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元賓還鄉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送黃元賓還鄉原文

寄語黃夫子,而今正好行。

麥秋最涼冷,梅雨半陰晴。

客路空形役,鄉山獨眼明。

偏親應更喜,少婦好家聲。

詩詞問答

問:送黃元賓還鄉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送黃元賓還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黃元賓還鄉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寄語

傳話給某人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而今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你們正好來了

(2) 不多不少,沒有零頭的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涼冷

亦作“涼冷”。1.寒冷。 唐 李郢 《江亭晚望》詩:“碧天涼冷雁來疏,閒望江雲思有餘。” 金 元好問 《貞燕》詩之一:“想得秋風漸涼冷, 謝 家兒女亦依依。” 郁達夫 《采石磯》二:“ 長江 南岸的 太平府 城裡,已吹到了涼冷的北風。”

(2).清涼。 唐 杜甫 《寄常徵君》詩:“ 開州 入夏知涼冷,不似 雲安 毒熱新。” 宋 司馬光 《夏夜》詩:“長風捲地來,涷雨不濡葉,雖無潤物功,涼冷得所愜。”

梅雨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黃熟,故稱

陰晴

(1).指向陽和背陰。 唐 王維 《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為功名苦戰爭,徒然競,百年身世,數度陰晴。”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倫 《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形役

謂為形骸所拘束、役使。猶言被功名利祿所牽制、支配。 晉 陶潛 《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宋 劉敞 《睡起》詩:“有生滯形役,萬物安靜便。” 清 朱鶴齡 《春日郊行同趙徐二子》詩:“營營欲何為,形役滋煩懣。”

鄉山

家鄉的山。借指故鄉。 唐 顧況 《洛陽早春》詩:“客路偏逢雨,鄉山不入樓。” 明 張羽 《贈僧還日本》詩:“杖錫總隨緣,鄉山在日邊。” 清 厲鶚 《上冢》詩:“十月鄉山上冢天,晴光盡趁過湖船。”

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詩:“頭白喜拋黃草峽,眼明驚坼紫泥書。” 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之二:“眼明身健殘年足,飯軟茶甘萬事忘。”

(2).猶眼紅。激怒的樣子。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

(3).方言。羨慕。 韓起祥 《劉巧團圓》:“她不滿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偏親

謂寡母。 宋 王禹偁 《送翟驤序》:“歸故里,侍偏親。” 宋 蘇舜欽 《朱君墓志銘》:“不幸父以賊死,而家有母、妹在 青州 ……幸挈出死境,使歸奉偏親。” 宋 秦觀 《謝館職啟》:“但以偏親垂老,生計屢空,聊復靦顏以居,未能投劾而去。”

婦好

柔婉貌。《荀子·樂論》:“瑟易良,琴婦好,歌清盡,舞意天道兼。”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婦好當與女好同,亦柔婉之意。”

家聲

家庭的名聲

詩詞推薦

送黃元賓還鄉原文_送黃元賓還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