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子勝仲登第原文
廣場筆陣數千人,喜汝穿楊箭鏃親。
慶緒綿長時幸會,文科興復事還新。
昔年繼榜熙寧歲,今偶同科紹聖春。
從此莫教書種斷,孫曾應復值昌辰。
詩詞問答
問:喜子勝仲登第的作者是誰?答:葛書思
問:喜子勝仲登第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喜子勝仲登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2.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八
參考注釋
廣場
(1) 面積很大的場地。又指大建築前的寬闊空地
天安門廣場
(2) 指人多的場合
求之廣場,未易多得
筆陣
(1).比喻寫作文章。謂詩文謀篇布局擘畫如軍陣。 南朝 梁 蕭統 《正月啟》:“談叢發流水之源,筆陣引崩雲之勢。”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以是學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筆陣豪異,則不能為之也。”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請築詩壇整筆陣,共執桴鼓張旌旟。”
(2).比喻書法。謂作書運筆如行陣。 晉 王羲之 《題<筆陣圖>後》:“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 清 吳偉業 《項黃中家觀萬歲通天法帖》詩:“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縱橫看筆陣。”
穿楊
(1).謂射箭能於遠處命中楊柳的葉子。極言射技之精。語本《戰國策·西周策》:“ 楚 有 養由基 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唐 薛業 《晚秋贈張折衝》詩:“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2).泛指技藝高超。《北史·隱逸傳·崔賾》:“況復桑榆漸暮,藜藿屢空;舉燭無成,穿楊盡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引》:“故章句有焦心之人,聲律至穿楊之妙。”
箭鏃
箭頭上的金屬尖物。《後漢書·西域傳西夜》:“﹝ 西夜國 ﹞地生白草,有毒,國人煎以為藥,傅箭鏃,所中即死。” 唐 王建 《射虎行》:“遠立不敢污箭鏃,聞死還來分虎肉。”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日暮箭鏃盡,左右刀鋋集。”
慶緒
對皇家宗室的敬稱。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皇夏》:“慶緒千重秀,鴻源萬里長。”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予嘗修玉牒,知國家慶緒之繁衍。”《宋史·樂志九》:“爰資慶緒,式昭帝基。”
綿長
亦作“緜長”。1.延續久遠。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賚林檎啟》:“ 丹徒 故苑,歲綿長而不見; 岷山 舊植,路重阻而來難。”《西遊記》第十一回:“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如大 清 歷數綿長,延臣壽命,臣當益加勤勉,謹保終始。”
(2).猶漫長。 唐 劉知幾 《史通·序傳》:“疆宇修闊,道路緜長。”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臣自用兵以來,三次肅清 楚 境,而邊界綿長,與其布兵各卡……不如分兩路游兵。” 柯靈 《香雪海·時間》:“十年過去了,在時間的長河裡,這只是無限綿長中的一瞬。”
幸會
(1).幸運遇合。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幸會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唐 韓愈 《答張籍書》:“及聆其音聲,按其辭氣,則有願交之志,因緣幸會,遂得所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李王二公書畫》:“不圖夤緣幸會,獲庇所天。”
(2).好時會,好時運。《魏書·陸俟傳》:“臣等邀逢幸會,生遇昌辰。” 宋 曾鞏 《襄州與交代孫欣啟》:“惟事契之稠重,實愚冥之幸會。”
(3).敬辭。謂榮幸地會見。 唐 李商隱 《可嘆》詩:“幸會東城宴未迴,年華憂共水相催。”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 坡 ]此是 琴操 ,如今就要為尼了。[ 佛 ]久聞久聞,幸會幸會!”《紅樓夢》第一○九回:“近來因為園內人少,一個人輕易難出來,況且咱們這裡的腰門常關著,所以這些日子不得見你。今兒幸會!”京劇《獵虎記》:“久仰二位英名,今日幸會了!”
文科
科舉制時以經學考選文士之科,別於武舉而言。教學上指歷史、哲學、文學、語言、經濟等學科
興復
猶恢復。《後漢書·光武帝紀下》:“陛下德橫天地,興復宗統,褒德賞勛,親睦九族。”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興復 漢 室,還於舊都。”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後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為興復之計者,其念之哉!” 魯迅 《南腔北調集·真假堂吉訶德》:“可惜前有 慈禧太后 ,後有 袁世凱 -- 清 末的興復海軍捐建設了 頤和園 。”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寧歲
安寧的歲月。《國語·晉語四》:“自子之行, 晉 無寧歲,民無成君。” 唐 杜甫 《喜雨》詩:“何由見寧歲,解我憂思結。” 清 劉大櫆 《送張閒中序》:“而 漢 時 河 決 酸棗 、 瓠子 、 館陶 ,泛溢 淮 、 泗 、 兗 、 豫 、 梁 、 楚 諸郡,歷 魏 、 晉 、 唐 、 宋 、 元 、 明 ,數千百載,迄無寧歲。”
同科
(1) 同等
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科也。——《論語》朱熹注
(2) 科舉時代稱同屆考試中的人
同科狀元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教書
教學生學習功課
孫曾
孫子和曾孫,泛指後代。 宋 陸游 《湖村》詩:“老人不用夸頑健,時看孫曾浴畫盆。”
昌辰
猶盛世。 唐 劉禹錫 《代慰義陽公主薨表》:“豈意遘茲短歷,奄謝昌辰。”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教坊致語》:“臣等幸覯昌辰,叨塵法部。” 清 錢謙益 《瞿太公墓版文》:“藹藹 瞿公 ,際此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