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府學遂謁文翁堂

作者:喻汝礪 朝代:宋代

過府學遂謁文翁堂原文

綠荻負幽隱,高槐泛輕涼。

各誇一時好,披風互低昂。

詎知五月中,微陰忽催黃。

我行魯侯宮,獨謁文翁堂。

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

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

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長。

靡頹能幾時,蕭條翳墟荒。

富貴豈不好,千載同一場。

三嘆過泮宮,撫已涕自滂。

詩詞問答

問:過府學遂謁文翁堂的作者是誰?答:喻汝礪
問:過府學遂謁文翁堂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陽韻

2. 《成都文類》作?,《全蜀藝文志》卷一○作颸

參考注釋

幽隱

(1).隱晦;隱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 漢 蔡邕 《述行賦》:“想 宓妃 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 葉聖陶 《一個青年》:“這一回必須吐出細微幽隱的心情,如實表達,不稍移易。”

(2).指隱蔽之處。《韓非子·六反》:“夫陳輕貨於幽隱,雖 曾 史 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

(3).隱居;潛藏。 漢 嚴忌 《哀時命》:“寧幽隱以遠禍兮,孰侵辱之可為。”《禮記·表記》“君子隱而顯” 唐 孔穎達 疏:“君子身雖幽隱,而道德潛通,聲名顯著,故云隱而顯也。”

(4).指隱居未仕的人。《後漢書·郎顗傳》:“改元更始,招求幽隱,舉方正,徵有道,博採異謀,開不諱之路。”《明史·于謙傳》:“且 亨 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

輕涼

輕鬆涼爽。 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 昭王 常懷此珠,當隆暑之月,體自輕涼,號曰‘銷暑招涼之珠’也。”

時好

世俗的愛好。《漢書·貨殖傳》:“士設反道之行,追時好而取世資。”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然時非其時,人非其人,上意所向,從風而靡,士大夫欲追逐時好,從非其學,亦將矯入此門。”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國年畫發展概貌》:“主要是畫時裝美女,色彩鮮艷,極投時好。”

披風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鬆外衣。亦稱“斗篷”

低昂

起伏;時高時低

這條道路低昂不平,極不適於開車

良時無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雜詩》

月中

每月的中間幾天

微陰

(1).謂陰氣初生。《後漢書·和帝紀》:“有司奏,以為夏至則微陰起,靡草死,可以決小事。” 李賢 註:“五月一陰爻生,可以言微陰。”《後漢書·魯恭傳》:“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陰。” 李賢 註:“五月陰氣始生,故曰微陰。”

(2).稀薄的陰雲;輕微的陰涼。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宋 秦觀 《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詩:“涼飈動爽籟,薄雨生微陰。” 謝無量 《西湖旅興寄懷伯兄五十韻》:“僻徑纏藤蔓,微陰度澗瀍。”

我行

猶言我這裡。《水滸傳》第十四回:“ 雷橫 又駡道:‘賊頭賊臉賊骨頭,必然要連累 晁蓋 !你這等賊心賊肝,我行須使不得。’”

文翁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後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隸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

在斯

在這裡。《論語·衛靈公》:“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後漢書·文苑傳上·崔琦》:“履道者固,杖埶者危。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銀台。——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腐臭

腐爛並有臭味

漚肥坑裡冒出腐臭的氣味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久長

長久

豈非計久長。——《戰國策·趙策》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蕭條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一場

表數量。猶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櫻桃花因招飲客》詩:“誰能聞此來相勸?共泥春風醉一場。”《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若是押發人是個學舌的,就有一場是非出來。”《紅樓夢》第三二回:“別是想起什麼來,生了氣,叫他出去教訓一場罷?”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憐,偷偷買點錢紙給他燒,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場。”

(1).指一次科場考試。 唐 白居易 《選人入試繼燭判對》:“將期百鍊之後,思苦彌精;何意一場之中,心勞愈拙。”《金史·選舉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場放二狀元,非是。’”

(2).表數量。指某些活動的一個場次。如:一場電影;一場球賽。

(3).戲劇中的一個段落亦稱一場。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出讚嘆之聲,予以應和。《文選·陸機<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李善 註:“唱,發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

泮宮

古時的學校名稱

詩詞推薦

過府學遂謁文翁堂原文_過府學遂謁文翁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