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原文
石橋千尺壓兩涯,接以石路平不陂。
夏秋行潦每致濘,藉此無礙車馬馳。
前人妄為後人賴,長城運河率有之。
勝朝魏璫茲故里,葆輿安坐達京師。
非官帑即勞民力,小脩所費尚不貲。
窶人子勢有如是,奚怪朱家社不移。
詩詞問答
問:琉璃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琉璃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四
參考注釋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夏秋
夏季與秋季;關於或見於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種類型的瘧疾
行潦
(1).溝中的流水。《詩·召南·采苹》:“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毛 傳:“行潦,流潦也。”《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太山 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 趙岐 註:“行潦,道傍流潦也。” 孫奭 疏:“潦,雨水盛也。”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川源饒毒霧,谿谷多淫雨。行潦四時流,崩槎千歲古。” 張際春 《向贛南閩西進軍》:“有些路旁的枯草上,掛著一根一根的半透明的圓形冰柱,風吹著一搖一擺,有的被行人撞落在行潦中流動著。”一說道路上的積水。《左傳·隱公三年》:“潢、污、行潦之水。” 孔穎達 疏:“行,道也;雨水謂之潦。言道上聚流者也。 服虔 云:‘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污;行潦,道路之水是也。’” 郭沫若 《山中雜記·賣書》:“雨傘上滴落著的雨聲都舉著音樂的諧調,赤足上蹴觸著的行潦也覺得爽膩。”
(2).《詩·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鄭玄 箋:“流潦,水之薄者也。遠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齊絜之誠以薦之故也。”《左傳·隱公三年》:“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後因以“行潦”指祭祀或進獻用的酒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郊樂章》:“至德可饗,行潦斯挹。”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獻食表》:“而策勛飲至,頻承湛露之恩;獻壽奉觴,未申行潦之薦。”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 金 ( 高麗 使臣)之詞云:‘穆如清風,幸被餘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將意之勤。幸被寬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廢禮。’”
(3).指渾濁的水。以喻濁世。《詩·大雅·泂酌》篇,今文三家以之為 公劉 而作。謂以戎狄濁亂之區而 公劉 居之,譬如行潦可謂濁矣。 公劉 挹而注之,則濁者不濁,清者自清。說見 清 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 公劉 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士執其經。” 清 顧炎武 《淮北大雨》詩:“已知舉世皆行潦,且復因人賦苦匏。”自註:“匏苦不材於人,共濟而已。”按,《詩·邶風·匏有苦葉序》謂“刺 衞宣公 也。”
無礙
(1).沒有阻礙;沒有妨礙。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無瞻顧地釘住說:‘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還是請你直說罷!’”
(2).佛教語。謂通達自在,沒有障礙。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我有無礙,共向圓常。” 宋 朱松 《書永和寺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車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詩·小雅·十月之交》:“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夫車馬小義,而歷代莫悟。” 明 孫柚 《琴心記·王孫作醵》:“早求車馬,同行共赴。”
(2).謂馳騁遊樂。《漢書·郊祀志下》:“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之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滿意地詳細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2) 具有共同遺產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係
妄為
胡作非為
膽大妄為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運河
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
勝朝
指已被現王朝取代的前王朝
這批勝朝遺少雖然個個年輕,但都迂腐守舊
故里
舊時的門巷故居。指故鄉,老家
早思歸故里,華發等閒生。——唐· 李中《送人南遊》
安坐
(1).安穩地坐著。謂不勞神費力。《莊子·說劍》:“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年四十當安坐,年五十當安臥。” 唐 韓愈 《講學解》:“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 宋 朱熹 《答黃直卿書》:“其勢駸駸,恐未容飽食而安坐也。”《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公公只管安坐前廳靜聽訊息。” 戴望舒 《秋》詩:“我是微笑著,安坐在我的窗前。”
(2).古時坐的一種姿勢。 清 鳳韶 《鳳氏經說·四牡》:“古者之坐皆跪。安坐,坐而著於蹠也。危坐,坐而直其身也。” 清 惲敬 《困說》:“古者危坐任膝,安坐任足,夷坐任臀。”
京師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師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元濟詣京師。——《資治通鑑·唐紀》
赴舉京師。——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自京師乘風雪。——清· 姚鼐《登泰山記》
官帑
國庫;國庫里的錢財。 元 盧琦 《惠安道中》詩:“ 龍山 兵火後,百里總蕭疎。官帑需新賦,公田索舊租。” 明 唐順之 《建陳渡石橋記》:“其財取諸願助之家,而不費官帑之一錢;其力取諸傭食之夫,而不勞公徭之一卒。”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回是拚命尊 孔 的政府和官僚先就動搖起來,用官帑大翻起洋鬼子的書籍來了。”
勞民
(1).使人民勞苦。《晏子春秋·諫下二》:“寡人自知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明 劉基 《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人君以不義勞民為可危。”
(2).貧寒勞苦的民眾。 漢 賈誼 《過秦論》:“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史記·律書》:“又先帝知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 柳亞子 《次韻和寰老》之一:“樓台金碧勞民血,清淺 蓬萊 滄海塵。”
(3).謂奸巧的人。《商君書·農戰》:“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
慰勉人民。《易·井》:“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孔穎達 疏:“勞謂勞賚;相,猶助也。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君子以勞來之恩勤恤民隱,勸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則養而不窮也。”
不貲
見“ 不訾 ”。
窶人子
窮人家的子弟。《漢書·霍光傳》:“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饑寒,喜妄説狂言,不避忌諱。” 漢 劉向 《說苑·正諫》:“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亢!”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自慚窶人子,故音律一途,幼而失學。”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朱家
漢 初 魯 地俠士。《史記·遊俠列傳》:“ 魯 朱家 者,與 高祖 同時。 魯 人皆以儒教,而 朱家 用俠聞。所藏活豪士以百數,其餘庸人不可勝言……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陰脫 季布 將軍之阸,及 布 尊貴,終身不見也。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後以 朱家 泛指俠士。 唐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詩:“歷抵 海 岱 豪,結交 魯 朱家 。” 明 屠隆 《綵毫記·廬山受枉》:“嘆傭奴自賣 朱家 魯 ,少小蒙恩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