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屠田叔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寄屠田叔原文

芳春已二月,偃蹇一狂夫。

風雨花開落,關山雁有無。

清言懷玉屑,傲吏對冰壺。

欲買扁舟去,蓬蒿病未蘇。

詩詞問答

問:寄屠田叔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寄屠田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屠田叔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參考注釋

芳春

(1).春天。 晉 陸機 《長安有狹邪行》:“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 唐 陳子昂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詩:“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明 屠隆 《綵毫記·夫妻玩賞》:“今日日朗風和,值芳春之淑景;沙明水碧,當 荊楚 之歲時。”《天雨花》第十四回:“碧桃繞檻開如錦,蜂聲蝶影戀芳春。”

(2).比喻妙齡、青春。《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世,年當及笄正芳春。”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國小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衊。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於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陶嵐決意隨他而去。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狂夫

(1).無知妄為的人。《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史記·淮陰侯列傳》:“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毀謗朝政如此?”

(2).用作謙詞。《後漢書·李固傳》:“ 固 狂夫下愚,不達大體,竊感古人一飯之報,況受顧遇而容不盡乎!”

(3).放蕩不羈的人。《後漢書·獨行傳·譙玄》:“忽有醉酒狂夫,分爭道路,既無尊嚴之儀,豈識上下之別。” 唐 杜甫 《狂夫》詩:“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清 孫枝蔚 《延令書懷二十二韻》:“小子哀窮叟,狂夫藐達官。”

(4).指悖逆胡為者。《墨子·非攻下》:“ 武王 乃攻狂夫,反 商 之 周 。”《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邊竟雷動,四野風起,京師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

(5).古代婦人自稱其夫的謙詞。 漢 劉向 《列女傳·楚野辯女》:“大夫曰:‘盍從我於 鄭 乎?’對曰:‘既有狂夫 昭氏 在內矣。’遂去。” 唐 李白 《搗衣篇》:“玉手開緘長嘆息,狂夫猶戍 交河 北。” 元 邊魯 《和西湖竹枝詞》:“狂夫歸來未有信,蝴蝶作團飛上城。”

(6).精神病患者。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

(7).古代掌驅疫和墓葬時驅鬼的人。《周禮·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國語·晉語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 韋昭 註:“狂夫,方相氏之士也。”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開落

(1).(花的)開放和萎謝。 閩 徐夤 《和僕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光陰嫌太促,開落一何頻!”

(2).謂張開和收落。 明 李東陽 《<南行稿>序》:“其間流峙之殊形,飛躍開落之異情,耳目所接,興況所寄,左觸右激,發乎言而成聲,雖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

(3).猶除名。《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

關山

(1) 關隘和山川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樂府詩集·木蘭詩》

(2) 指家鄉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玉屑

(1).玉的碎末。《周禮·天官·玉府》“王齊則共食玉” 漢 鄭玄 註:“玉是陽精之純者,食之以御水氣。 鄭司農 云:‘王齊當食玉屑。’”《三國志·魏志·衛覬傳》:“昔 漢武 信求神仙之道,謂當得雲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宋 謝翱 《後桂花引》:“修月仙人飯玉屑,瑤鴨騰騰何處爇。”

(2).碎末的美稱。 唐 李賀 《題趙生壁》詩:“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此指米粉。《群音類選·雙忠記·張母憶兒》:“又節屆端陽,酒泛菖蒲玉屑香。”此指香粉。

(3).謂華而不實的文詞。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故玉屑滿篋,不為有寳;詩書負笈,不為有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自 元 暨 成 ,降意圖籍,美玉屑之譚,清 金馬 之路。”

(4).轉以喻美好的文辭。 元 許有孚 《觀雪冷然台》詩:“ 坡 詩誦得聚星堂,字字珠璣飛玉屑。”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迭韻詩》:“話舊尚能霏玉屑,延齡端不藉金丹。”

(5).比喻雪末。 金 元好問 《讀書山雪中》詩:“似嫌衣錦太寒乞,別作玉屑粧山川。”《群音類選·升仙記·復度文公》:“萬里雲彤,玉屑銀砂亂灑空。這雪聲敲窗紙,勢壓梅梢,色映簾籠。” 茅盾 《新疆風土雜記》詩:“紛飛玉屑到簾櫳,大地銀鋪一望中。”

(6).紙名。即麻紙。產於 蜀 地。 南唐 李後主 請 蜀 箋工製造,因與玉屑無異,故名。參閱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談》卷下。

傲吏

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 晉 郭璞 《遊仙》詩:“ 漆園 有傲吏, 萊氏 有逸妻。” 唐 郎士元 《送元詵還丹陽別業》詩:“已知成傲吏,復見解朝衣。” 宋 陸游 《上虞逆旅見舊題歲月感懷》詩:“ 漆園 傲吏猶非達,物我區區豈足齊。” 明 陳子龍 《種柳篇》詩:“ 彭澤 漫能稱傲吏,陽關無處寄悲歌。”

冰壺

(1).盛凍的玉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語本《文選·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李周翰 註:“玉壺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壺誡序》:“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清也……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明 孫梅錫 《琴心記·王孫作醵》:“官況托冰壺,友誼敦芳醑,數載夢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霜鍔揚輝耀,冰壺濯晶瑩。”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獻滎陽公》詩:“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 宋 楊萬里 《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詩:“人間何處冰壺是,身在冰壺卻道非。” 元 馬致遠 《青山淚》第三折:“正夕陽天闊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疊翠,冰壺天上下,雲錦樹高低。” 明 陳所聞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滿遙空。畫橋百尺似飛虹。人向冰壺同載酒,細浪輕風。”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詩:“誰畫 雁門 今夜裡,山川別樣貯冰壺。”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並興。”《莊子·逍遙遊》:“﹝斥鴳﹞翱翔蓬蒿之間。”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夢陽 《漢京篇》:“ 霍氏 門前狐夜號, 魏其 池館長蓬蒿。” 峻青 《秋色賦·夜宿靈山》:“看到的是滿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處。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山居澤處,蓬蒿墝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並世奇男淑女,慧業天生,湮沒蓬蒿,姓名翳寂,豈少也哉!”

(3).茼蒿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

詩詞推薦

寄屠田叔原文_寄屠田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