈雨,珪璧斯罄。” 劉良 註:“ 周宣王 大旱祈雨,罄盡珪璧於神明而雨不至。” 明 張居正 《考滿謝手勅加恩疏》:“嘉乃丕績,居然 虞 廷讓美之風;惟公德明,藹矣 周宣 毗賢之命。”
數典
歷舉典故。《鏡花緣》第八十回:“近日還有一種數典的,終日拿著類書查出許多。” 章炳麟 《辨詩》:“詩又與議奏異狀,無取數典, 鍾嶸 所以起例,雖 杜甫 媿之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論學説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則博識多通又害之。”
韓張
(1). 唐 代文學家 韓愈 和 張籍 的並稱。 唐 張籍 《祭退之》詩:“公文為時帥,我亦有微聲。而後之學者,或號為 韓 張 。”
(2).山名。在今 湖南 臨武 北。相傳 唐 韓愈 與 張署 同遭遷謫,於此處休憩,故名。參閱《明一統志》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