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和闐玉夔紋壺原文
和闐來玉夥,量質肖周壺。
糾繆夔紋蔚,提攜雙耳扶。
他山本資石,姬室久貽圖。
事或不師古,攸聞匪說乎。
詩詞問答
問:題和闐玉夔紋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和闐玉夔紋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和闐玉夔紋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九
2. 仿西清古鑒周夔紋壺為之
參考注釋
糾繆
纏繞絞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九》:“泉之溢處,俱從樹根石眼糾繆中出。”
糾正謬誤。繆,通“ 謬 ”。 明 何景明 《壽許司馬》詩:“觸邪持豸角,糾繆逆龍鱗。”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五:“ 劉壯輿 嘗摘 歐陽公 《五代史》之訛誤為糾繆,以示 東坡 。”
提攜
(1) 牽扶;攜帶
長者與之提攜。——《禮記·曲禮》
及其堤決也,哭聲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攜什器,相與掩面淚下,呼天而詈之。——康有為《大同書》
(2) 照顧;扶植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白居易《傷友》
七爺若有心提攜她,我敢賭一個手指,說她會成當代女詩人!——沈從文《王謝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攜
(4) 攜手;合作
我已命 * 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聯遺書》
(5) 指代小孩
傴僂提攜。——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他山
(1).別處的山。 唐 鄭谷 《登杭州城》詩:“潮來無別浦,水落見他山。” 宋 蘇軾 《儋耳山》詩:“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慶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參見“ 他山之石 ”。
(3).指別處山上的石頭。比喻磨礪自己,幫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書治要》卷四五引 漢 仲長統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學,廣之以他山,肅之以二物,則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風可發矣。” 三國 魏 曹丕 《以鄭稱為武德傅令》:“龍淵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裡 之田。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故能致連城之價,為命世之寶。”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部》:“類我者,我友之,亦不媿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幸相知愛,故極力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願,實欲借良朋一快耳!”詳“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別稱。 清 袁枚 《仿元遺山論詩》詩之五:“ 他山 書史腹便便,每到吟詩盡棄捐。”
本資
指糧食、布帛等基本生活資料。《管子·八觀》:“本資少而末用多者,侈國之俗也。” 尹知章 註:“本資,謂穀、帛。”
不師
(1).不效法;不學習。《史記·秦始皇本紀》:“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 董褐 荷名,胡寧不師?” 李周翰 註:“何得安然不為師法也。”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2).不立師傅。《文選·嵇康<幽憤詩>》:“恃愛肆姐,不訓不師。” 李周翰 註:“恃母兄之慈,縱而成嬌,不垂訓教,不立師傅。”
(3).不出兵。《史記·蘇秦列傳》:“且異日 濟 西不師,所以備 趙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