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原君傳原文
公子稱最賢,食客至數千。
高樓臨民家,躄者行槃跚。
美人忽臨見,倩兮巧破顏。
明日躄者至,謁者抗辭前。
願得笑者頭,君哂未許焉。
舍人稍引去,怪問始知然。
愛色而賤士,誰肯相周旋。
爰斬美人頭,謝罪自造門。
門下乃復來,相傾文歇間。
卒得穎脫力,定從自楚還。
一笑知何人,其事況經年。
美人誠然乎,胡乃致客還。
史公每好奇,於斯見一斑。
詩詞問答
問:讀平原君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讀平原君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七
參考注釋
公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後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食客
(1) 古代寄食在貴族官僚家裡為主人謀劃、奔走的人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2) 飲食店的顧客
至數
(1).極其精深微妙的道理或事理。《素問·三部九候論》:“ 黃帝 問曰:‘余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願問其方。’ 岐伯 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 晉 陸機 《辨亡論》:“是故先王達經國之長規,審存亡之至數。謙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寬沖以誘俊乂之謀,慈和以結士民之愛。”
(2).指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後漢書·趙咨傳》:“夫含氣之倫,有生必終,蓋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數。”
(3).真實的本領、方術。《漢書·東方朔傳》:“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時有幸倡 郭舍人 ,滑稽不窮,常侍左右,曰:‘ 朔 狂,幸中耳,非至數也。’” 顏師古 註:“至,實也。”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臨民
治民。《國語·楚語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後漢書·崔寔傳》:“初, 寔 在 五原 ,常訓以臨民之政, 寔 之善績,母有其助焉。”《宋書·劉道彥傳》:“善於臨民,在 雍 部政績尤著,蠻夷前後叛戾不受化者,並皆順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視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臨民!”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嗚呼,古之臨民者,一 * 也。”
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猶蹣跚。行走搖晃不穩貌。《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 司馬貞 索隱:“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老僕﹞管押行李在後,泥濘不能進,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 王錂 《春蕪記·巧詆》:“槃跚難挨,羞殺我職居槐宰。”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臨見
(1).居上視下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
(2).謂親臨察視。《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太后乃親自臨見宮人,一一問閲,察其顏色,開示恩信。”
破顏
(1) 變為笑臉
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盧綸《落第後歸終南別業》
破顏一樂
(2) 比喻果實成熟或花朵開放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謁者
(1).官名。始置於 春秋 、 戰國 時, 秦 漢 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 南朝 梁 置謁者台,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 陳 及 隋 皆因之。 唐 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 東漢 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 後魏 、 北齊 有中謁者僕射, 隋 唐 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 宋 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 漢哀帝 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文物》1976年第10期:“簡五:謁者二人。簡文所說的謁者,不是職官的專名,是泛指一般傳達、通報的奴僕。據 鳳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謁者的身份為‘大奴’。”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抗辭
(1).高深的言論。《漢書·揚雄傳下》:“今吾子乃抗辭幽説,閎意眇指,獨馳騁於有亡之際。”
(2).猶嚴辭。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孔子》:“﹝ 孔子 ﹞復相 定公 ,會於 夾谷 ,昭舊以正其禮,抗辭以拒其侮。”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魏道弼 參政使 金 人軍中,抗辭不撓。”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當 和珅 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 曹錫寶 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
舍人
(1).官名。《周禮·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宮中之政,分其財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宮內人之意,後世以為親近左右之官。 秦 漢 有太子舍人,為太子屬官; 魏 晉 以後有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 隋 唐 又置起居舍人,掌修記言之史,置通事舍人,掌朝見引納; 明 清 內閣中書科設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此外, 宋 有閣門宣贊舍人, 元 有直省舍人、侍儀舍人, 明 有帶刀散騎舍人,則皆為近侍武職。
(2). 戰國 及 漢 初王公貴人私門之官。《戰國策·楚策四》:“ 李園 求事 春申君 為舍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 者, 趙 人也。為 趙 宦者令 繆賢 舍人。”《漢書·王莽傳上》:“其令公奉、舍人、賞賜皆倍故。” 顏師古 註:“舍人,私府吏員也。”
(3). 宋 元 以來俗稱顯貴子弟為舍人。 元 無名氏 《碧桃花》楔子:“小生不是歹人,是隔壁縣丞衙里的舍人 張道南 。”《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小人姓 賈 名 石 ,是 宣府衛 一個舍人。” 清 洪昇 《長生殿·禊游》:“老旦扮賣花娘子,小生扮舍人。”
引去
(1).離去;引退。《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居歲餘,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張魏公二事》:“教官大窘,引去。” 清 惲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一旦宦達矣,名溢於朝,祿豐於室,又相率引去以為高。”
(2).謂引兵退去。《三國志·魏志·典韋傳》:“ 布 眾退。會日暮, 太祖 乃得引去。”《新唐書·突厥傳上》:“ 李靖 與戰 靈州 ,虜引去。”《元史·太祖紀》:“ 遮別 攻 東京 不拔,即引去。”
愛色
喜愛女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 宋 蘇軾 《自徑山回得呂察推詩用其韻招之宿湖上》:“多君貴公子,愛山如愛色。”
賤士
(1).輕視士人。 睡虎地 秦 墓竹簡《為吏之道》:“吏有五失:……五曰賤士而貴貨貝。”
(2).微賤的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貴室豪家,棄宅競竄;貧夫賤士,襁負爭逃。”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戶編氓,桑樞賤士,膾鱗為羞,採薇代旨。”
(3).士人謙稱自己。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歸賦》:“況北州之賤士,為炎土之流人。”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臣布衣賤士,無官守言責。” 清 龔自珍 《暮春以事趨圓明園》詩:“期門矚威武,賤士感蹉跎。”
誰肯
哪裡會。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規勸侍婢》:“[醜白]不游賞,只怕消瘦了你。[貼唱]把花貌,誰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只道 劉三 誰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 漢高祖 。”
相周
見“ 相賙 ”。
人頭
(1) 人員數量
人頭稅
(2) 指與人的關係
人頭熟
(3) 〈方〉∶指人的品質
人頭兒次
(4) 人們
人頭還未走動
謝罪
自認有過,請人諒解
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造門
上門;到別人家去。《後漢書·廉范傳》:“ 麟 亦素聞 范 名,以為然,即牽馬造門,謝而歸之。”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志銘》:“時政出 韓侂胄 ,朝士無不造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術》:“三日後,有盛儀造門而謝者,問之,則傷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
門下
(1) 門客
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 又如:門下有毛遂。門下二十人
(3) 門生;弟子
(4) 敬辭,稱對方
竊為門下憂之
(5) 門庭之下
寄食門下。——《戰國策·齊策四》
比門下之客。
比門下之車客。
問門下諸客。
相傾
(1).謂互相對立而存在。《老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下:“豈非否泰相傾,盈縮遞運,而汩之以人,其蔽六也。”
(2).相互競爭;彼此排擠。《史記·呂不韋列傳》:“當是時, 魏 有 信陵君 , 楚 有 春申君 、 趙 有 平原君 , 齊 有 孟嘗君 ,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舊唐書·昭宗紀》:“ 茂貞 、 行瑜 極言南北司相傾,請誅其太甚者。” 明 唐順之 《與兩湖書》:“夫文人相傾,在古則然。”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而 齊 、 楚 、 燕 、 趙 諸國,卻一律的是有功不賞,有罪不罰,相傾以詐,相視以賊。”
歇間
方言。勞動中的短時休息。 浩然 《艷陽天》第一一三章:“做活歇間的時候, 蕭老大 才想起自己的孫子。”
穎脫
(1).錐芒顯露。比喻充分顯現才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迺穎脫之文矣。”《北史·魏收傳》:“ 收 本以文才,必望穎脫見知,位既不遂,求修國史。” 宋 葉適 《滕季度墓志銘》:“君獨智穎脫,固宜在左右,備顧問,不幸氛霧閉隔,失國之良寳,此余所以深惜也。”參見“ 穎脫而出 ”。
(2).謂超脫世俗的拘束。《晉書·陶潛傳》:“ 潛 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所貴。” 宋 陸游 《跋南堂語》:“及其死也,乃卓然穎脫,人亦不得而議,是誠未易測也。” 陳衍 《元詩紀事·李元珪》:“作詩若不經思,往往超詣穎脫。”
(3).挺秀。 宋 李清照 《沁園春》詞:“山驛蕭疎,水亭清楚,仙姿太幽。望一枝穎脫,寒流林外,為傳春信,風定香浮。”
從自
自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箇人偢問,酩子裡忍餓。”
事況
事情;情況。 唐 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其餘事況,條寫如後。”
經年
(1) 經過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經年。——宋· 柳永《雨霖鈴》
經年不往。——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臥病經年
(2) 全年
經年裹物之用。——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誠然
(1) 確實實在
誠然可敬的長者
(2) 雖然;固然
勇敢誠然可貴,智慧卻萬不可少
胡乃
何乃。 唐 李白 《古風》之二三:“人生鳥過目,胡乃自結束。”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意到即用,初不必校,古律皆然,胡乃妄為云云也。但律詩比古稍嚴,必親鄰之韻乃可耳。”
好奇
(1) 流露或顯示出好奇的(尤指對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對還不了解的新鮮事物有興趣的
大多數活潑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導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一斑
指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