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原文

肅躬茲謁里,有志未升堂。

漢帝曾過魯,叔孫徒望牆。

鳳麟拔類迥,洙泗發源長。

卓爾誠瞻廟,瞠乎愧襲裳。

詩詞問答

問: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六

參考注釋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氣。《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漢 王粲 《詠史》:“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區冊 ﹞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 孫中山 《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 民國 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漢帝

(1). 漢 朝皇帝。 漢 張衡 《東京賦》:“ 漢帝 之德,侯其禕而!”

(2).指 漢武帝 。 南朝 梁 沉約 《游沉道士館》詩:“ 秦皇 御宇宙, 漢帝 恢武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之六:“ 漢帝 看桃核, 齊侯 問棗花。” 唐 李白 《妾薄命》詩:“ 漢帝 重 阿嬌 ,貯之黃金屋。”

(3).指 漢成帝 。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頭吟》:“ 申 黜 褒女 進, 班 去 趙姬 昇。 周王 日淪惑, 漢帝 益嗟稱。”

叔孫

複姓。 春秋 魯 有 叔孫得臣 。見《左傳·文公元年》。

鳳麟

(1).鳳凰與麒麟。 漢 揚雄 《法言·問明》:“或問鳥有鳳,獸有麟,鳥獸皆可鳳麟乎?” 唐 顧況 《步虛詞》詩:“殘藥沾雞犬,靈香出鳳麟。”

(2).比喻傑出罕見的人才。 宋 蘇軾 《送子由使契丹》詩:“不辭馹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明 劉基 《五月三日會王氏南樓》詩:“諸公俱鳳麟,愧我獨樗櫟。”

拔類

超出同類。 宋 曾鞏 《冊立皇太子制一》:“咨爾某生材之卓,絶倫拔類,覃訏岐嶷,成於自然。” 明 方孝孺 《畸亭記》:“ 杜子美 、 李太白 ,詩人之絶羣拔類者也。”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復楊漣等官爵謝表》:“臣等才非拔類,志切觸邪。”

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後因以“洙泗”代稱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闡 迦維 之化。” 唐 盧象 《贈廣川馬先生》詩:“人歸 洙 泗 學,歌盛舞雩風。” 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不學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 宋 儒,號為 洙 泗 之正傳。”

發源

指江河等開始流出;起源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

卓爾

高高直立的樣子。多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學問及成就超越尋常,與眾不同

如有所立卓爾。——《論語·子罕》

功效卓爾。——《薛宣傳》

詩詞推薦

  • 題染霞樓

    乾隆清代〕屋不丹青喜朴清,何來淺絳染飛甍。徐因天末馳睎遠,翻得霞光覿面迎。夏沼荷花休假藉,秋林楓葉漫鮮明。無須
  • 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

    王子一〔元代〕第一折(沖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雲)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奉上帝敕命,遣臨下界,糾察人間善惡。有
  • 題宋徽宗畫鷹

    譚嗣同清代〕落日平原拍手呼,畫中神俊世非無。當年狐兔縱橫甚,只少台臣似郅都。
  •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盧象詩)

    綦毋潛唐代〕謫遠自安命,三年已忘歸。同聲願執手,驛騎到門扉。雲是帝鄉去,軍書謁紫微。曾為金馬客,向日淚沾衣。
  • 失調名

    佚名宋代〕□□□□□金縷。探聽春來處。
  • 巢翠亭

    乾隆清代〕灌木嘉陰翠尚濃,虛亭聊且失千峰。前年惜翠心何似,流水行雲勒壁蹤。
  • 卜運算元

    陳瓘宋代〕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明月相隨萬里來,何處分真假。問著總無言,有口番成啞。荊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
  • 與西寺月石橋二首

    陳著宋代〕脊樑硬豎支撐佛,心地平鋪濟渡人。不比天台無用物,只將奇險誑愚民。
    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原文_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夜登千峰榭

    陸游宋代〕夷甫諸人骨作塵,至今黃屋尚東巡。度兵大峴非無策,收泣新亭要有人。薄釀不澆胸壘塊,壯圖空負膽輪囷。危樓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慧遠宋代〕年年正月一,鼻孔長三尺。個個賀新春,眉毛重八斤。但□平正事,天道自分明。
  • 納粟

    白居易唐代〕有吏夜叩門,高聲催納粟。家人不待曉,場上張燈燭。揚簸淨如珠,一車三十斛。猶憂納不中,鞭責及僮僕。昔余
    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原文_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興化小閣

    李新宋代〕迎馬玉簪看作竹,浸籬鴨綠已盈溝。田園秀潤吾無著,卻要江湖一小舟。缽囊有潤何癯瘠,魚鼓無聲太寂寥。更向
  • 漁歌/漁父

    李彭宋代〕選佛堂中川藞苴。衲僧卑孔頭垂下。獨秀握來無一把。杖頭掛。從教四海禪徒訝。
  • 秋日犍為道中(一作途中感懷)

    崔塗唐代〕久客厭岐路,出門吟且悲。平生未到處,落日獨行時。芳草不長綠,故人無重期。那堪更南渡,鄉國已天涯。
  • 題唐寅曉林慈烏

    乾隆清代〕反哺烏之性自然,人生百行孝為先。指烏興孝為圖者,未讀騶人告子萹。
  • 送徐槐溪

    王立道明代〕迢迢南陌望歸軒,白馬青袍聖主恩。共喜偉長來北海,何知司馬病文園。佩聲遙憶趨青瑣,春色愁看付綠尊。芳草
  • 新正雍和宮瞻禮

    乾隆清代〕龍飛參舊邸,象教叩新禧。雍若春生矣,和兮物識之。貞元轉鴻運,顧復溯烏私。來每逢人日,成人本在茲。
  • 滾繡球

    張觀光元代〕疾去波。到第宅。休道是鎮南邊統軍元帥。則說是親眷家將羊酒安排。休道遲。莫見責。省可里便大驚小怪。將宅
  • 詠園中雜花十三首·其十

    王立道明代〕秋園金氣應,含素向欄乾。莫作朝簪比,唯宜戴籜冠。
  • 謁金門

    元好問金代〕羅衾薄。簾外五更風惡。醉後題詩渾忘卻。烏啼殘月落。憔悴何郎東閣。病酒不禁重酌。袖裡梅花春一握。幽懷無
    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原文_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的賞析_古詩文
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原文_三依皇祖過闕里詩元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