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德鈞水村隱居圖(事詳本傳)

作者:朱梓瑞 朝代:元代

原文

家住吳淞江水西,短垣矮屋綠陰齊。

朝雲樹濕知山近,暮雨舟平覺岸低。

騎犢看書閒自適,得魚沽酒醉相攜。

從游尚記髫年日,白首芹邊感舊題。

詩詞問答

問:《題錢德鈞水村隱居圖(事詳本傳)》的作者是誰?答:朱梓瑞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齊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2. 事詳本傳

參考注釋

水西

(1).泛指水的西邊。 唐 劉長卿 《寄靈一山人初還雲門》詩:“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唐 趙嘏 《汾上宴別》詩:“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

(2).古寺名。 唐 時勝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宮水西寺 。 唐 李白 《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國府 涇縣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臨 涇溪 。舊建 寶勝 、 崇慶 、 白雲 三寺…… 寶勝寺 即 水西寺 , 白雲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慶寺 即 天宮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題涇縣水西寺》詩:“ 長安 若問 江 南事,説道風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葉如萱艸,花黃,夏開。”

矮屋

低小之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依冰山》:“大丈夫有凌霄蓋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頭不得。” 宋 楊萬里 《午熱登多稼亭》詩:“矮屋炎天不可居,高亭爽氣亦元無。”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許地山 《空山靈雨·愛底痛苦》:“暮雨要來,帶著愁容的雲片,急急飛避。”

覺岸

佛教語。由迷惘而到覺悟的境界。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與君永歸三寳,指覺岸以同登。”《花月痕》第三二回:“萬頃情波,都成覺岸。” 清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前所著之《資政新篇》、《英傑歸真》一切寳制諸書,固已刊刷頒行。足登斯世於覺岸,不致終陷於沉淪矣。”

看書

讀書

自適

自我舒適

沽酒

(1).從市上買來的酒;買酒。《論語·鄉黨》:“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牆根菊花好沽酒,錢帛縱空衣可準。”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余﹞夜至 江陰 江 口,春寒徹骨,沽酒禦寒,囊為之罄。” 續範亭 《一九四二年春養疴延安交際處茅屋聞晉西北敵人殘酷掃蕩有感》詩:“城南有茅屋,結構在西坡。沽酒臨北市,汲水下東河。”

(2).賣酒。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後,則有屠沽,沽酒市脯魚鹽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詩:“紅袖織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滸傳》第十五回:“籬外高懸沽酒旆,柳蔭閒纜釣魚船。”

相攜

亦作“相擕”。互相攙扶;相伴。《東觀漢記·鄧禹傳》:“ 禹 乘勝獨克,而師行有紀,皆望風相攜以迎,降者日以千數,眾號百萬。” 宋 蘇軾 《甘露寺》詩:“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採蕋的游蜂,兩兩相攜;弄巧的黃鸝,雙雙作對。”《儒林外史》第八回:“當下會了帳,兩人相攜著下了船坐下。”

見“ 相攜 ”。

從游

亦作“ 從游 ”。1.隨從出遊。《論語·顏淵》:“ 樊遲 從游於 舞雩 之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路 喜從游,遇 長沮 、 桀溺 、 荷蓧丈人 。”

(2).與之相游處。謂交往。《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酈生 見謂之曰:‘吾聞 沛公 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游。’”《後漢書·爰延傳》:“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二:“余嘗登門,出近作《贈別》長短句以示公……公賞誦久之。是後,從游頗密。”

(3).隨從求學。 明 徐愛 《<傳習錄>卷上‘按語’》:“從游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故 愛 備録平時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而證之,庶無負先生之教雲。”

見“ 從游 ”。

髫年

童年,幼年

白首

(1).猶白髮。表示年老。《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 范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元 錢應庚 《春草碧·次韻酬復孺》詞:“西園長記前游,乘興重來看蘭藥。白首友於情,同憂樂。”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青春易邁,白首無成。獨坐無聊,老懷難遣。” 清 吳敬梓 《移家賦》:“羨白首之詞臣,久赤墀之記注。”

(2).謂男女相愛誓願白頭偕老。 宋 陳師道 《送內》詩:“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詩:“深言匪曲衷,白首為所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十:“純潔的初戀,信託的心,白首的約,不辭的別。”

感舊

懷念故舊。《三國志·魏志·荀彧傳》:“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晉書·華廙傳》:“帝後又登 陵雲臺 ,望見 廙 苜蓿園,阡陌甚整,依然感舊。”

詩詞推薦

題錢德鈞水村隱居圖(事詳本傳)原文_題錢德鈞水村隱居圖(事詳本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