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原文
靜參畫意初無句,得句原非畫外求。
漫步林扉尋別墅,請看泉箔落平流。
一天玉露八章景,幾樹金風萬古秋。
薄暮蒼然群籟息,只疑遠浦有歸舟。
詩詞問答
問: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參畫
參與謀劃。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今府相繼擁於節旄,益賢其參畫。” 廖仲愷 《致 * 函》:“否則軍事無人參畫,若決定計畫或變更計畫有誤,悔之已晚矣。”
得句
謂詩人覓得佳句。 唐 周賀 《上陝府姚中丞》詩:“成家儘是經綸後,得句應多諫諍餘。” 宋 陸游 《晴甫一日復大風雨連日不止遣懷》詩:“得句已無前輩賞,開編時與古人游。” 元 薩都剌 《高郵至邵伯》詩之一:“有時得句無人和,風雨寒窻夜讀書。” 清 曹寅 《秋日過訪芥公》詩:“得句聞敲鉢,逃禪媿閉關。”參見“ 覓句 ”。
外求
求之於外。《穀梁傳·莊公二十八年》:“古者稅什一,豐年補敗,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韓詩外傳》卷一:“安命養性者,不待委積而富,名號傳乎世者,不待勢位而顯,德義暢乎中而無外求也。” 南朝 梁 沉約 《傷王諶》詩:“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持身非詭遇,應物有虛舟。”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河潤在明德,人康非外求。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宋 陸游 《秋夜紀懷》詩:“垂世詩書在,兒童勿外求。”
漫步
悠閒地隨意走
他沿街漫步觀看街景
林扉
指山林中的屋舍。 清 方文 《廬山詩·圓通寺》:“ 歐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偶與 訥公 語,中宵坐林扉。” 清 方文 《廬山詩·初度》詩之二:“何時脫塵網,躬稼老林扉。”
別墅
在風景區或在郊區建造的供休養的住所
平流
引起空氣溫度或其他物理性質變化的氣團的水平運動
一天
(1) 一晝夜
(2) 二十四小時
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談起他參加紅軍的經過
(4) 〈方〉∶一個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鳴素枝。”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水滸傳》第三十回:“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覺 《題顧悼秋悼秋盦圖》詩:“簾外銀河淡,琴邊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顧瑛 《水調歌頭·桂》詞:“金粟綴仙樹,玉露浣人愁。誰道買花載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過玉海小飲》詩:“火燒玉露色香減,蜜浸人蓡風味嘉。”
金風
指秋風
金風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風送爽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歸舟
返航歸回的船隻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顒望:招頭凝望。)——宋·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原文_董邦達秋林煙岫小景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