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杪臥疾寄愚山辛齋耦長原文
閉關當歲晏,窮巷少來車。
免豈相如病,交宜叔夜書。
松聲含淅瀝,雪色照清虛。
獨愛文殊好,時時近起予。
詩詞問答
問:冬杪臥疾寄愚山辛齋耦長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冬杪臥疾寄愚山辛齋耦長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冬杪臥疾寄愚山辛齋耦長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八
參考注釋
閉關
(1) 封閉關口,比喻不與外界交往
閉關鎖國
(2) 佛教中指僧人獨居,一個人專心修煉佛法,與外界隔絕,滿一定期限後再外出
當歲
本年;同一年。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梧桐﹞生後……當歲即高一丈。”
窮巷
(1).冷僻簡陋的小巷。《墨子·號令》:“吏行其部,至里門,正與開門內吏,與行父老之守及窮巷幽間無人之處。”《史記·陳丞相世家》:“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 唐 王維 《渭川田家》詩:“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清 方苞 《書<烈婦東鄂氏事略>後》:“窮巷篳門,艱貞苦恨而湮滅無聞者,更不知其幾矣。”
(2).猶窮鄉。《商君書·更法》:“窮巷多怪,曲學多辯。”《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陳涉 ﹞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
少來
猶向來。《宋書·謝莊傳》:“實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來無意於人間,豈尚有心於崇達邪?”《南史·沉懷文傳》:“吾少來如此,豈可一朝而變,非欲異物,性之所不能耳。”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叔夜
周 代“八士”之一。相傳為掌管山澤的官員。參見“ 叔夏 ”。
松聲
松濤聲。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俯視崝嶸,窐寥窈冥,不見其底,虛聞松聲。” 宋 王安石 《欹眠》詩:“松聲悲永夜,荷氣馥初涼。”《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墻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淅瀝
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雨聲、落葉聲等
雪色
(1).雪的顏色。 南朝 陳 徐陵 《春情》詩:“風光今旦動,雪色故年殘。”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極望一片雪色,浩無邊際。”
(2).指白色。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有一僧,每日在 黼 宅溝中流出雪色飯顆,漉出洗浄曬乾。”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滿目雪色長林,欣欣然迎我這萬里羈客。”
(3).雪將下時的景象。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冷清清漫天的雪色,鎮著死神似的沉寂。”
清虛
(1).清淨虛無。《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且清虛以守神兮,豈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傳》:“﹝ 王固 ﹞清虛寡慾,居喪以孝聞。”
(2).清潔虛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神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
(3).太空;天空。 晉 葛洪 《抱朴子·勗學》:“令抱翼之鳳,奮翮於清虛;項領之駿,聘跡於千里。” 唐 杜甫 《聽楊氏歌》詩:“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里。”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若使清虛無障礙,天孫不合阻銀河。”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離騷》:“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
(4).指月宮。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七色花虯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5).指風露。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時時
常常。《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 雖家居, 景帝 時時使人問籌策。” 唐 李鹹用 《題劉處士居》詩:“溪鳥時時窺戶牖,山雲往往宿庭除。”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時時還有一點兩點潮濕的漁火浮動在水面上。”
起予
(1).《論語·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發明我意,可與共言《詩》。”後因用為啟發自己之意。 唐 韓愈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詩:“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我時年尚幼,作賦慕 相如 。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 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學書》:“且以區區之見,私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啟發他人。《文選·應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周 征 殷 而年豐, 衛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應,甚於影響,未可以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謹書起予。” 呂向 註:“恐其不致至誠,不知善否之應,故以書起發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