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樂壽堂原文
向曾計歲以居此,歸政茲仍訓政該。
物理人情在開示,久安長治要栽培。
寢興六十養心慣,耄耋遲回樂壽來。
斯後弗當計歲已,敬承天眷一心恢。
詩詞問答
問:新正樂壽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正樂壽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正樂壽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九
2. 予踐阼之初焚香告子皇天若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帝因豫於丙申歲葺寧壽宮為歸政後尊養之所每歲臨憩斯堂必有題句僂計居此之期恆見於篇什中
參考注釋
歸政
(1).交還政權。《漢書·宣帝紀》:“大將軍 光 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宋書·徐羨之傳》:“ 元嘉 二年, 羨之 與左光祿大夫 傅亮 上表歸政。”
(2).指將政權移交他人。《清史稿·禮志三》:“ 乾隆 六年,親祭 傳心殿 ,六十年歸政,再行之。”
訓政
(1).舊時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 清 朱珪 《<御製毓慶宮記>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輪,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慶宮 為重華之協,訓政、聽政者三年,所謂繼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黃遵憲 《感事》詩:“授受元辰紀上儀, 帝堯 訓政典留貽。” 何剛德 《春明夢錄》卷下:“ 孝欽太后 重出訓政,引見遲至黎明,則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孫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式的第二階段。他把建立“民國”的程式分為軍政、訓政、 * 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階段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並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 * 階段。
物理
(1) 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學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開示
(1).指明。《後漢書·馬援傳》:“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逕往來。”《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宣溫密之詔,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大義炳然。” 許地山 《危巢墜簡·無法投遞之郵件》:“愛底迷濛是一切‘天人師’所不能訓誨開示的。”
(2).展示,顯示。《後漢書·李固傳》:“ 固 皆原之,遣還,使自相招集,開示威法。”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故先開示大信,喻以存亡。” 宋 曾鞏 《左僕射門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並妻制·父準追封漢國公》:“所以遂吾大臣欲顯其親之志,而開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輔之心。” 郭沫若 《女神·湘纍》:“這漫漫的長晝,從早起來,便把這混濁的世界開示給我。”
(3).啟示,啟發。《後漢書·南蠻傳》:“ 喬 至,開示慰誘,並皆降散。” 宋 葉適 《福建運使直顯謨閣少卿趙公墓志銘》:“ 潘 悍僕數百,挺刃自衞,公開示禍福,皆縮卻聽命。” 明 李贄 《答周若莊書》:“予觀《大學》如此詳悉開示,無非以德未易明,止未易知。”
(4).指示;寫出來使知道。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六:“此游作何期會,作何章程,願惟命是聽,惟馬首是瞻,勝於在家窮愁也。乞開示一切。”《老殘遊記》第十一回:“請二位將那五年之後風潮漸起,十年之後就大不同的情形,開示一二。”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但如這樣辦,則請將收款人詳細住址及姓名開示為要。”
久安長治
永久安定,長期太平。 漢 賈誼 《治安策》:“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宋 葉適 《治勢中》:“其近而在 漢 唐 而可信也,則又以其不能久安長治而不足稱。” 清 錢謙益 《大仆寺卿吳默授大中大夫制》:“在昔久安長治之世,必有骨鯁彊直之臣。” 孫中山 《統一中國非北伐不為功》:“總之北伐之舉,吾等不得不行,且處偏安,只能苟且圖存,而非久安長治。”
栽培
(1) 種植並培育
栽培果木
(2) 培養、造就
栽培英才
(3) 舊時官場中比喻賞識、提拔
寢興
睡下和起床。泛指日夜或起居。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二:“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舊唐書·王承宗傳》:“朕念此方,亦猶赤子,一物失所,寢興靡寧。”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問萬乘之寢興,有懷捧日;司六宮之扃鑰,無夢行雲。” 清 顧炎武 《夏日》詩:“深居廢寢興,無計離人寰。”
養心
涵養心志;養性
耄耋
猶高齡,高壽。 三國 魏 曹操 《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北史·尉元傳》:“雖老、更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釗 《青春》:“斯則人類之壽,雖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奮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無盡青春之域?”
遲回
亦作“ 遲囬 ”。亦作“遟回”。 1.遲疑,猶豫。《魏書·郭祚傳》:“ 高祖 嘆謂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辭,使朕遲回不能復決。’”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經史一》:“ 璋 ( 劉璋 )無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遲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後圖之。”《明史·孟養浩傳》:“今日既遲囬於豫教,安知來歲不游移於冊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母尚遲回,女已偕婢入。”
(2).猶徘徊。 宋 賀鑄 《山花子·彈箏》詞:“約略整鬟釵影動,遲回顧步珮聲微。” 明 陳獻章 《寄題三洲岩》詩:“遲囬北壁下,目擊元公遺。” 清 王韜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遲囬審顧,觀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譚嗣同 《與唐紱丞書》:“雖然,三十曰壯,坐此縈繚遲回,卒不克自致於當世有用之學。”
(3).猶滯留。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比往而山水暴漲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嘆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書·司馬昌明傳》:“ 溫 ( 桓溫 )自歸寢疾,諷求備物九錫…… 彪之 ( 王彪之 )云:‘聞彼病日增,亦當不復支久,自可小遲回其事。’”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居一日, 寬 ( 裴寬 )詣 寂 ( 普寂禪師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語,且請遲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傳 江寧 城中,有一婦背負嬰兒,被驅入館,這婦人遲回不行。” 子虛子 《湘事記》:“更令 李金山 領第二站駐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購械,遲回未發。”
遲廻: 亦作“ 遲迴 ”。亦作“遟迴”。同“ 遲回 ”。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 彊 (太子 劉彊 )遂因左右陳誠,願備藩輔,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許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苟使君強自遲迴至冰散,則君尚欲開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二:“ 皋疆 ( 馮皋疆 )入丁酉鄉簾,老吏 沉 某為富人 趙 通節,緩頰再三, 皋疆 遲迴上科事,懼不敢應。”《文選·鮑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臨路獨遲廻。” 張銑 註:“遲廻,不行貌。” 唐 顏真卿 《題杼山癸亭》詩:“遲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潘飛聲 《秋感》詩之一:“海上遲廻滯去程,入秋風物倍淒清。”《晉書·顧眾傳》:“及 敦 ( 王敦 )構逆,令 眾 出軍, 眾 遲迴不發。” 唐 張說 《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遲迴。” 宋 賀鑄 《河滿子》詞:“每恨相逢薄處,可憐欲去遲迴。”
天眷
(1).上天的眷顧。語出《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一:“ 太宗 諭曰:‘朕仰承天眷,攻城必克。’”
(2).指帝王對臣下的恩寵。《晉書·庾冰傳》:“非天眷之隆,將何以至此。” 唐 元稹 《為蕭相讓官表》:“伏望再移天眷,重選時英。”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臣何足言,有辱天眷。”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一個人得一個知己朋友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是上蒙天眷!”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專心;一心一意
一心為革命
(2) 齊心;同心
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