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其三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原文

聖意藏羲易,人心勿舍旃。

玩爻知上古,經火嘆遺編。

六畫功成簡,三才道亦玄。

兄今微大過,默默識真筌。

詩詞問答

問:《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其三》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聖意

(1).聖人及其經典的意旨。《後漢書·徐防傳》:“ 防 以‘五經’久遠,聖意難明,宜為章句,以悟後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者,倫也。 * 無爽,則聖意不墜。”

(2).帝王的旨意。《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欽若 曰:臣得以聖意喻 旦 ,宜無不可。”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辯史》:“臣奉旨集客,而 良祐 不至,是違聖意也。”《花月痕》第四六回:“還是 明經略 到京,慢慢的迴轉聖意,方得歸結,救活了多少人。”

(3).謂神靈的啟示。《漢書·兒寬傳》:“六律五聲,幽贊聖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為萬世則。”

羲易

《周易》的別稱。因 伏羲 始作八卦,故名。 宋 蘇軾 《賀鄰帥及監司冬至啟》:“既醉太平,實具 周 詩之福;大有元吉,允符 羲 《易》之占。”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上古

較早的古代,中國多指商周秦漢這個時期

遺編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舊唐書·章懷太子賢傳》:“往聖遺編,鹹窮壼奧。” 宋 蘇轍 《寄題蒲傳正學士閬中藏書閣》詩:“更把遺編觀得失,君家舊物豈須猜。” 明 黃哲 《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遺編軼正雅,曠代殊徽音。” 清 杜濬 《詠史得謝皋》:“所以 晞髮翁 ,遺編燦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諸侯;中使驅車,訪遺編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籟集>序》:“頃余有志於先朝文獻,欲勒為一書,所至輒訪求遺編,頗畧具。”

(3).釋卷;放下書籍。 明 袁宏道 《送葉使君還朝序》:“雖紛龐業雜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遺編。”

六畫

亦稱“ 六位 ”。以《易》之每卦為六畫,故名。《易·說卦》:“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易·乾》“元亨利貞” 唐 孔穎達 疏:“初有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變通之理猶有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之形象,窮天下之能事,故六畫成卦也。”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賦》:“大哉,《易》以象設,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窮理盡性,重六畫而原始要終。”參見“ 六位 ”。

三才

(1).天、地、人。《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漢 王符 《潛夫論·本訓》:“是故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農 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號矣。”

(2).三位齊名之才人。(1)指 晉 之 潘滔 、 劉輿 、 裴邈 。《晉書·劉輿傳》:“時稱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劉輿 長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齊 之 溫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傳》:“﹝ 魏收 ﹞與 濟陰 溫子昇 、 河間 邢子才 齊譽,世號三才。”

(3).三種材料。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三:“輪人以轂、輻、牙為三才,弓人以膠、漆、絲為三才,然其所謂三才者亦眇矣。”

大過

太過分

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默默

不說話、不出聲的樣子

識真

(1).識別真相。 唐 柳宗元 《重贈》詩之二:“世上悠悠不識真,薑芽儘是捧心人。” 金 王若虛 《文辨》:“世之秉筆者往往不謹,馳騁雕鐫,無所不至,自以為得意,而讀者亦從而歆羨,識真之士,何其少也。”

(2).識認自然之道;認識本原。 唐 張說 《岐州刺史平原男陸君墓志銘》序:“公諱 伯玉 ,字某, 河南 人,識真之士也。” 明 海瑞 《訓諸子說》:“聖賢以識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

詩詞推薦

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其三原文_深父學士示易詩四首某輒和韻·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