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天復古風

作者:周行己 朝代:宋代

奉酬天復古風原文

我生不愛言,欲言令人惡。

總總乾坤內,抱此誰與托。

昔者所親人,今或苦荼若。

生交各分離,死交已冥漠。

事非固必存,千載一轉腳。

要知達士心,閱世等糟粕。

不求萬法脫,不與萬法縛。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籜。

萬事豈足為,而苦自結約。

吾以此應世,方枘入圓鑿。

何當得蔡侯,飄若雲中鶴。

新詩近道要,如病飲良藥。

上言古心人,次言時道薄。

落落濟世志,拙者但駭愕。

功名付吾子,我獨甘藜藿。

誰知陋巷中,簞瓢有餘樂。

詩詞問答

問:奉酬天復古風的作者是誰?答:周行己
問:奉酬天復古風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藥韻

參考注釋

我生

(1).我之行為。《易·觀》:“六三:觀我生進退。” 孔穎達 疏:“我生,我身所動。” 朱熹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親。《後漢書·崔駰傳》:“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 李賢 註:“我生,謂母也。”

令人

使人

令人髮指

令人興奮

總總

(1).眾多貌。《楚辭·九歌·大司命》:“紛總總兮九州。” 王逸 註:“總總,眾貌。”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二:“總總都邑人,擾擾俗化訛。”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好官好人》:“求而得者能幾人,求而不得者總總也。” 明 唐順之 《登屠翰林仍台作》詩之一:“一上高臺興不孤,望中總總入虛無。”

(2).聚合貌。《楚辭·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 王逸 註:“總總,猶僔僔,聚貌。”《漢書·揚雄傳上》:“齊總總撙撙其相膠葛兮。” 顏師古 註:“總總撙撙,聚貌也。” 明 徐渭 《季先生祠堂碑》:“靈之來兮總總,挽北斗兮乘箕中。”

(3).雜亂貌。《逸周書·大聚》:“殷政總總若風草,有所積,有所虛。” 孔晁 註:“總總,亂也。”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昔者

(1).往日;從前。《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 孔穎達 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昔者十日雨, 子桑 苦寒飢。”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所以昔者古典主義者和羅曼主義者相罵,甚而至於相打,他們並不都成為丑角。”

(2).昨天。《孟子·公孫丑下》:“昔者辭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趙岐 註:“昔者,昨天也。”

(3).昨夜。《晏子春秋·雜下四》:“有梟昔者鳴。” 王念孫 《讀書雜誌·內篇雜下》:“ 盧 曰:‘者字衍。昔鳴,夜鳴也。’案, 盧 説非也。古謂夜曰昔,或曰昔者。《莊子·田子方篇》曰‘昔者夢見良人’是也。”

所親

親人;親近的朋友。《史記·魏世家》:“ 李克 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之五:“寤言永思,實鍾所親。” 唐 杜甫 《喜達行在所》詩之一:“所親驚老瘦,辛苦賊中來。” 元 揭傒斯 《逸士陳君墓志銘》:“又明年,其孤 植 以所親 熊君 椅 所為狀請銘。”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記錢江事》:“所親私問以天下大勢。”

苦荼

(1).指茶。《爾雅·釋木》:“檟,苦荼。” 郭璞 註:“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 蜀 人名之苦荼。” 郝懿行 義疏:“今‘茶’字古作‘荼’……至 唐  陸羽 著《茶經》,始減一畫作‘茶’,今則知茶不復知荼矣。” 唐  陸羽 《茶經·七之事》:“《華佗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

(2).苦菜。《詩·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毛 傳:“荼,苦菜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君不見棲棲窮巷孤寒儒,此時此際如苦荼。”

分離

(1) 從混合物中隔離出來

分離同位素

(2)

(3) 與其他部分或整體、主體分開

恢復他分離純維生素的研究

(4) 一個分類學單位從同一級別的另一單位分出去

從舊的系統中分離出來

死交

至死不變的友誼。《北齊書·酷吏傳·宋游道》:“﹝ 游道 ﹞與 頓丘 李奬 一面,便定死交。”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柳子厚黨叔文》:“ 叔文 ( 王叔文 )密結有當時名欲僥倖而速進者 劉禹錫 、 柳宗元 等十數人,定為死交。”

冥漠

(1).空無所有。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顏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劉良 註:“冥漠,虛無也。”

(2).謂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三:“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仇兆鰲 註:“冥漠,謂 蘇 鄭 俱亡。”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先輩俱冥漠,諸生罷講論。”

(3).指死者。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寵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測。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夫鬼神之理,冥漠難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於冥漠之間,其亦誤矣。” 清 曹寅 《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詩:“此懷匪冥漠,持取問同情。”

(5).隱約,模糊。 明 袁宏道 《過靈峰》詩:“冥漠煙如醉,空濛日帶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月色冥漠,野壙蕭條。”

(6).猶靜寂。《梁書·昭明太子傳》:“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閟。”

(7).陰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一喪人身,三途冥漠。”

(8).指陰間。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謂冥漠之如在,想英靈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強為思維,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 * 否也。”

固必

語出《論語·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執堅持,不可變通。後引申為一定,必然。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事無固必,殆為此也。”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事跡無固必,幽貞愧雙全。”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一轉

(1).轉動一次;旋轉一圈。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辭》:“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轉私自憐。” 唐 顧況 《悲歌》之二:“我心皎潔君不知,轆轤一轉一惆悵。”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且説那女子把那石頭撂倒在平地上,用右手推著一轉,找著那個關眼兒伸進兩個指頭去勾住了。”

(2).提煉一次。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

(3).計算一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嘗算渾天不合,諸弟子莫能解。或言 玄 ( 鄭玄 )能者。 融 ( 馬融 )令算,一轉便決。”

(4).四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兩邊一望,一邊是江,一邊是湖,又有那山色一轉圍著。”《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諸名士看這湖亭時,軒窗四起,一轉都是湖水圍繞。”

(1).轉換勛階一次。《新唐書·太宗紀》:“從伐 高麗 無功者,皆賜勛一轉。”

(2).表數量。 清 翟灝 《通俗編·數目》引 李翊 《俗呼小錄》:“ 杭州 以柴四圓箍為一轉。”

知達

明智通達。 宋 陸游 《書喜》詩:“惟有衰翁最知達,避胡猶記 建炎 年。”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廢棄無用的事物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象,也指理性、佛法等。“萬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 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物而無情者乎。”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有則萬法俱來,無時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索然

(1) 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興致索然(興趣無味)

(2) 寂寞

將吏輻輳,降人爭先賂遺,都統府唯大將省謁,牙門索然。——《舊五代史·郭崇韜傳》

(3) 形容離散

索然俱散

(4) 流淚的樣子

地中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江 、 淮 、 河 、 漢 是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三》:“蓋他處水皆轉峽出,必有一洩水門,惟此地明洩澗甚少,水皆從地中透去。”

(2).大地的正中。《周禮·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 孫詒讓 正義:“地中者,為四方九服之中也。《荀子·大略篇》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秦 處西偏,專用武勝…… 徐 處得地中,文德為治。”

去留

離開或留下

去留自己選擇

解籜

謂竹筍脫殼。 南朝 宋 鮑照 《詠採桑》:“早蒲時結陰,晚篁初解籜。” 宋 邵雍 《高竹》詩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脫甲。”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新筍正解籜,簌簌時聞香。”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自結

主動攀附、締交。《宋書·恩倖傳·阮佃夫》:“朝士貴賤,莫不自結,而矜傲無降意,入其室者,唯 吳興 沉勃 、 吳郡 張澹 數人而已。”《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知祥》:“自 璋 鎮 東川 ,未嘗與 知祥 通問,於是 璋 始遣人求婚以自結。”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義自結人主。”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應世

(1).順應世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 漢 何休 註:“ 孔子 曰:三皇設言民不違,五帝畫象世順機;三王肉刑揆漸加,應世黠巧姦偽多。”

(2).應付世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吾見世中文學之士……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 清 劉大櫆 《吳錦懷墓志銘》:“﹝ 文采 ﹞童兒時,即早具應世之才,而祖父母尤愛憐之。” 王闓運 《湘綺樓論文》:“ 韓退之 遂雲‘非 三代 兩漢 之書不敢觀’,如是僅得為擬古之文,及其應世……反不如時手駕輕就熟也。”

(3).謂佛、菩薩應化於世。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體極不兼應》:“雖應世之見,優劣萬差。” 隋煬帝 《寶台經藏願文》:“仰惟 如來 應世,聲教被物,慇勤微密,結集法藏。”

方枘

方形的榫頭。方枘不能入圓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詩:“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騁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觀 《送劉貢夫舍人》詩之二:“ 觀 也本諸生,早與世參商。方枘不量鑿,交親指為狂。”參見“ 方枘圓鑿 ”。

何當

(1).猶何日,何時。《玉台新詠·古絕句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 郁達夫 《奉懷》詩:“何當剪燭 江 南墅,重試清談到夜分。”

(2).猶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説 唐生 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3).猶安得,怎能。 唐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詩:“帝鄉北近日, 瀘口 南連蠻。何當遇 長房 ,縮地到京關。”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二:“何當水石他年住,更把韋編靜處開。”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何當鳴梧比丹鳳,且願銜花效黃雀。”

(4).猶何況。 唐 王昌齡 《江上聞笛》詩:“不知誰家子,復奏 邯鄲 音,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羸馬望北走,遷人悲 越 吟。何當邊草白,旌節 隴 城陰。” 宋 蘇軾 《無題》詩:“年光與時景,頃刻互衰變。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健!” 明 陳所聞 《金落索·閨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靈藥,風雨何當憶故人?”

(5).猶合當,應當。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明時正欲精蒐選,榮路何當力薦延。”京劇《雁門關》第一場:“決勝千里辨輸贏,單注著 黃巢 今日何當敗。”

(6).猶何嘗。 晉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雲中鶴

見“ 雲中白鶴 ”。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近道

(1)

(2) 近路

(3) 比一般採用的步驟更直接而敏捷的工作方法

良藥

能治好病的藥。多用於比喻

世間很難找到醫治百病的良藥

上言

進呈言辭。《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王登 為 中牟 令,上言於 襄主 曰:‘ 中牟 有士曰 中章 、 胥己 者,其身甚修,其學甚博,君何不舉之?’” 唐 韓愈 《薦士》詩:“上言愧無路,日夜惟心禱。”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會當祭祀,中人 魏忠賢 欲代行禮。公知之,乃先期上言曰:‘天壇寅清之所……竊謂刑餘不宜近至尊,而況天神饗祀之地乎。’”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別陳筠心》詩之一:“安得古心人,高舉出塵壒。”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濟世

在金錢、物質等方面救濟世人

濟世之舉

駭愕

亦作“駴愕”。驚訝,驚愕。《晉書·趙王倫傳》:“初與富室兒於城西販馬,百姓忽聞其尚主,莫不駭愕。”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下·秦九韶》:“父方宴客,忽有彈丸出父後,眾賓駭愕,莫知其由。”《明史·楊嗣昌傳》:“ 嗣昌 駴愕,疑左右皆賊。” 葉聖陶 《城中·在民間》:“聽眾覺得這個話很突兀,都用駭愕的眼光看著她。”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吾子

古時對人的尊稱,可譯為“您”

今吾子有。——《國語·晉語》

嘉吾子之賜。

吾子自京師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吾子未之思也。——明· 劉基《賣柑者言》

藜藿

(1) 指粗劣的飯菜

堯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2) (藜藿——吃野菜。動用)

陋巷

狹窄的街巷

陋巷無車轍,煙蘿總是春。——戴叔倫《送張南史》

窮街陋巷

簞瓢

(1).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亦借指飲食。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北史·薛辯傳》:“ 濬 遺書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游約處,屢絶簞瓢。’”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五:“簞瓢取自給,此外復奚須?”

(2).見“ 簞食瓢飲 ”。

詩詞推薦

奉酬天復古風原文_奉酬天復古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