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四槐丈至原文
才憑尺素慰相思,忽報輶軒已在茲。
握手乍看疑是夢,論心久語卻成悲。
君才豈合長林壑,此意聊將付酒卮。
南北於今多戰伐,即看明主問非螭。
詩詞問答
問:聞四槐丈至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聞四槐丈至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聞四槐丈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尺素
書寫用的一尺長左右的白色生絹,借指小的畫幅,短的書信
函綿邈於尺素。——陸機《文賦》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輶軒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 漢 揚雄 《答劉歆書》:“嘗聞先代輶軒之使,奏籍之書皆藏於 周 秦 之室。”《文選·左思<吳都賦>》:“輶軒蓼擾,彀騎煒煌。” 李周翰 註:“輶軒,輕車也。”《新唐書·陳子昂傳》:“則莫如擇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後以為使,故輶軒未動,而天下翹然待之矣。” 清 姚鼐 《萬年庵次劉石葊韻以呈補山》:“前輩輶軒過,風流憶宛然。” 柳亞子 《<盛湖竹枝詞>題辭》之十二:“乘風問俗周詳甚,應有輶軒異代求。”
(2).古代使臣的代稱。《文選·張協<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李善 注引《風俗通》:“ 秦 周 常以八月輶軒使採異代方言,藏之秘府。”《新唐書·高季輔傳》:“為政之道,期於易從,不恤其匱,而須其廉,正恐巡察歲出,輶軒繼軌,而侵漁不息也。” 章炳麟 《<新方言>序》:“ 錢曉徵 蓋志輶軒之官守者也,知古今方言不相遠,及其作《恆言録》,沾沾獨取史傳為徵,亡由知聲音文字之本柢。”
握手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乍看
初一看
他的來信,乍看是東拉西扯的閒聊,但實質上談的是扎紮實實的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論心
(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
(2).談心,傾心交談。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九:“撫臆論心,有時而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詩:“憶昔論心兩綢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六:“多君媕雅數論心,文字緣同骨肉深。”
長林
(1).高大的樹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涉蘭圃,登重基。背長林,翳華芝。”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南望泣玄渚,北邁涉長林。”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滿目雪色長林,欣欣然迎著我這萬里羈客。”
(2).喻隱逸者的居處。 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詔詩》:“探己謝丹黻,感事懷長林。” 明 高啟 《松隱為愛叔能賦》:“我今身似浮雲閒,正合著在長林間。”參見“ 長林豐草 ”。
酒卮
亦作“ 酒巵 ”。盛酒的器皿。 北周 庾信 《北園新齋成應趙王教》詩:“玉節調笙管,金船代酒巵。”《北史·魏濮陽王順傳》:“以銀酒卮容二升許,懸於百步外,命善射者十餘人共射,中者即以賜之。”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之二:“ 廬山 南墮當書案, 湓水 東來入酒巵。” 郁達夫 《南天酒樓餞別映霞》詩之一:“自剔銀燈照酒卮,旗亭風月惹相思。”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戰伐
征戰;戰爭。《史記·龜策列傳》:“然皆可以戰伐攻擊,推兵求勝。”《三國志·魏志·辛毗傳》:“連年戰伐,而介冑生蟣蝨。” 唐 杜甫 《閣夜》詩:“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元 馬致遠 《漢宮秋》楔子:“四海平安絶士馬,五穀豐登沒戰伐。” 朔望 《英雄碑前的花朵》詩:“當年隨戰伐,何日命干城。”
明主
賢明的君主。《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史記·刺客列傳》:“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著祭酒,因為知道天命有歸,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來投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