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泛舟至玉泉原文
舟舍長河泛玉河,尋源欲至玉泉阿。
湖心背指紅樓遠,波面遙瞻翠巘峨。
漠漠水田新雨後,輕輕堤籟曉涼多。
菱絲甓社分明是,那更拘墟較若何。
詩詞問答
問:金河泛舟至玉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金河泛舟至玉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金河泛舟至玉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四
參考注釋
舍長
守護客館的負責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少時為人舍長,舍客 長桑君 過, 扁鵲 獨奇之,常謹遇之。” 司馬貞 索隱:“為舍長。 劉氏 云:‘守客館之帥。’”《晉書·元帝紀》:“ 穎 先令諸關無得出貴人,帝既至 河陽 ,為津吏所止,從者 宋典 後來,以鞭策帝馬而笑曰:‘舍長!官禁貴人,汝亦被拘邪!’吏乃聽過。”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曲相崇敬,標以處士、王孫;輕加侮辱,號以僕夫、舍長。”
玉河
(1).天河。 元 丁復 《送廉公子北歸》詩:“江上行逢瑤圃樹,天邊歸泛玉河查。”《群音類選·溉園記·後園相窺》:“徐徐抱瓮向岩阿,欲問天孫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陳維崧 《賀新郎》詞:“一片玉河橋下水,宛轉玲瓏如雪。” 清 納蘭性德 《長安行贈葉訒庵庶子》詩:“青樓綺閣不捲簾,玉河凍合層冰堅。”
玉泉
(1).傳說中 崑崙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論衡·談天》引 漢 司馬遷 曰:“《禹本紀》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華池 。’”今本《史記·大宛列傳論》作“ 醴泉 、 瑤池 ”。
(2).清泉的美稱。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一:“芳蘭振蕙葉,玉泉涌微瀾。”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荊州 、 清溪 、 秀壁 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蘇舜欽 《天平山》詩:“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時雨。”《群音類選·泰和記·桓元帥龍山會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煙,峭壁千尋掛玉泉。”
(3).猶九泉。 唐 盧照鄰 《哭明堂裴主簿》詩:“始謂調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過四皓墓》詩:“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伊昔鍊金鼎,何年閉玉泉。”
(4).指酒。 宋 蘇軾 《歲暮作和張常侍》詩:“我生有天祿,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澤 ,乏酒每形言。”
(5).仙藥名。玉漿。 宋 蘇軾 《仇池筆記·辟榖說》:“能服玉泉,使鉛汞具體,去仙不遠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二·玉》:“今仙經三十六水法中,化玉為玉漿,稱為玉泉,服之長生不老,然功劣於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杜大舉》:“服玉泉法,去三屍,堅齒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兩脈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問 《賦南中楊生玉泉墨》詩:“萬灶玄珠一唾輕,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陸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燈煤, 子彬 得其遺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鑄 ,使造一萬丸,銘曰玉泉萬笏。”參見“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為 玉河 ,匯成 昆明湖 。出而東南流,環繞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勝景即此。
湖心
湖水的中間。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詩:“ 洞庭 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清 魏源 《崑山別龔自珍》詩:“明宵夢我舟,湖心浪如堵。”
背指
(1).向後指畫。 唐 杜甫 《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詩:“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
(2).在背後指點。 宋 惠洪 《南昌重會汪彥章》詩:“去年興發看京華,笑傲清狂人背指。”
紅樓
(1).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 睿宗 在藩時舞榭。”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詞:“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長生殿·偷曲》:“人散曲終紅樓靜,半牆殘月搖花影。”
(2).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宋 王庭珪 《點絳唇》詞:“花外紅樓,當時青鬢顏如玉。”
(3).猶青樓。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誤落風塵,翠館紅樓,終非結局,竹籬茅舍,及早抽身。”
遙瞻
向遠方看;凝目遠視
翠巘
青翠的山峰。 唐 杜牧 《朱坡》詩:“日痕絙翠巘,陂影墮晴霓。” 宋 蘇軾 《祭常山回小獵》詩:“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 明 袁宏道 《光福》:“碧欄紅亭,與白波翠巘相映發,山水園池之勝,可謂兼之矣。”
漠漠
(1) 寂靜無聲
漠漠門長掩
(2) 密布;布滿
雲漠漠,風瑟瑟
(3) 迷濛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雁盪經行雲漠漠。——宋· 沈括《夢溪筆談》
(4) 廣闊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關心
何乃視之漠漠
(6) 茂盛、濃郁
漠漠芳馨
水田
有田埂、能種植水稻的田地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菱絲
菱蔓。 唐 李賀 《南園》詩之九:“瀉酒木蘭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
甓社
即 甓社湖 。 明 王世貞 《送陳司訓遷高郵》詩:“珠還收 甓社 ,劍已鑄干將。”參見“ 甓社湖 ”。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拘墟
見“ 拘虛 ”。
若何
如何;怎樣
人馬若何分撥,自由軍師定奪
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遂令四海人,沒溺懷襄水陳普《程朱之學四首》
- 昔遇孫真人,授我服氣訣方回《夜吟》
- 陰陽初會一聲雷譚處端《阮郎歸 詠茶》
- 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 長江東注,為誰流盡今古高永《大江東去 滕王閣 元草堂詩餘卷上》
- 釣箔驚檐馬,冊燈覓候蟲陳著《秋夜偶成》
- 羽葆來臨鼓吹停,華林暢飲倒長瓶曾極《華林園》
- 希求九陽聚,何憚一千夕蘇籀《次韻李次仲赴巨山張舍人招贈之什》
- 秋高佳風月,相過莫厭頻
- 對此花枝重,不應詩語寒舒岳祥《自用韻再賦海棠》
![金河泛舟至玉泉原文_金河泛舟至玉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