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墨竹文翁舊寫真,墨梅顏子更超群。
我家幸有篔簹谷,乞取冰姿伴此君。
詩詞問答
問:《席大光邀同賦墨梅花(顏博士畫)·其五》的作者是誰?答:張守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張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守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2. 顏博士畫
參考注釋
墨竹
(1).墨畫的竹子。相傳始於 唐 吳道子 。一說,始於 五代 郭崇韜 之妻 李氏 。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二:“﹝ 李夫人 ﹞月夕獨坐南軒,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揮毫濡墨,模寫窗紙上,明日視之,生意具足。或雲自是人間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收藏·元》:“ 顧安 字 定之 ,善畫墨竹。 吳仲珪 以蒼老勝, 定之 以秀色勝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牆上掛著一幅淡遠秀勁的墨竹,看來似乎裝裱得不久。”
(2).竹的一種。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滕處士》:“有絲竹,葉細而青,莖瘦而紫,亦謂之墨竹。”
文翁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後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隸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
寫真
人的肖像畫
墨梅
墨畫的梅。 宋 周密 《志雅堂雜抄》:“ 衡州 有 花光山 ,長老 仲仁 能作墨梅,所謂花光梅是也。” 元 湯垕 《畫鑒》:“ 楊補之 墨梅甚清絶,水仙亦奇,自號 逃禪老人 。”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五:“ 王冕 字 元章 , 會稽 人,能詩,善畫墨梅,萬蕊千花,自成一家。”
顏子
(1).指 孔子 弟子 顏回 。《孟子·離婁下》:“ 顏子 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 顏子 不改其樂, 孔子 賢之。”《後漢書·黃憲傳》:“子國有 顏子 ,寧識之乎?” 李賢 註:“ 顏子 , 顏回 也。”後常以“顏子”借指安貧樂道,有德壽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懷舊》詩:“ 孔 席亡 顏子 ,僧堂失 謝公 。” 唐 孟郊 《哭李觀》詩:“ 顏子 既殂謝, 孔 門無輝光。”
(2).對 南朝 宋 周續之 的美稱。《宋書·隱逸傳·周續之》:“ 續之 年八歲喪母,哀戚過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寧 於郡立學,招集生徒,遠方至者甚眾, 續之 年十二,詣 寧 受業。居學數年,通《五經》並《緯候》,名冠同門,號曰‘顏子’。”
(3).指質量差的物品。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歸……及 韋太后 歸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錯買了顏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斂且寘骨。’”參見“ 顏子生活 ”。
超群
超過多數人。多指人的才藝
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那位處於全盛時期超群的羅馬藝術家的形象
我家
(1).稱自己。 宋 錢愐 《錢氏私志·小人》:“ 宣和 間,有 遼國 右金吾衛上將軍 韓正 歸朝,授檢校少保節度使,對中人以上説話,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即稱我家。”《醒世姻緣傳》第二回:“ 計氏 説道:‘我家臉醜腳大,稱不起和一夥漢子打圍,躲在家中,安我過日子的分罷了。’”
(2).我們家;我家的。《漢書·霍光傳》:“丞相數言我家,獨無罪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王珣 疾,臨困,問 王武岡 曰:‘世論以我家領軍比誰?’”《新唐書·崔液傳》:“ 液 字 潤甫 ,尤工五言詩。 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龜龍也。’”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 宋 賀鑄 《望湘人》詞:“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
乞取
(1).求得。 唐 王建 《乞竹》詩:“乞取池西三兩竹,房前栽著病時看。” 宋 范仲淹 《依韻答青州富資政見寄》:“故人待看調元後,乞取優遊老 洛陽 。” 清 陳維崧 《沁園春·留別韓聞西》詞:“百年幾度佳辰,且乞取溪山自在身。”
(2).請求釆取。《宋史·禮志二七》:“乞取舊例裁定酌中之數,以為永式。”
(3).勒索。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州縣曹吏乞取不貲。” 宋 莊綽 《雞肋編》卷中:“有 白馬洞 繆羅 者殺保正,怒其乞取。”
冰姿
淡雅的姿態。 宋 蘇軾 《木蘭花令·梅花》詞:“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金 龐鑄 《梨花》詩:“縞袂清無染,冰姿淡不粧。”
此君
《晉書·王徽之傳》:“﹝ 徽之 ﹞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 徽之 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後因作竹的代稱。 唐 岑參 《范公叢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種來幾時聞已大。” 唐 白居易 《東樓竹》詩:“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宋 蘇軾 《於潛僧綠筠軒》詩:“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 揚州 鶴?” 宋 姜夔 《念奴嬌·謝人惠竹榻》詞:“梅風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標籤: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