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雁兒原文
團衫纓絡綴珍珠。
繡包髻鸂鶒袱。
翠鸞翹內妝束。
玉搔頭掩鬢梳。
喜相逢蟬對舞。
詩詞問答
問:雙雁兒的作者是誰?答:賈仲名
問:雙雁兒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雙雁兒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賈仲名的名句有哪些?答:賈仲名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金安壽 第三折
參考注釋
團衫
(1).女真族婦女上衣。 明 張昱 《白翎雀歌》:“ 女真 處子舞進觴,團衫鞶帶分兩傍。”
(2). 元 朝北方漢族婦女的禮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賢孝》:“國朝婦人禮服, 達靼 曰袍,漢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無貴賤皆如之。”
纓絡
(1) 同“瓔珞”
金葉鈕,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西遊記》
(2) 纓穗
(3) 纏繞;束縛。比喻世俗的纏繞
珍珠
在幾種軟體動物中,由於在套膜裡面或下面層層真珠質圍繞不附著於外殼的外來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結物,具有各種形狀,但最典型的是圓形,呈現各種顏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淺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澤,可做裝飾或入藥
包髻
古代用來包髮髻的頭巾。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許他做第二個夫人,包髻、團衫、繡手巾,都是他受用的。”《 * 詞話》第三一回:“書童也不理,只顧紥包髻兒。”
鸂鶒
亦作“ 鸂鶆 ”。水鳥名。形大於鴛鴦,而多紫色,好並游。俗稱紫鴛鴦。 唐 溫庭筠 《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臥鷓鴣。” 顧嗣立 補註:“《臨海異物志》:鸂鶒,水鳥,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無毒氣。”
妝束
(1).打扮,裝飾。 明 唐寅 《題桑》詩:“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粧束出娉婷。”《 * 詞話》第一回:“金銀首飾,粧束身子。”《西遊補》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傳旨,叫 踏空兒 不必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戲。”
(2).猶服飾。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當時優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見,而後世所為副淨等色,有自來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數至多,而名號粧束,不可深考。”
(1).打扮的式樣。 宋 蔣捷 《賀新郎》詞:“待把宮眉橫雲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妝束。” 元 張翥 《露華·玉簪》詞:“幾度借取搔頭,別試 漢 宮妝束。” 魯迅 《南腔北調集·關於女人》:“不過,只要看有人出來唉聲嘆氣的不滿意女人的妝束,我們就知道當時統治階級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2).打扮。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小娘子,你怎么這般妝束?”
玉搔頭
見“玉簪”
喜相逢
明 代朝服樣式的一種。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雙雁兒原文_雙雁兒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