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二首·其二原文
盈盈樓上女,皎皎揚青眉。
向天掩淚啼,恨深人莫知。
我本良家子,誤適商人兒。
商人但趨利,不識生別離。
前年販茶去,海角復天涯。
今年未有書,歸期復何時。
詩詞問答
問:擬古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悌謙
問:擬古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六十一
參考注釋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盈盈顧盼
(3) 形容快樂神情或美好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喜氣盈盈
(4) 形容動作輕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歲
料他年紀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絕塵》
三五而盈。——《禮記·禮運》
上女
手藝高超的女子。《管子·揆度》:“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女衣三。”
皎皎
(1).潔白貌;清白貌。《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皎皎貞素,侔 夷 節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美目娟娟,涵著一泓秋水;芳顏皎皎,帶著幾度清風。” 郭沫若 《滿江紅·贊南京路上好八連》詞:“不染纖塵, 南京路 八連皎皎。盡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辭·遠遊》:“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敦煌曲子詞·菩薩蠻》:“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輕輕雲粉粧。” 明 許潮 《南樓月》曲:“皎皎銀蟾如晝,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聞一多 《晴朝》詩:“皎皎的白日啊!將照遍了朱樓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不為皎皎之細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六:“單牀寤皎皎,瘦臥心兢兢。” 宋 曾鞏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馳。訃皎皎而猶疑,淚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羽》:“寫難狀之景,了了目前;含不盡之意,皎皎言外。”
青眉
用青黛畫的眉。 唐 司空曙 《擬百勞歌》:“誰家稚女著羅裳,紅粉青眉嬌暮妝。” 宋 郭應祥 《採桑子·老人生日》詞:“祿鬢青眉,子又生孫孫又兒。”參見“ 黛眉 ”。
掩淚
猶掩涕。 晉 左思 《嬌女》詩:“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唐 李嘉祐 《游徐城河忽見清淮因寄趙八》詩:“長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淚獨回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幾句話,説得旁人俱各掩淚。” 許地山 《女兒心》:“ 宜姑 到看不見她,才掩淚回到寨里。”
深人
(1).有見識、有才學的人。《孔叢子·抗志》:“不撞不發,如大鐘然,天下之深人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正惟作詩之多,則其中甘苦曲折無不經歷,所謂深人無淺語也。”
(2).深沉內向的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猶之論交,謂深人難交,不知淺人亦正難交。”
良家子
舊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記·李將軍列傳》:“ 孝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大入 蕭關 ,而 廣 以良家子從軍擊 胡 。” 司馬貞 索隱:“ 如淳 雲‘非醫、巫、商賈、百工也’。”《漢書·外戚傳上·孝文竇皇后》:“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呂太后 時以良家子選入宮。”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武帝宴詩》之一:“常從良家子,命中 幽 並 兒。”《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昶》:“ 昶 好打毬走馬,又為方士房中之術,多採良家子以充後宮。”參見“ 良家 ”。
人兒
(1) 小的人形
捏了一個泥人兒
(2) 〈方〉∶指人的行為儀表
他人兒很不錯
商人
以買賣商品謀利的人
中間商人
趨利
亦作“趍利”。1.追求財利。《晏子春秋·問上二一》:“恡乎財,薄乎施,覩貧窮若不識,趨利若不及。”《史記·貨殖列傳》:“及其衰,好賈趨利,甚於 周 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少不得有一夥有本錢趨利的商人,貪那貴价,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
(2).泛指求利、逐利。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辭者,非為趨利,則因以避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無忠信之純固,背恩養而趨利者,叛人也。”《新唐書·李宗閔傳》:“ 德裕 曰:‘今中朝半為黨人,雖後來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陛下能用中立無私者,黨與破矣。’”
(3).求勝;取勝。《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 宋 陳亮 《酌古論·孫權》:“ 曹公 並 荊州 之眾,東向俱下,而輕騎兼進,千里趍利,復與 吳 爭長於舟楫之間,此其勢易拒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記·傳箋》:“吾聞兵法: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生別離
難以再見的離別。《楚辭·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孔子家語·顏回》:“ 回 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而已,又有生別離者也。” 唐 孟雲卿 《生別離》詩:“結髮生別離,相思復相保。”
前年
去年前邊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海角
(1).本指突出於海中的狹長形陸地,常形容極遠僻的地方。 元 范梈 《游南台閩粵王廟》詩:“海角釣龍人杳杳,雲間待雁路迢迢。” 元 張雨 《答楊廉夫》詩之二:“詔書寬大到海角, 河 北飢氓爭倒戈。”
(2). 許地山 有短篇小說《海角底孤星》。
(3).用海螺殼作的號角。《西遊補》第八回:“外面又擂鼓一通,吹起海角,擊動雲板。”
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未有
沒有
未有封侯之賞。——《史記·項羽本紀》
未有以應。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城門未有燒脫。——《廣東軍務記》
歸期
返歸的日期
歸期未定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擬古二首·其二原文_擬古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