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蹕雜記二首·其一

作者:宋之繩 朝代:明代

隨蹕雜記二首·其一原文

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絕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後塵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識三驅意,何勞《諫獵書》。

詩詞問答

問:隨蹕雜記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宋之繩
問:隨蹕雜記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隨蹕雜記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宋之繩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繩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2. 此不諫之諫。

參考注釋

嚴鼓

(1).急鼓,急促的鼓聲。《漢書·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疾擊之鼓也。” 漢 張衡 《東京賦》:“緫輕武於後陳,奏嚴鼓之嘈囐。” 三國 魏 曹操 《步戰令》:“嚴鼓一通,步騎士悉裝。”

(2).指戰鼓。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帝赫斯怒,秣馬訓兵,嚴鼓未通,兇渠泥首。”

(3).擊戒嚴鼓。《三國志·吳志·朱然傳》:“雖世無事,每朝夕嚴鼓,兵在營者,鹹行裝就隊。”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瞑目,覺去愈疾,如行三里所,忽若馬蹷墮地,驚顧,乃在城濠側,已昏暗嚴鼓後矣。”

(4).指戒嚴的鼓聲。 宋 梅堯臣 《夜賦》詩:“閒覺萬慮空,靜聞嚴鼓重。”

周廬

古代皇宮周圍所設警衛廬舍。《史記·秦始皇本紀》:“衞令曰:‘周廬設卒甚謹,安得賊敢入宮?’”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吳 薛綜 曰:“士傅宮外,內為廬舍,晝則巡行非常,夜則警備不虞。”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周廬綺合,廨署星分。” 元 王逢 《後無題》詩之三:“遠慚行在周廬士,橫草無功日晏眠。” 清 宋之繩 《隨蹕雜記》詩:“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絕壁

極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絕壁下。——宋· 蘇軾《石鐘山記》

泊絕壁之下。

懸崖絕壁

馳道

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泛指供車馬馳行的大道。《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穀,馳道不除,祭事不縣。” 孔穎達 疏:“馳道,正道。如今之御路也。是君馳走車馬之處,故曰馳道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七年……治馳道。”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馳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 宋 梅堯臣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馳道橫頭起山嶽,露臺周匝簇車輪。” 清 宋之繩 《隨蹕雜記》詩:“絶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堅冰

《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王弼 註:“始於履霜,至於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陰之為道,本於卑弱而後積著者也。”後多以喻積過成禍,困難重重。《魏書·天象志三》:“自 劉氏 ( 劉裕 )之霸,三變少微以加南宮矣……馴而三積,堅冰至焉。”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蓋天下姦雄,無代無之……今明盛之朝,豈有大過,亦宜辨於毫末,杜其堅冰,或戚近撓權,或土木耗國,或祿賞未均,或綱紀未修,或任使未平,斯亦過之漸也。” 陳靖 《新的長征》:“歡呼啊,堅冰已經打破,航線已經開通。”

屬車

(1).帝王出行時的侍從車。 秦 漢 以來,皇帝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屬車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進。《漢書·賈捐之傳》:“鸞旗在前,屬車在後。” 顏師古 註:“屬車,相連屬而陳於後也。屬,音之欲反。”《文選·張衡<東京賦>》:“屬車九九,乘軒並轂。” 薛綜 註:“副車曰屬。”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輿駕羽衛·屬車》:“ 周 末諸侯有貳車九乘,貳車即屬車也,亦 周 制所有。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八十一乘。” 明 方孝孺 《書<黃鶴樓>卷後》:“以其地為國都,旄頭屬車往來乎其上者,四時不絶。” 清 宋之繩 《隨蹕雜記》詩:“絶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2).借指帝王。《漢書·張敞傳》:“ 孝昭皇帝 蚤崩無嗣,大臣憂懼,選賢聖承宗廟,東迎之日,唯恐屬車之行遲。” 顏師古 註:“不欲斥乘輿,故但言屬車耳。” 明 張居正 《進大閱圖頌卷疏》:“臣濫叨首輔,獲奉屬車。” 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屬車乍蒙塵,七 閩 盡戎壘。”

後塵

行路時身後揚起的灰塵,比喻在別人的後面

乾工作要勇於創新,不步後塵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初日

剛升起的太陽。 南朝 梁 何遜 《曉發》詩:“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 唐 虞世南 《初晴應教》詩:“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當初日東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則滿崖浮彩騰躍,煥然奪目。”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初日上,征塵起。”

村墟

村莊。亦指鄉村集市。 北周 庾信 《寒園即目》詩:“寒園星散居,搖落小村墟。”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詩:“喬木村墟古,疏籬野蔓懸。” 宋 陸游 《水鄉泛舟》詩:“隔林犬吠村墟近,掠面風來酒力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鉤吻》:“野葛,生 桂州 以南,村墟閭巷皆有。”

共識

指一個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的人所尋求的共同認識、價值、理想

這個問題已經獲得朝野的共識

三驅

古王者田獵之制。謂田獵時須讓開一面,三面驅趕,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顯比,王用三驅。” 孔穎達 疏:“ 褚氏 諸儒皆以為三面著人驅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於後,皆有驅之。”一說,田獵一年以三次為度。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云:“三驅者,一曰乾豆,二曰賓客,三曰君庖。”《漢書·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車有和鸞之節,田獵有三驅之制。”此謂田獵以三驅為度,見 顏師古 注。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君道》:“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戈直 註:“三驅者,圍合其三面,前開一路,使之可去,不忍盡物,好生之仁也。”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諫獵書

指 漢 司馬相如 勸諫狩獵的奏章。亦泛指勸諫的奏章。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袖中諫獵書,扣馬久上陳。” 清 吳偉業 《即事》詩:“ 上林 獸簿何曾問,叩馬無煩諫獵書。”參見“ 諫獵 ”。

詩詞推薦

隨蹕雜記二首·其一原文_隨蹕雜記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