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

望雨關心切,雨沾承慶應。

水華依節發,鳳舸迓時乘。

金戺全蠲暑,玉壺都是冰。

八旬開寶帙,三壽作嘉朋。

蓮子增遐算,藕絲綿瑞繩。

曾元常侍喜,更看弄雲仍。

詩詞問答

問: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八

2. 是日繪扇恭為祝獻作蟠桃三顆

參考注釋

關心

(1) 留意,注意

他的身體漸漸不好了。他仍然關心氣候的變化。——《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

(2) 關懷,掛念

關心民眾生活

媽媽最關心我的身體

水華

見“ 水花 ”。

鳳舸

雕繪華美的大船。 前蜀 毛文錫 《柳含煙》詞:“夾岸緑陰千里,龍舟鳳舸木蘭香,錦帆張。”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幸瓊林苑》:“柳鎖虹橋,花縈鳳舸。”

時乘

(1).《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 王弼 註:“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乘變化而御大器。”後因以“時乘”指帝王即位。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二:“於皇克聖,時乘御辯。” 宋 蘇轍 《汝州謝上表》:“頃值時乘之始,偶同匯進之餘。”

(2).指龍。 宋 范仲淹 《老子猶龍賦》:“謂此真宗之德,若彼時乘之性。”

金戺

階旁金黃色的斜石。 漢 張衡 《西京賦》:“金戺玉階,彤庭煇煇。”

玉壺

(1) 玉制的壺

(2) 計時器,即宮漏

一片冰心在玉壺。——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三壽

(1).猶三老。《詩·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毛 傳:“壽,考也。” 馬瑞辰 通釋:“據下言如岡如陵,是祝其壽考,則壽從傳訓考為是。考猶老也,三壽,猶三老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恭,送迎拜乎三壽。” 薛綜 註:“三壽,三老也。言天子尊而養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來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奉三壽以勗天下之孝,設三乏以勸諸侯之風。”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唐 孔穎達 疏。後泛指高壽。 唐 張說 《崔訥妻劉氏墓誌》:“嗚呼!天道輔仁,人道與順,眷茲大德,不遐三壽,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輓詞》:“閲世彌三壽,還鄉忽九原。”

嘉朋

良朋。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於是乎翠蓋飄搖,文鷁委蛇,嘉朋遠至,冠佩追隨。”

蓮子

蓮的乳白色子實,扁橢圓表,具滋補營養作用

遐算

亦作“ 遐筭 ”。1.深謀遠慮;高明之謀略。 唐高祖 《曲赦涼甘等九州詔》:“馭以遐算,且事招懷。”

(2).高齡;高壽。 宋 蘇軾 《趙倅成伯母生日致語口號》:“昔年占夢,適當重九之佳辰;今日獻香,願祝大千之遐算。” 宋 鄒浩 《謁女貞何氏祠》詩:“門牆旦暮祝遐筭,長守富貴無與儔。” 元 鍾嗣成 《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四福·壽》曲:“但願長生人不老,更祈遐算壽千年。”

絲綿

一種像棉花的絮的衣、被用材料,是用繭表面的亂絲加工而成

常侍

官名。皇帝的侍從近臣。 秦 漢 有中常侍, 魏 晉 以來有散騎常侍, 隋 唐 內侍省有內常侍,均簡稱常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貲為郎,事 孝景帝 ,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 濟南 ,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

雲仍

亦作“ 雲礽 ”。1.遠孫。《爾雅·釋親》:“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 郭璞 註:“言輕遠如浮雲。” 宋 范成大 《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我家 鴟夷子 ,竹帛照 吳 越 。雲仍無肖似,頫首媿前哲。” 明 李東陽 《贈闕里孔以昌》詩:“已向雲仍占聖澤,還從伯仲識風標。”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九:“端門受命有雲礽,一脈微言我敬承。” 劉逸生 註:“雲礽,遙遠的孫輩。”

(2).比喻後繼者。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一:“ 顧 ( 顧炎武 )出於 程 ( 程顥 、 程頤 )、 朱 ( 朱熹 ), 程 朱 則 荀 ( 荀卿 )學之雲礽也。”

(3).沿襲;因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引》:“譌謬雲仍,詖淫展轉,稱名日戾,取義日淆。”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考其命筆,取便直言,文情弗宣,率爾易盡,枝葉於《書》而非雲礽於《詩》也。”

詩詞推薦

  • 太師杜公輓詞五首

    梅堯臣宋代〕既老仍開國,因歸得賜金。念懷知主意,堅介見臣心。筆札尚存紙,性情猶托吟。向來門下客,東首淚盈襟。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梧州王使君

    張籍唐代〕楚江亭上秋風起,看發蒼梧太守船。千里同行從此別,相逢又隔幾多年。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高端禮竹屋

    劉克莊宋代〕植物惟竹尤清剛,高君占斷作屋場。首陽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載侵了強。七賢六逸接踵起,紛紜聚訟如諸牆。士師
  • 韻琴軒

    乾隆清代〕致遠齋之側,文軒裔水濆。明揚常退憩,清聽每閒聞。搏躍激行可,春溫秋亮分。欲咨牙曠輩,攫醳指勞勤。
  • 張宗蒼草堂趺坐圖

    乾隆清代〕去情端貴以神傳,茅屋高人坐習禪。搜尋煙圖每題句,笑予昔日失當前。
  • 舟中枕上

    顧逢宋代〕官塘來往纖紛紛,月入疏篷漏碎紋。數盡寒更天未曉,兩三聲雁枕邊聞。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上封

    戴復古宋代〕樓台逼霄漢,窗戶納雲霓。回顧千岩路,如登萬仞梯。泉從山頂出,雪壓樹頭低。高絕無人境,非僧不可棲。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初秋夜賦

    陸游宋代〕北斗垂欲盡,明河淡不流。低回半枕夢,蕭瑟一窗秋。老益尊儒術,閒仍為國憂。孰雲生死大,卻已付悠悠。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偶摹樂毅論因成·其二

    乾隆清代〕去國何曾為潔名,夷吾事業伯夷清。太初果識前賢意,豈必區區論二城。
  • 登峴首阻雨四首

    張載宋代〕江浮雲影抱層欄,雲外青山一水間。盡日倚闌看不足,仗藜欲去更迴環。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釋法薰宋代〕今朝端午節,鍾山強饒舌。家無白澤之圖,妖怪自然消滅。滅,滅,夜行一任貪明月。
  • 西江月

    毛滂宋代〕雨後袷衣初冷,霜前細菊渾斑。觚稜清月繡團環。萬里長安秋晚。槽下內家玉滴,盤中江國金丸。春容著面作微殷
  • 臨川投贈

    黃彥平宋代〕主計懷蕭相,臨氏起次公。履聲元自識,環賜固宜蒙。便覺長安近,寧論茂苑雄。別計無好語。虛忝薦賢中。
  • 送顥法師往太原講兼呈李司徒

    無可唐代〕近臘辭精舍,并州謁尚公。路長山忽盡,塞廣雪無窮。講席開晴壘,禪衣涉遠風。聞經諸弟子,應滿此門中。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養源齋

    乾隆清代〕萬事由人理,辟湖養水源。因之事搆築,詎祇閱潺湲。邇歲資濟運,清晨偶託言。有言多抱愧,望雨正心煩。
  • 萬年歡

    佚名宋代〕日暖霜融,畫戟門開,錦筵欲振梁塵。正是慈闈熙熙,慶誕佳辰。象服魚軒粲爛,喜高年、福祿長新。承顏處,朱
  • 題李愬畫像

    惠洪宋代〕淮陰北面師廣武,其氣豈只吞項羽。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羊公德行化悍夫,臥鼓不戰良驕吳。公方
  • 望江南

    張繼先宋代〕西源好,還向觀庭西。扌棄晚菊明方丈外,傍寒梅放六花飛。三鶴會同時。清淨宇,處一貴無為。戴月夜中仍是別
  • 詩一首

    張氏唐代〕羅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燒盡二更時。不知簾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幾枝。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虎川

    史堯弼宋代〕暴虎鬚袒裼,馮河必褰裳。想公川上嘆,誰與共行藏。
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原文_恭奉皇太后觀荷即景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