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集高氏園亭

作者:何鞏道 朝代:明代

秋日集高氏園亭原文

偏從齋日避林僧,尋得紅欄此地憑。

郊外園亭閒便到,詩中情性暗相增。

穿籬鳥踏風邊葉,照水花纏井上藤。

聚散無常君莫嘆,亂離曾見谷為陵。

詩詞問答

問:秋日集高氏園亭的作者是誰?答:何鞏道
問:秋日集高氏園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日集高氏園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參考注釋

偏從

謂文字偏旁的從屬。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這些分類有多少是出於想像,或按照後來的文字的偏從得來。”

齋日

定為齋戒和祈禱的日子

林僧

山林古寺中的僧人。 清 方文 《重過潤州上方寺》詩之一:“出郭尋香剎,林僧乃舊交。”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郊外

城市以外或鄉村

北京的郊外有許多名勝古蹟

園亭

由藤本或樹枝或由攀緣灌木或藤本覆蓋的格子細工構成的亭子;有蔭的隱蔽處

中情

隱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楚辭·離騷》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

暗相

謂盲人捫摸人體以測人之貴賤禍福。《北齊書·神武帝紀上》:“﹝盲婦﹞因自言善暗相,遍捫諸人皆貴。”

水花

(1).亦作“ 水華 ”。荷花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華,生池澤中,實曰蓮。花之最秀異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蓮沼上》詩:“共憐的皪水花淨,並倚離披風蓋涼。”《廣 * ·花譜八·荷花一》:“荷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澤芝,一名水旦,一名水華。”

(2).萍的別名。《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類,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

(3).泛指水中之花。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諮議》詩:“林葉下仍飛,水花披未落。” 唐 楊衡 《題玄和師仙藥室》詩:“石几香未盡,水花風欲零。”

(4).指水上冰花。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雜誌》:“今人於春、秋分夜半時,汲井水滿大瓮中,封閉七日,發視則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輕冰。可采以為藥。”

(5).浪花;受激而四濺的水。 唐 李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詩:“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 宋 梅堯臣 《送公儀龍圖知杭州》詩:“ 江 觀白馬潮,水花長鯨奔。” 巴金 《家》十九:“﹝ 覺新 ﹞一個不小心把船弄往右邊一側,甚至濺了水花上船。”

(6).指水裡冒出來的泡沫。 孫犁 《白洋淀紀事·吳召兒》:“東北角上一窪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

(7).浮石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浮石》。

(8).即水痘。參見“ 水痘 ”。

聚散

會聚與分散

人生聚散無常

無常

(1) 佛語。生滅變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無”。)——《漢書·李廣蘇建傳》

反覆無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將死時勾魂的鬼

(3) 婉辭,指人死

一旦無常

亂離

(1).政治混亂,給國家帶來憂患。《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離,憂。”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將有憂病者矣。” 晉 潘岳 《關中詩》:“亂離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2).遭亂流離。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悠悠世路,亂離多阻。”《後漢書·烈女傳·董祀妻》:“感傷亂離,追懷悲憤。” 唐 劉長卿 《送李錄事兄歸襄鄧》詩:“白首相逢征戰後,青春已過亂離中。”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亂離時候,照顧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無法可想。”

見谷

現存糧食。《漢書·王莽傳下》:“乘傳使者經歷郡國,日且十輩,倉無見穀以給,傳車馬不能足,賦取道中車馬,取辦於民。” 顏師古 註:“見,謂見在也。”《後漢書·質帝紀》:“其調比郡見穀,出稟窮弱,收葬枯骸,務加埋卹,以稱朕意。”

詩詞推薦

秋日集高氏園亭原文_秋日集高氏園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