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京邸原韻·其三原文
神交千里有深緣,好句頻將新樣鐫。
半幅雲山看粉本,一編燈火證心傳。
香生叢蕙原同臭,雪壓寒梅敢鬥妍。
欲效繼聲慚下里,小窗和醉寫盈篇。
詩詞問答
問:和友人京邸原韻·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沈隱思
問:和友人京邸原韻·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友人京邸原韻·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隱思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隱思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敦睦堂沈氏宗譜卷三十四
參考注釋
神交
(1) 彼此慕名而沒有見過面的交誼
孤與子瑜,可謂神交。——《三國志·諸葛瑾傳》
彼此神交已多年了
(2) 指心意投合、相知很深的朋友
一與見面,便成神交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新樣
(1).新式樣。 唐 張祜 《送走馬使》詩:“新樣花文配 蜀 羅,同心雙帶蹙金蛾。” 宋 王明清 《揮麈餘話》卷一:“令 兩浙路 諸州分造甲五十副,一以新樣為之。”
(2).新手法;新花樣。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上:“ 魯直 雄豪奇險,善為新樣,固有過人者。” 魯迅 《彷徨·祝福》:“至於題目,那自然是換了一個新樣,專在她額上的傷疤。”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粉本
(1).畫稿。古人作畫,先施粉上樣,然後依樣落筆,故稱畫稿為粉本。 唐 韓偓 《商山道中》詩:“卻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 宋 蘇軾 《閻立本職貢圖》詩:“粉本遺墨開明窗。” 王十朋 集註:“ 唐明皇 令 吳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云:‘臣無粉本,並記在心。’”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一:“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前輩多寳蓄之;蓋其草草不經意處,有自然之妙。 宣和 、 紹興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 清 方薰 《山靜居畫論上》:“畫稿謂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2).指圖畫。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 麟閣 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歸矣。如斯者古今能幾?” 清 曹寅 《寄姜綺季客江右》詩:“九日籬花猶寂寞, 六朝 粉本漸模糊。” 繆鴻若 《題擔當和尚畫冊》:“休嫌粉本無多剩,寸土傷心下筆難。”
(3).比喻底本、基礎等。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曲譜者,填詞之粉本,猶婦人刺繡之花樣也。” 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退思此事實創舉,豈有粉本供師資。”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二篇:“至謂作者搜采異聞,乃設煙茗於門前,邀田父野老,強之談説以為粉本,則不過委巷之談而已。”
燈火
泛指亮著的燈燭
心傳
(1) 禪宗指不立文字,不依經卷,以師徒心心相印傳授佛法
(2) 泛指世世代代相傳的學說
雪壓
(1).積雪壓著。 唐 白居易 《題遺愛寺前溪松》詩:“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 宋 蘇軾 《如夢令·有寄》詞:“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2).喻嚴酷的折磨、迫害。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諸公書因以長句詩寄謝》:“雪壓泥埋未死身,每勞存問愧交親。”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三折:“我受盡了些雪壓波風篩。猛想起,十年前,兀那鴉飛不過的田宅,甚么是月值年災,可便的眼睜睜一時消壞。”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詩:“才見萌芽兩三葉,又教雪壓要霜欺。”
(3).積雪垂直作用在物體上的壓強。
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開放,故稱。 唐 張謂 《早梅》詩:“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谿橋。” 宋 柳永 《瑞鷓鴣》詞:“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 明 何景明 《二月見梅》詩:“二月寒梅開滿枝,素心寧與艷陽期!” 柯靈 《香雪梅·序一》:“初來時霜菊正丹,現在早開的寒梅已經著花。”
鬥妍
亦作“鬭妍”。猶鬥豔。比美。 宋 梅堯臣 《感李花》詩:“赤白鬭妍思舊曲,舊聲傳在五王家。” 宋 蘇軾 《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叔詩百餘首讀至夜半書其後》詩:“愁侵研滴初含凍,喜入燈花欲鬭妍。” 清 孫元衡 《裸人叢笑篇》之七:“貓女膩新相鬭妍,醉歌跳舞驚鴻翩。”
繼聲
(1).猶曼聲。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珠以編次,歌有繼聲;美綿綿而不絶,狀纍纍以相成。”
(2).謂承接前人詩文之作。 清 吳錫麒 《折桂令·題楓江漁父圖》曲序:“因即効其體為之。以為繼聲,則余不敢。”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章實齋修志體裁之善》:“ 劉子元 《史通》一編,獨擅千古,斯人( 章實齋 )可謂繼聲矣。”
下里
用在數目字後面,表示方面或方位
人群忽拉一下向四下里散開
小窗
苔蘚蟲群體交叉分枝之間的一種有花邊的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