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西子湖
作者:方仁淵 朝代:清代夢遊西子湖原文
耳際流鶯語不停,攜筇挈榼上南屏。
山連葛嶺圍環綠,柳到蘇堤不斷青。
一路樓台征醉客,滿湖風月過西泠。
酣游多被疏鍾誤,衾枕相尋入渺冥。
詩詞問答
問:夢遊西子湖的作者是誰?答:方仁淵
問:夢遊西子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夢遊西子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方仁淵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仁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參考注釋
耳際
耳畔
一想到金牌,《國歌》就在我耳際迴響
流鶯
1、亦作“ 流鸎 ”。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南朝 梁 沉約 《八詠詩·會圃臨東風》:“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詞:“春色初來,徧拆紅芳千萬樹,流鸎粉蝶鬭翻飛。”
明 謝讜 《四喜記·冰壺重會》:“春晝日遲遲,朝罷身無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覺添詩思。”
清 龔自珍 《高陽台》詞:“問春人,知否園亭,啼徧流鶯。”
2、流鶯還有一層隱晦的含意,就是無固定場所在街頭拉客的妓女。不停
一直在做或者運行著某件事情南屏
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為 西湖 勝景之一。 宋 蘇軾 《去杭州十五年復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我識 南屏 金鯽魚,重來拊檻散齋餘。” 元 張翥 《多麗》詞:“正參差,煙凝紫翠,斜陽畫出 南屏 。” 明 無名氏 《溜滴子·西湖》曲:“分明人世中,埋沒洞府。回首 南屏 ,轉覺路迂。” 清 宋琬 《送李方山之溟南幕府》詩:“ 西泠 雨後暮潮長, 南屏 月落曉鐘沉。”
蘇堤
見“ 蘇公堤 ”。
不斷
(1)
保持或繼續,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2)
沒幹擾或阻礙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3)
繼續但時有停頓的
他的不斷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4)
不絕,接連不斷
夏天這裡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
一路
(1) 在整個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領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一路逐隊而行。——《廣東軍務記》
(2) 貫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類
一路貨
(4) 同一方向進行,走同樣路
咱們是一路嗎?
(5) 一起(來、去、走)
我與他一路來的
(6) 一列
成一路縱隊齊步走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醉客
(1).喝醉酒的人。《後漢書·吳祐傳》:“又 安丘 男子 毋丘長 與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 長 殺之而亡。”
(2).指好飲酒的人。《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唐 岑參 《送襄州任別駕》詩:“ 高陽 諸醉客,唯見古時丘。” 宋 陸游 《醉落魄》詞:“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遺烏幘。”
(3).木蓮的謔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木芙蓉為醉客。”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西泠
亦稱“ 西陵橋 ”。亦稱“ 西林橋 ”。橋名。在 杭州 孤山 西北盡頭處,是由 孤山 入北山的必經之路。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西陵橋 ,又名 西林橋 ,又名 西泠 。” 元 陳旅 《題扇面》詩:“一段寒香吹不盡, 西泠 殘月角聲中。” 清 陳維崧 《菩薩蠻·春日憶西湖》詞:“劃波曾到 西泠 去,掠入緑痕難唾處。”
酣游
謂恣意遊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先酣游而後聽斷,數苦役而疎犒賜。”
疏鍾
亦作“踈鐘”。稀疏的鐘聲。 清 陳廷敬 《送少師衛公致政還曲沃》詩:“夢繞細旃聞夜雨,春回 長樂 遠踈鐘。” 清 岑霽 《貫華閣晚眺》詩:“輕飈起長林,踈鐘應嵓谷。”
衾枕
被子和枕頭。泛指臥具。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衾枕昧節候,蹇開暫窺臨。”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幃幙簾榻,煥然奪目,妝奩衾枕,亦皆侈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屢試之,果不痴。大喜,如獲異寶。至晚,還榻故處,更設衾枕以覘之。”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北史·源賀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轍相尋,曾不知戒,內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 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水滸傳》第十九回:“到得那裡,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
渺冥
(1).渺遠。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蒼蒼渺冥,吾一夫區區之誠,安知必能盡達?”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海淀》:“閒身自與煙波愜,一棹還思入渺冥。” 陳三立 《由江入彭蠡次黃魯直宮亭湖韻》:“四迷洲渚浸渺冥,群鷗叢雁紛相迎。”
(2).無憑據而不可信。 劉師培 《文說》第二:“推之 班固 《兩京賦》、 左思 《三都賦》,言雖成理,事或渺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