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君不見。無心之大慧。

廓廓落落無邊際。無礙虛融離有無。

微妙疏通含一切。一切疏通忘彼此。

如如平等論非是。非是是是號空空。

空空亦空乃法爾。法爾空空無他自。

慧眼明照恆不二。不二無知無不知。

無知不知稱大智。大智非明非不明。

不明非明無明明。無明之照不照照。

不照之照乃無生。行路難。

行路難。無心甚清泰。

涅盤生死不關懷。蕩蕩如空無掛礙。

詩詞問答

問:《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四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廓廓

(1).安定貌。《新唐書·李密傳》:“眾附兵彊,然後東向,指撝豪傑,天下廓廓無事矣。” 宋 洪邁 《容齋三筆·邳彤酈商》:“然則是時 漢 室之危,幾於不保, 酈商 笑談間,廓廓無事。其功豈不大哉?”

(2).遼闊貌。 清 趙翼 《大雪戲作》詩:“蒼天高高地廓廓,誰能力使兩相拍?” 嚴復 《原強》:“然則神州九萬里地,四十京之民,此廓廓者,徒土荒耳,是蚩蚩者,徒人滿耳!”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無邊

沒有邊際

無邊界框

無礙

(1).沒有阻礙;沒有妨礙。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無瞻顧地釘住說:‘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還是請你直說罷!’”

(2).佛教語。謂通達自在,沒有障礙。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我有無礙,共向圓常。” 宋 朱松 《書永和寺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虛融

沖虛融和。《隋書·高祖紀下》:“佛法深妙,道教虛融,鹹降大慈,濟度羣品。” 宋 蘇轍 《書<傳燈錄>後》序:“若人於一切處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微妙

(1) 深奧玄妙

微妙的處境

(2)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細心體會才能覺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問題

(3) 必須細心掌握,否則隨時都可能出差錯的

微妙的樂趣

疏通

(1) 清除阻塞,使水流或交通暢通

疏通田間的排水溝

(2) 調解雙方的爭執;消除相互隔閡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彼此

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鑑》

如如

(1).佛教語。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如,理的異名。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三:“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壇經·行由品》:“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

(2).佛教語。指永恆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讀禪經》詩:“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語。引申為永存,常在。 唐 賈島 《寄無得頭陀》詩:“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西遊記》第九九回:“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4).恭順儒雅貌。 元 劉致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法則有準使民服,期於無刑佐皇圖。説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 明 陳所聞 《雙調玉抱肚·懷李如真》曲:“如如風範,幸龍門當年得攀。” 清 惲敬 《答方九江》:“前過 九江 ,留數日,視署舍如山居,僚屬循循如如,文學掌故,甚善甚善。”

(5).絡繹不絕。《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清 郝懿行 義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詞詞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癢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兒里骨轆轆地雷鳴,眼懸懸地專盼著人來請。”

平等

(1)

(2) 在程度、價值、質量、性質、能力或狀況上與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權方面與他人等同的

所有的人生來是平等的

(4) 平常;一般

她不肯嫁個平等丈夫。——清· 李漁《意中緣》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空空

(1) 空無所有

空空的食品間

(2) 白白地;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卻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郭沫若《瓶》

空無

(1).佛教語。謂一切事物從因緣生,唯心所造,了無自性。《維摩經·菩薩行品》:“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2).指虛無之境。 晉 陶潛 《歸園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慧眼

(1) 佛教用語。為五眼之一。指上乘的智慧之眼,能夠看到過去和未來

(2) 今泛指銳敏的眼力

明照

明察;詳察。《禮記·經解》:“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少。”《韓非子·奸劫弒臣》:“故身在深宮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內,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然處卦之初,道未章著,上雖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進,寬裕以待其時也。”

不二

(1)

沒有兩樣,一致和相同的

君令不二

(2)

專一,不變心

對革命堅貞不二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大智

(1) 大智慧

(2) 有智慧的人

非不

非常;極其。《敦煌變文集·唐太宗入冥記變文》:“□□將書來苦囑,非不慇懃。” 蔣禮鴻 通釋:“‘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極其殷勤。”

不明

(1)

沒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2)

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明明

(1) 顯然如此,確實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還用爭?

(2) 清楚,顯然

工業落後的問題,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無明

(1).目不見。《楚辭·九章·懷沙》:“ 離婁 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2).梵語的意譯。謂痴愚無智慧。 晉 王該 《日燭》:“拱己內治,總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盡。寄耳無明,寓目莫準。”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幾番塵世,識神一點不差移,只為那無明起妄,宿業成迷。”

(3).指無明火。《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覺頭痛眼熱,四肢無力,遍身不疼不癢,無明頓發熬煎,依然病倒。”《紅樓夢》第二八回:“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參見“ 無明火 ”。

照照

明亮貌。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照照。” 南朝 宋 鮑照 《望水》詩:“苕苕嶺岸高,照照寒州爽。”

不照

(1).不明了。《東觀漢記·明帝紀》:“博觀羣書,以助術學,無所不照。”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語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詩不多’,傳曰:‘不多,多也。’凡若此類,傳義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齊》篇:‘肆戎疾不殄’,不,語詞也。傳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則以‘不’為實字矣。”

(2).方言。要不是。 孫芋 《婦女代表》:“唉!不照會寫會看了,她哪來的這么大的膽子?”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無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鹹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 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輓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 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 長安 。”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為行路。——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清泰

清靜平安。 漢 應瑒 《文質論》:“承清泰,御平業。”《晉書·苻堅載記下》:“今聖德格於皇天,威靈被於八表,弘代已熙,六合清泰。” 前蜀 杜光庭 《賀嗣位表》:“即使車書混同,夷夏清泰,九土有歸山之馬,四溟無橫海之鯨。”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值皇風之清泰兮,行踽踽其猶晏。”

涅盤

亦作“湼槃”。 1.佛教語。梵語的音譯。舊譯“泥亘”、“泥洹”。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晉 僧肇 《涅槃無名論》:“涅槃之道,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魏書·釋老志》:“湼槃譯雲滅度,或言常樂我浄,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請秀長老疏》:“雖開方便之多門,同趣涅槃之一路。”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佛湼槃時,受我最後法供。”

(2).作為死亡的美稱。 徐遲 《火中的鳳凰》七:“這是一隻火中的鳳凰,一隻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里新生。”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關的問題

(2) 預言命運的

他認為什麼時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關懷

關心他人

不治產業,居常貧罄,無有半約,未嘗關懷。——《宋書·孔覬傳》

從這件小事上,我們看到的是周總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貴品質,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一件珍貴的襯衫》

蕩蕩

浩大貌;空曠貌。《韓詩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漢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捕景,終不可得。” 顏師古 註:“盪盪,空曠之貌也。”

(1).廣大貌;博大貌。《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論語·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朱熹 集註:“蕩蕩,廣遠之稱也。”《漢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顏師古 註:“蕩蕩,廣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賦得海上雲送良上人歸徑山》:“蕩蕩無邊涯,悠悠何所之?”

(2).心胸寬廣貌。《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

(3).水奔突涌流貌。《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 呂延濟 註:“蕩蕩,流貌。”《晉書·孫綽傳》:“中夏蕩蕩,一時橫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4).恣縱貌;無所約束貌。《詩·大雅·盪》:“蕩蕩上帝,下民之辟。”《吳子·料敵》:“敵人之來,蕩蕩無慮。旗旌煩亂,人馬數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君不名教,臣不名謀,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國中蕩蕩,無有政令。” 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

(5).飄蕩貎;吹拂貌。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乙編卷六:“今枯骨朽腐……化為朽壤,蕩蕩游塵,豈能與生者相感,以致禍福乎?”《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蕩蕩,翠飄紅,忽南北,忽西東。”《白雪遺音·起字呀呀喲·逛花園》:“和風蕩蕩春日暖,碧桃枝頭鳥聲喧。”

(6).空無所有貌。《東觀漢記·馬援傳》:“譬如嬰兒頭多蟣蝨,而剃之蕩蕩,蟣蝨無所復依。”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三》:“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繫風捕影不可得。”

(7).光亮明淨貌。《史記·滑稽列傳》:“漆城雖於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 宋 蘇軾 《廬山二勝·開先潄玉亭》詩:“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 清 龔自珍 《天琴頌》:“ 重華 在堂, 周公 在下,蕩蕩有日月而無風雨。”

掛礙

牽掛;惦念

心中甚掛礙妻兒

詩詞推薦

  • 三韻雜詠七首

    李若川宋代〕一氣有清濁,二儀成覆載。魚鳥各飛潛,草木異榮敗。不齊乃至齊,造化所以大。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趙孟頫雙松平遠圖

    乾隆清代〕盤拿古乾秋雲表,寒空極目霜天曉。磊砢白石護其根,棘枝間出 * 爪。童童插㙷相扶持,下臨仄澗碧環繞。會心
  • 和劉建昌都下立春

    姜特立宋代〕岧嶢天闕五雲飛,日上觚稜曉影移。合殿侍臣頒彩樹,誰家縴手送青絲。寒禁粉蕊香猶淺,暖入陳根綠尚遲。從此
  • 自嘲白須三首基

    楊萬里宋代〕強惜數莖須,惟愁白卻渠。朝來都白盡,愁惜兩何如。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人人有一坐具地,占斷猶來自祖翁。四界打量量不盡,及時耕種待秋風。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宵

    劉兼唐代〕春雲春日共朦朧,滿院梨花半夜風。宿酒未醒珠箔卷,艷歌初闋玉樓空。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蘇秦道不同。再取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真宗奉聖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

    真宗宋代〕巍巍真宇,奕詼殊庭。規模太紫,炳煥丹青。元命祗答,大獻是經。多平有踐,丕應無形。肆設金石,聲聞杳冥。
  • 朝拜元陵

    包佶唐代〕宮前石馬對中峰,雲里金鋪閉幾重。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煙波即事

    陸游宋代〕歸老何須乞鏡湖,秋來日日飽蓴鱸。正令霖雨稱賢佐,未及煙波號釣徒。
  • 辛苦行

    李新宋代〕君采北山薪,妾捕西豀魚。登山莫避險,入山深何虞。君行妾亦行,辛苦同朝晡。相樂成家室,此義千載孤。
  • 宿長清縣行館志意

    乾隆清代〕吉行路不遙,逐頓行館置。無過一宿去,搆築嫌多費。昔尚緣頤慈,今更無其事。撫景益增愴,自訟吟五字。吟餘
  • 對月二首·其二

    乾隆清代〕初春夜景似深秋,恰有蟾光窗紙流。憶得去年山海外,清吟瀹茗雪香浮。
  • 當路索近草賦此答之

    王邦畿明代〕鶯啼燕語一時新,楊柳閒庭懶記春。貧賤姓名猶自厭,那堪吟詠更呈人。
  • 遇旅鶴

    孫昌胤唐代〕靈鶴產絕境,昂昂無與儔。群飛滄海曙,一叫雲山秋。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中州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錢江陰輓詞

    樓鑰宋代〕庾嶺梅花暖,賢侯惠愛深。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九轉竟難遇,二毛何遽侵。傷哉東逝水,無復大江陰。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春行

    洪咨夔宋代〕花信雨擔閣,睡魔茶破除,朗吟搖矮屋,徐步逸輕車。鳥語向人密,交情隨事疏。紛紛何足問,天地一蘧廬。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陶九日閒居

    蘇泂宋代〕斯人鮮常在,奄忽便一生。茲辰俄重九,令節誰所名。把菊見南山,吟詩憶淵明。素琴不具弦,大雅留遺聲。伯始
  • 【雙調】一綻銀

    佚名元代〕昨日東周今日秦,舊冢新墳。轉首三年一閏,抱官囚痴人。  座上花枝袖裡金,朋盍簪。不醉青春圖甚?再難來
  • 秋詞

    陸游宋代〕八月暑退涼風生,家家場中打稻聲。穗多粒飽三倍熟,車軸壓折人肩赬。常年縣符鬧如雨,道上即今無吏行。鄉閭
  • 翠雲岩·其一

    乾隆清代〕□□菁蔥總不分,是岩氣抑是雲雰。嗣宗迷目艱青白,一翠連天迥莫群。
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原文_行路難·無心律·存十二首·其十二·第十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