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樓三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燕子樓三首原文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詩詞問答

問:燕子樓三首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燕子樓三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燕子樓三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燕子樓三首書法欣賞

白居易燕子樓三首書法作品欣賞
燕子樓三首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438-50

詩文賞析


原序:
徐州故張尚書有愛妓曰眄眄,善歌舞,雅多風態。予為校書郎時,游徐、泗間。張尚書宴予,酒酣,出眄眄以佐歡,歡甚。予因贈詩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歡而去,邇後絕不相聞,迨茲僅一紀矣。
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繢之訪予,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詞甚婉麗。詰其由,為眄眄作也。繢之從事武寧軍累年,頗知眄眄始末,云:“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眄眄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幽獨塊然,於今尚在。”予愛
(糹貴)之新詠,感彭城舊遊,因同其題,作三絕句。
這裡講的是張仲素和白居易兩位詩人唱和的兩組詩,各三首。燕子樓的故事及兩人作詩的緣由,見於白居易詩的小序。其文云:“徐州故張尚書有愛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余為校書郎時,游徐、泗間。張尚書宴余,酒酣,出盼盼以佐歡,歡甚。余因贈詩云:‘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歡而去,爾後絕不相聞,迨茲僅一紀矣。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繪之訪余,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詞甚婉麗,詰其由,為盼盼作也。繪之從事武寧軍(唐代地方軍區之一,治徐州。)累年,頗知盼盼始末,云:‘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即徐州)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幽獨塊然,於今尚在。’余愛繪之新詠,感彭城舊遊,因同其題,作三絕句。”張尚書名愔,是名臣張建封之子。有的記載以尚書為建封,是錯誤的。因為白居易做校書郎是在貞元十九年到元和元年(803-806),而張建封則已於貞元十六年(800)去世,而且張愔曾任武寧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最後又征為兵部尚書,沒有到任就死了,與詩序合。再則張仲素原唱三篇,都是托為盼盼的口吻而寫的,有的記載又因而誤認為是盼盼所作。這都是應當首先加以辯正的。
(一)
  張仲素這第一首詩寫盼盼在十多年中經歷過的無數不眠之夜中的一夜。起句中“殘燈”、“曉霜”,是天亮時燕子樓內外的景色。用一個“伴”字,將樓外之寒冷與樓內之孤寂聯繫起來,是為人的出場作安排。次句正面寫盼盼。這很難著筆。寫她躺在床上哭嗎?寫她唉聲嘆氣嗎?都不好。因為已整整過了一夜,哭也該哭過了,嘆也該嘆過了。這時,她該起床了,於是,就寫起床。用起床的動作,來表達人物的心情,如元稹在《會真記》中寫的“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就寫得很動人。但張仲素在這裡並不多寫她本人的動作,而另出一奇,以人和床作極其強烈的對比,深刻地發掘了她的內心世界。合歡是古代一種象徵愛情的花紋圖案,也可用來指含有此類意義的器物,如合歡襦、合歡被等。一面是殘燈、曉霜相伴的不眠人,一面是值得深情回憶的合歡床。在寒冷孤寂之中,這位不眠人煎熬了一整夜之後,仍然只好從這張合歡床上起來,心裡是一種什麼滋味,還用得著多費筆墨嗎?
  後兩句是補筆,寫盼盼的徹夜失眠,也就是《詩經》第一篇《關雎》所說的“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地角天涯”,道路可算得長了,然而比起自己的相思之情,又算得什麼呢?一夜之情的長度,已非天涯地角的距離所能比擬,何況是這么地過了十多年而且還要這么地過下去呢?
  先寫早起,再寫失眠;不寫夢中會見情人,而寫相思之極,根本無法入夢,都將這位“念舊愛”的女子的精神活動描繪得更為突出。用筆深曲,擺脫常情。
  白居易和詩第一首的前兩句也是寫盼盼曉起情景。天冷了,當然要放下帘子禦寒,霜花結在簾上,滿簾皆霜,足見寒氣之重。簾雖可防霜,卻不能遮月,月光依舊透過簾隙而灑滿了這張合歡床。天寒則“被冷”,夜久則“燈殘”。被冷燈殘,愁人無奈,於是只好起來收拾臥床了。古人常以“拂枕席”或“侍枕席”這類用語代指侍妾。這裡寫盼盼“拂臥床”,既暗示了她的身分,也反映了她生活上的變化,因為過去她是為張愔拂床,而今則不過是為自己了。原唱將樓內殘燈與樓外曉霜合寫,獨眠人與合歡床對照。和詩則以滿床月與滿簾霜合寫,被冷與燈殘合寫,又增添了她拂床的動作,這就與原唱既相銜接又不雷同。
  後兩句也是寫盼盼的失眠,但將這位獨眠人與住在“張氏舊第”中的其他人對比著想。在寒冷的有月有霜的秋夜裡,別人都按時入睡了。沉沉地睡了一夜,醒來之後,誰會覺得夜長呢?古詩云:“愁多知夜長”,只有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人,才會深刻地體會到時間多么難以消磨。燕子樓中雖然還有其他人住著,但感到霜月之夜如此之漫長的,只是盼盼一人而已。原唱作為盼盼的自白,感嘆天涯地角都不及自己此情之長。和詩則是感嘆這淒涼秋夜竟似為她一人而顯得特別緩慢,這就是同中見異。
  
  (二)
  原唱第二首,寫盼盼撫今追昔,懷念張愔,哀憐自己。起句是張愔墓前景色。北邙山是漢、唐時代洛陽著名的墳場,張愔“歸葬東洛”,墓地就在那裡。北邙松柏, 為慘霧愁煙重重封鎖,乃是盼盼想像中的景象。所以次句接寫盼盼在燕子樓中沉寂地思念的情形。“思悄然”,也就是她心裡的“鎖愁煙”。情緒不好,無往而非淒涼黯淡。所以出現在她幻想之中的墓地,也就不可能是為麗日和風所煦拂,只能是被慘霧愁煙所籠罩了。
  古時皇帝對大臣表示寵信,特許劍履上殿,故劍履為大臣的代詞。後二句是說:自從張愔死後,她再也沒有心緒歌舞,歌聲雲散,舞袖香銷,已經轉眼十年了。白居易說她“善歌舞,雅多風態”,比之為“風裊牡丹花”,可見她去伺候其他貴人,是不愁沒有出路的。然而她卻毫無此念,忠於自己的愛情,無怪當時的張仲素、白居易乃至後代的蘇軾等都對她很同情並寫詩加以頌揚了。(《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是蘇詞中名篇之一。)
  白居易的第二首和詩便從盼盼不願再出現在舞榭歌台這一點生髮,著重寫她怎樣對待歌舞時穿著的首飾衣裳。
  年輕貌美的女子誰個不愛打扮呢?可是盼盼幾回想穿戴起來,卻又被另外一種想頭壓了下去,即:打扮了給誰看呢?想到這裡,就只有流淚的份兒了。所以,儘管金花褪去了光彩,羅衫改變了顏色,也只有隨它們去吧。“自從不舞《霓裳曲》”,誰還管得了這些。《霓裳羽衣》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舞曲,這裡特別點出,也是暗示她的藝術之高妙。空箱的“空”字,是形容精神上的空虛,如婦女獨居的房稱空房、空閨,獨睡的床稱空床、空帷。在這些地方,不可以詞害意。張詩說“已十年”,張愔死於元和元年(806),據以推算,其詩當作於元和十年。白詩說“十一年”,當是“一十年”的誤倒。元和十年秋季以前,兩位詩人同在長安,詩當作於此時。其年秋,白居易就被貶出京,十一年,他在江州,無緣與張仲素唱和了。
  在這首詩里,沒有涉及張愔。但他並非消失,而是存在於盼盼的形象中。詩人展現的盼盼的精神活動,乃是以張愔在她心裡所占有的巨大位置為依據的。
  
  (三)
  原唱第三首,寫盼盼感節候之變遷,嘆青春之消逝。第一首寫秋之夜,這一首則寫春之日。
  起句是去年的事。鴻雁每年秋天由北飛南。徐州在洛陽之東,經過徐州的南飛鴻雁,不能來自洛陽。但因張愔墓在洛陽,而盼盼則住在徐州,所以詩人緣情構想,認為在盼盼的心目中,這些相傳能夠給人傳書的候鳥,一定是從洛陽來的,可是人已長眠,不能寫信,也就更加感物思人了。
  次句是當前的事。玄禽即燕子。社日是春分前後的戊日,古代祭祀土神、祈禱豐收的日子。燕子每年春天,由南而北。逼近社日,它們就來了。燕子雌雄成對地生活,雙宿雙飛,一向用來比喻恩愛夫妻。盼盼現在是合歡床上的獨眠人,看到雙宿雙飛的燕子,怎么能不發生人不如鳥的感嘆呢?
  人在感情的折磨中過日子,有時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所以前詩說“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而有時又變得麻木,覺得時間流逝很快,所以本詩說:“適看鴻雁洛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這兩句只作客觀描寫,但卻從另外兩個角度再次發掘和顯示了盼盼的深情。
  後兩句從無心玩弄樂器見意,寫盼盼哀嘆自己青春隨愛情生活的消逝而消逝。周邦彥《解連環》云:“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即從這兩句化出,又可以反過來解釋這兩句。瑟以瑤飾,簫以玉制,可見貴重,而讓它們蒙上蛛網灰塵,這不正因為憶鴻雁之無法傳書,看燕子之雙飛雙宿而使自己發生“綺羅弦管”,從此永休”(蔣防《霍小玉傳》)之嘆嗎?前兩句景,後兩句情,似斷實連,章法極妙。
  和詩的最後一首,著重在“感彭城舊遊”,但又不直接描寫對舊遊之回憶,而是通過張仲素告訴他的情況,以抒所感。
  當年春天,張仲素從洛陽回來與白居易相見,提到他曾到張愔墓上去過。張仲素當然也還說了許多別的,但使白居易感到驚心動魄的,乃是墳邊種的白楊樹都已經長得又粗又高,可以作柱子了,那么,怎么能使得盼盼的花容月貌最後不會變成灰土呢?彭城舊遊,何可再得?雖只是感今,而懷舊之意自在其內。
  這兩組詩,遵循了最嚴格的唱和方式。詩的題材主題相同,詩體相同,和詩用韻與唱詩又為同一韻部,連押韻各字的先後次序也相同,既是和韻又是次韻。唱和之作,最主要的是在內容上要彼此相應。張仲素的原唱,是代盼盼抒發她“念舊愛而不嫁”的生活和感情的,白居易的繼和則是抒發了他對於盼盼這種生活和感情的同情和愛重以及對於今昔盛衰的感嘆。一唱一和,處理得非常恰當。當然,內容彼此相應,並不是說要亦步亦趨,使和詩成為唱詩的複製品和摹擬物,而要能同中見異,若即若離。從這一角度講,白居易的和詩藝術上的難度就更高一些。總的說來,這兩組詩如兩軍對壘,工力悉敵,表現了兩位詩人精湛的藝術技巧,是唱和詩中的佳作。
 (沈祖棻 程千帆)

詩詞推薦

  • 清音亭

    陳洵直宋代〕水石何曾有古今,如絲如竹度高深。自疑扁榜通塵聽,百代潺潺無賞音。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兒 玉簪 以上周泳先校大典紫山大全集本

    胡祗遹元代〕問秋香都在何許。棠陰暮涼風露。空圓不費司花巧,玉立幽閒豐度。如欲語。似含訴。一襟清苦愁千縷。長門夜雨
  • 瞻彼南山

    司馬光宋代〕多士庶尹,群公百辟。拜手稽首,答揚休德。即醉即飽,慎思爾職。岡顧爾私,岡愛爾力。惱忠祗敕,永奉丕則。
  • 九日亭

    袁正規宋代〕崢嶸棟宇壓巍峨,九日遊人自在過。鳳翅岡高圍海國,龍鱗松古蘸煙蘿。齊山景色知難比,鼓澤風光幾倍多。每上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畏雨不出簡張端袤昆仲符伯籌諸兄

    劉宰宋代〕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間萬口喧春蠶。子來自南我自北,繚繞東西厭匍匐。塊坐不言中有得,谷鳥一聲驚晝息。翻然
  • 謁束先生廟

    李若水宋代〕弔古懷騷人,接轡黃榆路。疏風吹廣原,馬首飛埃度。荒祠止道旁,古人寒鴉聚。入門煙素橫,虛壁丹青污。再拜
  • 與歌者何戡

    劉禹錫唐代〕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柳)

    高觀國宋代〕翠拂晴波,煙垂古岸,灞橋春色。斜帶鴉啼,亂縈鶯夢,愁絲如織。為憐張緒風流,正瘦損、宮腰褪碧。綻綰同心
  • 幽居

    陸游宋代〕松陵甫里舊家風,晚節何妨號放翁。衰極睡魔殊有力,愁多酒聖欲無功。一編蠹簡晴窗下,數卷疏籬落木中。退士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閒行至西山民家

    陸游宋代〕秋林半丹葉,秋草多碧花。隔山五六里,臨水兩三家。罾魚與伐荻,各自有生涯。平池散雁鶩,繞舍栽桑麻。客至
  • 涌金門

    王鎡宋代〕涌金門外看花朝,步去船歸不見遙。一派笙歌來水上,鷺鷥飛過第三橋。
  • 與齡叟

    陳著宋代〕幾年西崦寺,門蘚路交藤。龍象開禪席,鍾魚張法鐙。領徒耕趁雨,對客句裁冰。我亦相忘者,慈雲得屢登。
  • 送何祕丞

    李覯宋代〕吳人作蜀官,萬里泝驚湍。地俗雖雲異,民情想一般。智明終戒察,政惠不須寬。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 送戴子家歸永嘉

    劉宰宋代〕君住柟溪第幾山,我家北渚水雲間。二千里遠來非易,三五朝留勿作難。有子已知頭角異,安心寧恤鬢毛斑。尺書
  • 初秋憶金均兩弟

    張九齡唐代〕江渚秋風至,他鄉離別心。孤雲愁自遠,一葉感何深。憂喜嘗同域,飛鳴忽異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頭吟。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晚立

    趙崇嶓宋代〕古徑苔深晝掩關,外頭塵土不曾閒。雨晴天氣明如鏡,靜荷孤松看遠山。
  • 守居園池雜題冰池

    文同宋代〕日暮池已冰,翩翩下鳧鶩。不怕池中寒,便於冰上宿。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

    陳造宋代〕垂柳搖絲千尺長,柳陰深處轉鸝黃。把杯借聽歌聲醉,絕勝酸寒尉溧陽。
  • 庾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

    白居易唐代〕千里故人心鄭重,一端香綺紫氛氳。開緘日映晚霞色,滿幅風生秋水紋。為褥欲裁憐葉破,制裘將翦惜花分。不如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王之道宋代〕南禪相望無多地,深謝高軒日見過。歸去山林遂閒放,卻尋農圃問誰何。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燕子樓三首原文_燕子樓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