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蘇武墓原文
蘇卿一去鬢成霜,贏得殘軀入漢鄉。
旄落共憐堅使節,雪深猶憶牧羝羊。
荒墳草掩斜陽里,短碣苔封古道傍。
顧我遠因王事過,匆匆不及奠椒漿。
詩詞問答
問:題蘇武墓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題蘇武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蘇武墓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蘇卿
指 蘇武 。 武 字 子卿 ,故稱。 唐 李商隱 《茂陵》詩:“誰料 蘇卿 老歸國, 茂陵 松柏雨蕭蕭。” 宋 文天祥 《題<蘇武忠節圖>》詩之一:“ 蘇卿 更有歸時國,老相兼無去後家。” 清 陳維崧 《大江乘·聞雁》詞:“不如北去,怕 蘇卿 雪窖將老。” 郁達夫 《春江感舊》詩之三:“一夢 揚州 憐 杜牧 ,廿年辛苦憶 蘇卿 。”
贏得
獲得
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贏得獨立
殘軀
衰邁的身體。老者自謙語。 清 李漁 《風箏誤·郊餞》:“啣命長征,風霜久慣經,殘軀一向離鞭鐙。”
使節
(1) 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節和領事
(2) 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
牧羝
蘇武 牧羊的典故。 漢 蘇武 出使 匈奴 ,單于脅迫他投降, 蘇武 不屈服。後來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無人處,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歸。”羝根本不會產乳,以此來斷絕他回 漢 的希望。 蘇武 在 匈奴 堅持了十九年,“及歸,鬚髮皆白”。見《漢書·蘇武傳》。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詩之三:“沙邊莫待哀黃鵠,雪裡何須問牧羝。” 葉玉森 《玉樓春》詞:“傷心失馬塞翁吟,忍淚牧羝 蘇武 怨。”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遠因
不是直接造成結果的原因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詩·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晉 王讚 《雜詩》:“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 宋 張孝祥 《題朱元順浯溪圖》詩:“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高亨 註:“從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賞,是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孫希旦 集解:“王事,謂朝聘、會盟、征伐之事。”《南史·劉悛傳》:“ 劉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歿王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在 商 朝統治的區域裡……王和國家是一體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國家事務都被稱為‘王事’。”
匆匆
急急忙忙的樣子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魯迅《藥》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椒漿
以椒浸制的酒漿。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辭·九歌·東皇太一》:“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漢書·禮樂志》:“勺椒漿,靈已醉。” 唐 王維 《椒園》詩:“椒漿奠瑤席,欲下 雲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晉處士霍原》詩:“祠墓久摧沒,末由酹椒漿。”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蘇武墓原文_題蘇武墓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