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其七·法體十二首原文
晡時申。若能觀行最為珍。
一切善法從心起。十方諸佛不離身。
詩詞問答
問:十二時·其七·法體十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十二時·其七·法體十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真韻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五
參考注釋
觀行
觀察行為。語出《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呂氏春秋·觀世》:“察實者不留聲,觀行者不譏辭。”《韓非子·觀行》:“明於 堯 不能獨成, 烏獲 之不能自舉, 賁 育 之不能自勝,以法術,則觀行之道畢矣。”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善法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
(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後漢書·西域傳論》:“至於佛道神化,興自 身毒 ,而二 漢 方誌,莫有稱焉…… 班勇 雖列其奉浮圖,不殺伐,而精文善法導達之功靡所傳述。”《師子經》:“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作證。”
(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你還沒有看見滿街上貼的招紙,還有出賣婦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無形的善法了。” 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現在的譯詩,真是出力不討好,尚無善法。”
從心
(1).順從意願。 唐 顧況 《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詩:“真靜一時變,坐起唯從心。”
(2).見“ 從心所欲 ”。
(3).由衷;發自內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終憂鬱和苦悶著的他,此時方從心的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應修人 《歡愉引》:“有些人會剛象我所要地幫助我,也會從心地、不禁地顧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 楊伯峻 集釋引 殷敬順 釋文云:“從音縱,下同。”
十方
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標籤: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