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宗蒼雲棲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張宗蒼雲棲圖原文

心愛雲棲未恝忘,為圖佳概命宗蒼。

江邊宛識山村路,竹下曾吟水月房。

泉箔岩扉相掩映,笠檐笏地足徜徉。

香光妙跡留題在,長共煙霞護法王。

詩詞問答

問:題張宗蒼雲棲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張宗蒼雲棲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張宗蒼雲棲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四

2. 去聲

參考注釋

心愛

(1) 懷有情人般的感情、忠誠和柔情

(2) 視為寶貝或作寶貝看待

雲棲

見“ 雲棲 ”。

亦作“ 雲棲 ”。1.指隱居。《南齊書·高逸傳·褚伯玉》:“寧朔將軍 丘珍孫 與 僧達 書曰:‘聞 褚先生 出居貴館,此子滅景雲棲,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載矣。’” 唐 陳子昂 《續唐故中嶽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令守 崧山 玉女峰 ,雲棲窮林今五紀。” 宋 陸游 《醉題》詩:“雲棲澗飲未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

(2).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雲山 西。 明 僧 袾宏 ,號 雲棲大師 ,曾結庵於此。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之八:“ 雲棲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命宗

道教中以氣為命,以修命為宗者,稱為命宗。與性宗相對。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北宗﹞其學先了心性,謂之性宗,後以坐功得丹得藥,謂之命宗。”

山村

山區中的自然村落

沿著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隊部,可是不見一個人。——《太行青松》

水月

(1).水和月。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宋 楊萬里 《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思歸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間。”

(2).指明淨如水的月亮。 唐 鄭谷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飲偶然邀水月,謫居猶得住 蓬萊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淨。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唐 李白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

岩扉

(1).岩洞的門。 唐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唐 李商隱 《重過聖女祠》詩:“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2).借指隱士的住處。 宋 陸游 《開元暮歸》詩:“茹芝卻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

相掩

相抵。《漢武帝內傳》:“校計功過,殆已相掩。”

笠檐

指笠帽周圍下覆冒出的部分。 唐 陸龜蒙 《晚渡》詩:“各樣蓮船逗村去,笠簷蓑袂有殘聲。”

徜徉

(1).猶徘徊。盤旋往返。《淮南子·人間訓》:“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間。”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猶彷徨。心神不寧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會 帝軒 之未歸兮,悵徜徉而延佇。”舊註:“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後漢書·張衡傳》作“相佯”。

(3).安閒自得貌。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 盤 兮,終吾生以徜徉。” 宋 陳亮 《何少嘉墓志銘》:“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時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養疾。” 明 張羽 《秋日苕溪·道中》詩:“閒行無物役,洄沿自徜徉。”

妙跡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晉書·王羲之傳》:“吾昔有 伯英 章草十紙,過 江 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絶。” 宋 黃庭堅 《跋<蘭亭>》:“及 蕭 氏 宇文 焚盪之餘,千不存一。 永 師晚出,所見妙跡,唯有《蘭亭》。”

(2).謂不平凡的事跡。 唐 李嶠 《紙》詩:“妙跡 蔡侯 施,芳名 左伯 馳。”

留題

參觀或遊覽時寫下觀感、意見等

留題本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法王

(1).佛教對 釋迦牟尼 的尊稱。亦借指高僧。《法華經·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蘇軾 《贈虔州慈雲寺鑒老》詩:“卻須重説圓通偈,千眼薰籠是法王。” 清 金農 《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殘本即題其後》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飢。”

(2). 元 明 等朝授予紅教喇嘛首領的封號。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薩迦派首領 八思巴 為大寶法王。 明 朝分封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上層喇嘛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 明 朝繼承 元 朝的制度,設立了軍事統治機構,並封其長老為國師、法王,令其撫治人民,定期朝貢。”

(3).指天主教教皇。 魯迅 《墳·人之歷史》:“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者之口。”

詩詞推薦

題張宗蒼雲棲圖原文_題張宗蒼雲棲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