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帆樓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遠帆樓原文

梭織往來眾舳艫,風恬浪靜蔽江鋪。

遠帆樓上延遙目,太液池頭了不殊。

詩詞問答

問:遠帆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遠帆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遠帆樓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三

2. 西苑瓊島後臨液池上有閣曰遠帆

參考注釋

梭織

謂穿梭往來。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省會歲事》:“彼此如獵者交錯於道,梭織中衢,日昃不反。”《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況本將軍飭目帶兵,晝夜梭織巡查,該地方必無搶奪等患。”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舳艫

(1) 船頭和船尾的合稱

(2) 泛指船隻

(3) 指首尾銜接的船隻

風恬浪靜

(1).沒有風浪。 唐 裴鉶 《傳奇·鄭德璘》:“物觸輕舟心自知,風恬浪靜月光微。” 明 陸采 《懷香記·問卜決疑》:“臨危蹈險,江心漏船,惟願得風恬浪靜,早見平安。”

(2).比喻平靜無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牡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更兼連年豐稔。”《二刻拍案驚奇》卷十:“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纔是了結。”

樓上

房屋中在底層之上的部分

遙目

遠望。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遙目九野,遠覽長圖。”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池頭

猶池邊。 宋 楊萬里 《晚涼散策》詩:“飯餘浴罷趁涼行,偶憩池頭最小亭。”《再生緣》第六三回:“好景無邊真美麗,上了那,長橋一道出池頭。”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詩詞推薦

遠帆樓原文_遠帆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