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山原文
塞山紛合沓,遠近望中分。
有樹都張錦,無峰不范雲。
馬前橫黛影,空際疊螺紋。
孫綽天台賦,那如大塊文。
詩詞問答
問:塞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塞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塞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三
參考注釋
合沓
(1).重迭;攢聚。 漢 賈誼 《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詩:“巒隴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宋 司馬光 《海仙歌》:“東方曈曨景氣清,慶雲合沓吐赤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約三十餘里,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
(2).紛至沓來。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差池分組冕,合沓起蒿萊。”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蔣琛》:“波間車馬音猶合沓,頃之無所見。” 元 周昂 《晨起》詩:“鼓聲隨曉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選·王褒<洞簫賦>》:“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李善 註:“合遝,盛多貌。” 唐 方乾 《題懸溜岩隱居者》詩:“蒲葵細織團圓扇,薤葉平鋪合遝花。”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城北錄》:“凍雲合遝,波浪激衡。”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中分
(1).均分。《莊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 魯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乃與 漢 約,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詩:“宮城煙月饒全占,關塞風光請中分。”
(2).從中間分開。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 顧炎武 《羌胡引》:“是以禍成於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策立於馬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2).戲曲術語。同“ 馬後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雲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後台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後’,他能在台上多繃一會。”
空際
天空
空際滿是灰色的塵埃
螺紋
(1) 手指上或腳趾上的紋理
(2) 機件上製成的螺旋線形的凸棱
天台
(1).謂尚書台、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 註:“天臺,謂尚書省。”參見“ 三臺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 明 鄭仲夔 《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台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台 路遠。”詳“ 天台山 ”。
大塊
(1).大自然;大地。《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成玄英 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洪鈞陶萬類,大塊稟羣生。” 李善 註:“大塊,謂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大塊無言是我師,陸離生動孰逾之。”
(2).猶大片。 毛 * 《中國革命和中國 * 》第一章第三節:“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後, 日本 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更使已經變成半殖民地的 中國 的一大塊土地淪為 日本 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