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壞戶由來又幾旬,順時俯首養元真。

行藏任運本無事,動靜隨宜自有倫。

伏氣可辭飲與食,存身將以屈為伸。

秋官穴氏稱攻火,意謂失之類不仁。

詩詞問答

問:《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七

2.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各以其物火之注將攻之必先燒其所食之物於穴外以誘出乃可得之云云余以為獸順時入蟄燒其食以誘殺之是乘殆不仁與王政相戾且蟄獸所聚食物皆藏於穴中從無積於穴外者按國語謂野鼠藏食穴為鄂密桑阿今口外山野多地鼠藏食之穴信而可據又按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顏師古注云去謂藏也考字書去與弆通足為藏食穴中之證乃注周禮者謂燒其所食之物於穴外以誘出而得之其舛甚矣蓋由未悉北方物土妄以己意強釋經文向亦無辨訂之者故不免沿訛至今耳

參考注釋

壞戶

亦作“坯戶”。1.謂昆蟲在地里封塞巢穴。壞,通“ 培 ”。《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聲,蟄蟲壞戶。” 宋 王安石 《草端無華滋》詩:“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

(2).指昆蟲所封塞的巢穴。 金 元好問 《秋夜》詩:“春雷謾説驚坯戶,皎日何曾入覆盆。”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順時

謂順應時宜;適時。《左傳·成公十六年》:“禮以順時,信以守物。”《文選·王粲<從軍詩>之二》:“我軍順時發,桓桓東南征。” 李善 註:“順時,應秋以征也。《禮記》曰:‘舉事必順其時。’” 唐 元結 《治風詩·至慈》:“故莫由莫已,順時而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 李炳彥 《三十六計新編·順手牽羊》:“這裡的‘微隙’,一般指突然新暴露出來的,‘微利’可能是原作戰方案中沒有具體考慮到的,具有來去順路、奪之順手、贏之順時(有利於主要作戰目標的完成,又出敵所料,能一舉可殲)的特點,指揮員則應審時度勢,靈活指揮。”

俯首

(1) 低下頭

俯首做畫

(2) 比喻順從

俯首聽命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任運

謂聽憑命運安排。《宋書·王景文傳》:“有心於避禍,不如無心於任運。”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委吉凶以任運兮,永聖訓以自強。”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二:“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長樂,不願乎其外。”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動靜

(1)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訊息;情況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隨宜

(1).猶隨即。《後漢書·質帝紀》:“今遣使者案行,若無家屬及貧無資者,隨宜賜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謂根據情況怎么辦好便怎么辦。《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五年》:“其民間小事,使長吏臨時隨宜,上不背 * ,下以順百姓之心。”

(3).隨意,不經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 武烈太子 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隨宜’,即《歷代名畫記》所言‘隨意’。” 唐 元稹 《開元觀閒居酬吳士矩侍御四十韻》:“几案隨宜設,詩書逐便拈。”

(4).等閒,平平常常。《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園人叉手具分披:‘園主富貴不隨宜,現是東宮皇太子,每日來往自看之。’” 蔣禮鴻 通釋:“這裡應解釋作等閒,‘不隨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隨便,馬馬虎虎。 宋 梅堯臣 《送薛氏婦歸絳州》詩:“隨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陳師道 《放歌行》之二:“説與旁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6).到處都適宜,無處不宜。 元 牟巘 《溪邊釣船》詩:“莫出前溪去,隨宜下釣鉤。”

有倫

有理;有序。《書·康誥》:“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 孔 傳:“ 殷 家刑罰有 * 。” 孫星衍 疏:“言 殷 刑之允當也。”《莊子·齊物論》:“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 郭象 註:“物物有理,事事有宜。” 成玄英 疏:“倫,理也。” 晉 張華 《女史箴》:“家道以正,王猷有倫。”《文選·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狀>》:“聲化之有倫,繄公是賴。” 李周翰 註:“倫,次也。” 宋 王安石 《進<洪範傳>表》:“臣聞天下之物,小大有彝,後先有倫。”

伏氣

(1).屏氣,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樣子。 唐 韓愈 《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志銘》:“從史羞,面頸發赤,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

(2).指道家的吐納修煉法。《敦煌曲子詞·謁金門》:“長伏氣,住在 蓬萊 山里。”《古今小說·陳希夷四辭朝命》:“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學也。”原註:“‘伏氣’,道家的一種修養法,也叫‘吐納’。”

(3).服氣;認輸。《西遊記》第五七回:“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 明 高明 《琵琶記·蔡母嗟兒》:“婆婆日夜埋怨著公公,當初不合教孩兒出去。公公又不伏氣,只管和婆婆閒爭。”《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 希賢 平日見父親所為,心中不伏氣,怪的是方士。”

存身

(1).保全身體。《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孔穎達 疏:“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尹文子·大道下》:“不羨爵祿者,自足於己也;不畏刑罸者,不賴存身也。”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絶於物,其為教也,達患累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

(2).安身。《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張鐵臂 見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過幾日,拉著 臧蓼齋 回 天長 去了。”河北梆子《喜榮歸》:“家遭不幸,父母雙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燒得片瓦無存。夫妻二人來在岳母家存身。”

秋官

(1).古官名。《左傳·昭公十七年》“ 大暤氏 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孔穎達 疏引 漢 服虔 曰:“ 大暤 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 唐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春官為木正,夏官為火正,秋官為金正,冬官為水正,中官為土正。”

(2).《周禮》六官之一,掌刑獄。《周禮·秋官》 唐 賈公彥 題解:“ 鄭 《目録》雲,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義殺害收聚斂藏於萬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驅恥惡,納人於善道也。”所司與後代刑部相當,故 唐 武則天 曾一度改刑部為秋官。後世常以秋官為掌司刑法官員的通稱。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聽獄訟於秋官,人忘其死。” 唐 韓愈 《祭馬僕射文》:“擢亞秋官,朝得碩士。” 明 何景明 《送劉西曹決獄畿內》詩:“日下秋官出,天邊 漢 使分。”

(3). 明太祖 所置四輔官之一。《明史·安然傳》:“先是, 胡惟庸 謀反伏誅,帝以歷代丞相多擅權,遂罷中書省,分其職於六部。既又念密勿論思不可無人,乃建四輔官,以四時為號。”

意謂

(1).以為;認為。 漢 李陵 《答蘇武書》:“ 陵 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一章一:“意謂貴族們無論如何破落,總還比普通人們不同一點,高貴一點。”

(2).心中所想。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陳事緒,手疏意謂,發言折中,下筆當理。”

(3).猶意義。《說郛》卷六六引 宋 竇革 《酒譜·酒之名》:“予謂古之所以名是物,以聲相命,取別而已……未必皆有意謂也。”

不仁

(1)

不講仁德

不仁不義

(2)

活動不靈,感覺喪失

肢體不仁

老的不行了,腦子都不仁了

詩詞推薦

  • 望上方寺未至·其二

    乾隆清代〕志一氣從聞已熟,高年究怯陟崎嶇。遄飛逸興松寮側,撫景成吟夫豈殊。
  • 悼亡

    李堅(貞夫)明代〕篋有遺衣皆觸恨,窗殘曉鏡亦成悲。傷心最是無窮處,記得挑燈伴讀時。
  • 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二首

    曾國藩清代〕潭潭深院鐍扃牢,闕日濕雲作鬱陶。薄茗何曾解消渴?纖絺便欲等重飽。高堂燕息尚如此,矮屋蜂屯毋已勞!得失
  • 贈任某

    鄭獬宋代〕寂寞任夫子,窮山秋氣寒。塵埃雙鬢白,金石寸心丹。不悔窮經老,所嗟行道難。太阿終亦斷,寧久匣中蟠。
  • 江亭

    陸游宋代〕千載濤江上,書生誦所聞。鑄形尊越蠡,抉眼悼荊員。高鳥沖煙沒,輕舟壓浪分。何由從此逝,揮手謝諸君。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洞陽

    蔡宰宋代〕歲事今無幾,清霜苦見侵。寒深落雁渚,風急搗衣砧。翠谷紋秋水,斑綃纈霧林。洞陽棲隱地,樓觀白雲深。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謝惠筍

    劉黻宋代〕飢腸數日吼,往往茄莧爭。幽人盼寂寥,餉我慈竹萌。斑斑未離繃,白下莫與京。寒泉煮青茆,手調玉版羹。招僧
  • 郭戇庵惠詩為謝

    陳郁宋代〕相思長只認文星,霽後闌乾卜夜憑。萬斛筆頭非錄錄,七年袍色未青青。字戶米老神尤健,計解唐人氣欲陵。尚擬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借道冠有賦

    文天祥宋代〕病中蕭散服黃冠,笑倒群兒指為彈。秘監賀君曾道士,翰林蘇子亦祠官。酒壺釣具有時樂,茶灶筆床隨處安。幸有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祝壽

    岑徵明代〕寶籙新班最上仙,合丹唯有用青蓮。尋常甲子都忘卻,不見天河又一年。
  • 琵琶亭

    陳造宋代〕抱愁莫遣朱弦鳴,此聲更與愁人聽。江邊一聞琵琶語,月慘風淒如動情。何況思婦傷幽獨,少年多藝顏如玉。江州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芻父秋懷

    蘇泂宋代〕四十才如此,將來事可吁。長齋甘短褐,舊債壓新租。已覺身何有,行當夢亦無。茅檐負朝日,黃卷足相娛。
  • 古樂府

    文天祥宋代〕珊瑚香點胭脂雪,芙蓉帳壓春雲熱。明朝早弄燈前月,瀲灩九霞碧藕折。璇杓高聳婺女明,金波漾曉輝郎星。赤瓊
  • 詠木根盂子

    乾隆清代〕木根辭土百千年,不中方還不中圓。祗合贈他巢許輩,山中枕石漱流泉。
  • 雞禍詩

    高斯得宋代〕君不見西漢初,永光年,當時雞變禍連延。冠距名將尊已成,坐令戚里傾中天。那知千五百年後,鹹淳之歲為續弦
  • 鄒縣謁孟夫子

    李孫宸明代〕鄒嶧城南二三里,土垣茅屋多傾圯。巋然丹堊廟貌存,雲祀邾公孟夫子。夫子生當戰國年,凋殘聖緒已如線。砥柱
  • 登四面雲山亭子作歌

    乾隆清代〕山莊最高山亭子,名之曰云四面綺。綺雲出岫本無心,然而人則有愁喜。春喜雲生作甘霖,夏秋愁多為潦耳。今曉
  • 謝池春

    李石宋代〕煙雨池塘,綠野乍添春漲。鳳樓高、珠簾卷上。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似玉人、瘦時模樣。離亭別後,試問陽關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 塘上四首·其二

    乾隆清代〕鹽官從不曉迎鑾,古樸民風致可觀。卻勝杭嘉多飾禮,綵棚鼓樂滿河乾。
  •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釋印肅宋代〕心地光明淨土圓,一切人見我無言。只拈掃帚東西撥,震動三千及大千。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
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原文_月令七十二候詩·其五十四·蟄蟲鹹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