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四·修善十一首原文
普勸閻浮世界人,修善莫因循。
切須欽敬自家身。
莫遣受沉淪。
今生果報前生種,慚愧生珍重。
來生更望此生身。
修取後來因。
詩詞問答
問:求因果·其四·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求因果·其四·修善十一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閻浮世
即閻浮提。多泛指人世間。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四折:“俺本是 廣寒宮 冰魂素魄,怎比那閻浮世濁骨凡胎。”《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這 洞賓 一就下山,按落雲頭,來到閻浮世上,尋取有緣得道士。”參見“ 閻浮提 ”。
修善
以善自勉,行善。 魯迅 《吶喊·兔和貓》:“我覺得母親實在太修善,於是不由的就說出模稜的近乎不以為然的答話來。”
因循
(1)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切須
(1).急需。《隋書·刑法志》:“頃年已來,處處之役,唯資徒讁,逐急充配。若科制繁細,義同簡絲,切須之處,終不可得。”
(2).務必。《西遊記》第六回:“你隨菩薩修行這幾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切須在意。”《西遊記》第二八回:“徒弟呀,山路崎嶇,甚是難走,卻又松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仔細!”
欽敬
欽佩敬重
自家
〈方〉∶自己
今生
這輩子;現在的一生
今生快樂,來世更幸福
果報
因果報應,佛教的一種 *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法苑珠林·無三昧經》
前生
佛教中或迷信中指人生的前一輩子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珍重
(1) 重視;愛惜
珍重兩國的團結
(2) 保重身體
臨別時互道珍重
負載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傳》
來生
指人死後再轉生到世上的那一生;下輩子(迷信)
生身
(1) 生育自己的
生身父母
(2) 出生
生身之地
來因
(1).前來的原因。《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 王老兒 見 金老 揖坐了,問其來因。”
(2).事情的緣由。《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認父傳》:“ 關公 廳上從頭説,夜來四夢是何因。從頭説與軍師道,軍師圓夢有來因。”《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認父傳》:“軍師説道添一個, 龐統 又道災一人。專等午時交三刻,吉凶今日見來因。”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輕攏細捻忍淚彈,開樽側耳思惘然陳造《琵琶亭》
- 老夫閉門不敢出,喜君三度乘朱輪
- 難得似君閒
- 六花隨雨化,三白有梅爭胡仲弓《雪後》
- 身執略兮入西關蔡琰《悲憤詩》
- 無漏得多年,結就因緣呂岩《浪淘沙》
- 被子規呼轉馬子嚴《賀聖朝(春遊)》
- 從渠滿腹貯千年,遮莫揮毫動百篇魏了翁《次韻虞退夫除夕七絕句》
- 一聲霹靂飛上天,回視丹青了無跡王灼《題馮申之所藏徐皋魚》
- 世上兒曹都蓄縮,凍芋旁堆秋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