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鋸上人之京原文
江南初春雪載塗,送爾作賓於皇都。
冀北遂空群騕裊,海東生此真珊瑚。
中朝自古有師法,開士只今多大夫。
萬言草奏明光里,陰翊王度如唐虞。
詩詞問答
問:送鋸上人之京的作者是誰?答:釋妙聲
問:送鋸上人之京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鋸上人之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妙聲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聲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初春
開春頭一個月,即陰曆正月
載塗
滿路。 明 陳子龍 《薤露》詩:“其窘如泥行,顛覆嘗載塗。” 清 朱彝尊 《冬日游大房山出郊雨雪馬上作》詩:“雨霰雖載塗,相顧多歡悰。” 梁啓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試思今日盜賊載塗,度百金於篋,而夜臥遂不能帖席者,誰實使之乎?”
作賓
指擔任太子賓客職務。 唐 獨孤及 《唐故太子賓客張公遺愛碑頌序》:“推轂於 河 南,樹風於 荊 門,作賓銅樓,登侍禁掖。”
皇都
(1).京城;國都。 漢 班固 《東都賦》:“獲白雉兮效素烏,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曲>之三》:“祺祥鍾赤縣,靈瑞炳皇都。” 唐 韓愈 《早春呈張水部》詩:“最是一年春好處,絶勝花柳滿皇都。”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北京 是皇都,誰敢去打?”
(2). 遼 都名。 遼 神冊 三年建, 會同 元年改稱 上京 。故址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 巴林左旗 南 波羅城 。
冀北
(1).《左傳·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馬之所生。”《南齊書·王融傳》:“ 秦 西 冀 北,實多駿驥。”因以謂良馬產地,並指人才薈萃之所。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 一過 冀 北之野,而馬羣遂空…… 東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遊牧地區。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徙帳幕南,空羣 冀 北。”
空群
(1).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 一過 冀北 之野,而馬羣遂空。”後因以“空羣”比喻人才被選拔一空。 宋 陸游 《得陳阜卿先生手帖》詩:“ 冀北 當年浩莫分,斯人一顧每空羣。”
(2).猶超群。 清 吳偉業 《題歸玄恭僧服小像》詩之四:“ 中山 絶技妙空羣, 智永 傳家在 右軍 。”
騕裊
同“ 騕褭 ”。 北齊 劉晝 《新論·惜時》:“天迴日轉,其謝如矢,騕裊迅足,神馬弗能追也。”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疾奔凌騕裊,高唱軋 吳 歈。” 宋 梅堯臣 《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潮》詩之三:“翠色蜻蜓立蔆蕊,青絲騕裊秣城根。”
海東
指海以東地帶。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東未之有也。 天寶 末, 揚州 僧 鑒真 始往 倭國 ,大演釋教。” 宋 歐陽修 《奉使道中五言長韻》:“駿足來山北,輕禽出海東。” 章炳麟 《艾如張》詩:“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東。”
珊瑚
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樹狀,供玩賞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說文》。按,似樹,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錯,無葉,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網: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來了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師法
(1) 在學問和技藝上效法
言禹功甚當,可師法。——《書·皋陶謨》注
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
值得師法的地方頗多
(2) 師傅傳授的學問和技術
不失師法
開士
菩薩的異名。以能自開覺,又可開他人生信心,故稱。後用作對僧人的敬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提婆 初至,為 東亭 第講《阿毗曇》” 劉孝標 注引 晉 慧遠 《<阿毗曇心>敘》:“有出家開士字 法勝 ,以《阿毗曇》源流廣大,卒難尋究,別撰斯部。”《釋氏要覽》卷上:“經中多呼菩薩為開士。 前秦 苻堅 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 唐 顏真卿 《懷素上人草書歌》序:“開士 懷素 ,僧中之英。” 清 趙翼 《登金山塔頂放歌》:“不見古開士,懸崖撒手凌蒼茫。”
只今
如今;現在。 唐 李白 《蘇台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裡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奏明
奏陳明白。《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烏大人 當下便把這話奏明,還聲説了一句。”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我雖然奏明了朝廷,拜你為平章政事,但那樣的官職,比起你的功勞來,真是只有芝麻大點啦。”
猶齊明。奏,通“ 湊 ”。《雲笈七籤》卷二五:“二景奏明,陰陽以判。”
王度
(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傳·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孔穎達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堅而且重,可寶愛也。” 南朝 宋 鮑照 《為柳令讓驃騎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齒,齊此而歸,懼塵王度。” 宋 蘇軾 《張道安見示近詩》詩:“願公正王度,《祈招》繼愔愔。”
(2).先王的法度。《文選·張衡<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薛綜 註:“度,先王之法度,舉動合禮之意也。” 宋 司馬光 《讀穎公清風集》詩之一:“ 伊 皋 垂訓皆王度, 周 召 陳詩盡國風。” 章炳麟 《原道中》:“賢良文學既褊陋,而吏識王度,通故事。”
(3).猶王法。《南齊書·謝超宗傳》:“何以糾正邦違,式明王度?” 唐 杜甫 《宿花石戍》詩:“ 山東 殘逆氣, 吳 楚 守王度。”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詩詞推薦
范之避亂歸蜀,寄示近作數首,次其時字韻一律奉懷
方守敦〔清代〕蒼黃一別三千里,躑躅山亭眺望時。歸客青天勞遠夢,傷春白髮苦難詩。烽煙滿眼書遲至,朋舊關情淚已知。良會
名句推薦
![送鋸上人之京原文_送鋸上人之京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