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

作者:釋清遠 朝代:宋代

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原文

趙州不見南泉,山僧不識五祖。

甜瓜徹蒂自甜,苦瓠連根自苦。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清遠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清遠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麌韻

2. 五祖忌辰

參考注釋

趙州

指 唐 代高僧 從諗 。 南泉 普願禪師 弟子。因其住持於 趙州 (今 河北省 趙縣 ) 觀音院 ,傳揚佛教,不遺餘力,時謂“趙州門風”。世稱“趙州和尚”。簡稱“趙州”。《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 趙州 自外歸,師舉前語示之, 趙州 乃脫履安頭上而出。”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複次韻述懷》:“神仙懶學古 浮丘 ,祖意慵參老 趙州 。” 清 錢謙益 《石林長老七十序》:“ 趙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腳。則七十已後,正其整理腰包,辦草鞋錢之日也。”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五祖

佛教禪宗指“東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禪師。 弘忍 俗姓 周 ,七歲出家,改用《金剛經》傳法,開“東山法門”。下傳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贊寧 《宋高僧傳·神秀傳論》:“昔者 達磨 沒而微言絶 五祖 喪而大義乖。” 劉師培 《文說》:“因一己之私心,作萬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傳燈, 靈素 受籙,師承所在,罔敢或遺,可謂文章之桎梏矣。”

甜瓜

一種軟肉質而味甜的通常當水果食用的瓠果

苦瓠

即苦匏。《本草綱目·菜三·苦瓠》﹝集解﹞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醫別錄》:“苦瓠生 晉 地。 保昇 曰:‘瓠即匏也,有甘苦二種,甘者大,苦者小。’”參見“ 苦匏 ”。

連根

(1).植物的根連著根。 南朝 梁 王氏 《連理詩》:“墓前一株柏,連根復並枝。”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縱橫公占地,羅列暗連根。”

(2).比喻兄弟姐妹關係。 清 蒲松齡 《群卉揭乳香札子》:“兒女引蔓,仰待雷霆;姊妹連根,苟延旦夕。”

(3).比喻徹底、全部。 劉亞舟 《凍土》上部第七章:“我真要貸款,真要開人參園子,真要連根拔掉咱家的窮字,真要富起來。” 張斌 等《兩個隊長》:“我嫂子說:‘大炮轟都不行,要連根炸掉哩!’我哥哥嘿嘿一笑:‘今天炸得徹底!’”

自苦

自尋苦惱;自尋痛苦

應以身體為重,不要太自苦了

詩詞推薦

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原文_偈頌一一二首·其六十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