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原文
孤雲自舒捲,萬類各生成。
邁世有貧士,長年無俗情。
林塘初雨過,山鳥不時鳴。
為問滄浪客,何須歌濯纓。
詩詞問答
問:閒居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閒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閒居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元肇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孤雲
(1).單獨飄浮的雲片。 唐 李白 《獨坐敬亭山》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唐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二:“勌客登臨無限思,孤雲落日是 長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尋親記·相逢》:“思親回首望孤雲,回首望孤雲。”
(2).比喻貧寒或客居的人。《文選·陶潛<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李善 註:“孤雲,喻貧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詩:“今日江南行,孤雲無繫程。”
舒捲
(1).舒展和捲縮。 漢 劉勝 《文木賦》:“裁為用器,曲直舒捲。” 南朝 齊 王融 《巫山高》詩:“煙霞乍舒捲,猿鳥時斷續。” 宋 陸游 《居室記》:“東西北皆為窗,窗皆設簾障,視晦明寒燠為舒捲啟閉之節。” 清 吳偉業 《贈松郡副守涪陵陳三石》詩:“湖天搖落雲舒捲, 巫山 蕭森路折盤。”
(2).指人事的進退、出處。舒謂伸展其志,卷謂其志不伸而退藏。 晉 潘岳 《西征賦》:“ 孔 隨時以行藏, 蘧 與國而舒捲。” 宋 曾鞏 《 * 山送南城尉羅君》詩:“丈夫舒捲要宏達,世路俯仰多拘牽。” 明 高啟 《甪里村》詩:“始潛避 秦 君,終出安 漢 嗣。世羅焉能覊,舒捲聊自肆。”
萬類
萬物(多指有生命的)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 * 《沁園春·長沙》
生成
(1) 產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經歷漫長的歲月
(2) 生來就如此
他生成討人喜歡
(3) 撫養
父母生成大恩
邁世
超越世俗。《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 巴 漢 ,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下》:“ 王平子 邁世有儁才,少所推服,每聞 衛玠 言,輒嘆息絶倒。”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惜別》:“邁世人豪,衝霄氣節,專指望茲行建功立業。” 清 褚人穫 《堅瓠秘集·來虞子》:“學士 虞世南 文學邁世,而其子 昶 不能纂其業。”
貧士
亦作“ 貧仕 ”。窮士;窮儒生。《管子·問》:“貧士之受責於大夫者幾何人?” 晉 陸雲 《寒蟬賦》:“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悲聲,貧士含傷。”《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既蒙駙馬,與高品知聞,書題往來,已相邀會。” 唐 皮日休 《蚊子》詩:“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 清 袁枚 《戲仿<易林>》詩之二:“貧士遇珠,奄人遇姝,豈不相愛,徒生嗟吁。”
長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俗情
(1).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 文帝 以位尊減才, 思王 以勢窘益價。” 唐 杜甫 《久客》詩:“羇旅知交態,淹留見俗情。”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歸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雖小説家亦然,要足資考據,備勸懲,砭俗情,助談劇,故雖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廢也。”
(2).塵世的情思,與脫悟的情思相對。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邢舜舉》:“君雖酷好,奈俗情未斷何。”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莫將一切俗情牽,須將一切妄念捐。”
林塘
樹林池塘。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餞庾於陵應詔》詩:“是日青春獻,林塘多秀色。” 唐 駱賓王 《螢火賦》:“林塘改夏,雲物迎秋。”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滿目西風木葉黃,秋來殺氣遍林塘。”
不時
(1)
時時;經常不斷地
煉鋼工人不時察看爐火的顏色
(2)
隨時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宋·蘇軾《後赤壁賦》
滄浪客
浪跡江湖的人。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詩:“卿到朝廷説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清 曹寅 《北行雜詩》之十五:“滿坐滄浪客,從誰借酒兵?”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濯纓
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體絶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秊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