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百熙聯

作者:廖國柄 朝代:清代

挽張百熙聯原文

薊北侍襜帷,感鹿士貽書,渭水深情惟我最;

湘南攻文獻,數易名令典,太常傳詔獨公先。

詩詞問答

問:挽張百熙聯的作者是誰?答:廖國柄
問:挽張百熙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挽張百熙聯是什麼體裁?答:對聯

注釋

1. 對聯 出處:長沙張文達公榮哀錄

參考注釋

襜帷

(1).車上四周的帷帳。《後漢書·郭賀傳》:“ 顯宗 巡狩到 南陽 ,特見嗟嘆,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勑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見其容服,以章有德。”

(2).借指車駕。 唐 王勃 《滕王閣序》:“都督 閻公 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 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明 李攀龍 《趙州道中憶殿卿》詩:“憶爾襜帷出牧年,風塵誰識使君賢。”

深情

(1) 深長悠厚的情感

難忘深情

(2) 懷有深厚感情

他又站在高台上,深情地望著蘭考的土地。——《鞠躬盡瘁》

文獻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易名

(1).指古時帝王、公卿、大夫死後朝廷為之立諡號。《禮記·檀弓下》:“ 公叔文子 卒,其子 戍 請諡於君,曰:‘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幸聖明知其始末,故九品微官獲邀易名之曠典也。”後亦有由崇仰者為死者議立謚,稱“私謚”,亦稱“ 易名 ”。 唐 韓愈 《貞曜先生墓志銘》:“賢者故事有易名,況士哉!” 貞曜先生 為 孟郊 之私謚。

(2).換名,改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天繪亭記》:“余擇勝得此亭,名曰 天繪 ,取其景物自然也。後某年某日,當有俗子易名‘ 清輝 ’,可為一笑。”

令典

(1).好的典章法度。《左傳·宣公十二年》:“ 蔿敖 為宰,擇 楚國 之令典。” 楊伯峻 註:“令典謂禮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擇皇 齊 之令典,致聲化於雍熙。”

(2).泛指憲章法令。《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自今,其敢設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左道論,著於令典。”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載澤 等《出使各國大臣奏請宣布立憲摺》:“宜取各國地方自治制度,擇其尤便者,酌訂專書,著為令典,尅日頒發,各省督撫,分別照行,限期蕆事。”

(3).指美好的典禮、儀式。 宋 秦觀 《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

(4).指垂範後世的典籍。 漢 荀悅 《<漢紀>序》:“昔 晉 之《乘》、 楚 之《檮杌》、 魯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書,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則成其法,棄之則墜於地。”

太常

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獻之太常。——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傳詔

(1).傳達詔命。 唐 韓愈 《華山女》詩:“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願識師顏形。” 宋 蘇軾 《贈寫御容妙善師》詩:“紫衣中使下傳詔,跪奉冉冉聞天香。”

(2).傳達詔命的官員。《宋書·朱脩之傳》:“會 宋 使傳詔至, 脩之 名位素顯,傳詔見即拜之。彼國人敬傳詔,謂為‘天子邊人’。”《資治通鑑·齊高帝建元元年》:“﹝ 謝朏 ﹞曰:‘有何公事?’傳詔曰:‘解璽綬授 齊王 。’” 胡三省 註:“傳詔屬中書舍人,出入宣傳詔旨。”

公先

複姓。 漢 有 公先勇 。見《隸釋·漢國三老袁良碑》。

詩詞推薦

挽張百熙聯原文_挽張百熙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