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鶯聲似故山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賦得鶯聲似故山原文

鶯聲凡幾囀,似報故園春。

夢醒身仍客,鄉遙鳥是鄰。

連天芳草色,刺眼柳條新。

欲把雙柑聽,香醪懶入唇。

詩詞問答

問:賦得鶯聲似故山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賦得鶯聲似故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賦得鶯聲似故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鶯聲

(1).黃鶯的啼鳴聲。 唐 白居易 《春江》詩:“鶯聲誘引來花下,草色勾留坐水邊。” 元 王逢 《題張後山西堂》詩:“柳行接隴鶯聲迥,椶影涵波鶴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轉悅耳的語聲。《水滸傳》第一百回:“ 瓊英 在城下鶯聲嬌囀,叫道:‘我乃郡主,保護大王到此,快開城門。’”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白素秋》:“耳畔鶯聲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觀。”

凡幾

總計多少。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壽趙癯齋》詞:“聞自垂車日,都門外,送車凡幾。”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沙三》:“ 虎邱 繁華甲天下,酒樓歌榭,畫舫燈船,每歲破家其中者,不知凡幾。”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編》六:“因沒有戶籍竟無資格入學的失學兒童,正不知凡幾。”

故園

對往日家園的稱呼

別夢依稀咒浙川,故園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連天

(1) 持續許多天

連天連夜

連天趕路

(2) 連續不斷

叫苦連天

(3) 與天相連,比喻非常高的樣子

水連天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刺眼

(1) 違反禮節標準或社會慣例而使人感到不順眼;不文雅

她這身打扮在人群中顯得很刺眼

(2) 使睜不開眼

刺眼的亮點

柳條

編織筐、包、籃子等用的柳樹柔軟的枝條

柳條包

雙柑

見“ 雙柑斗酒 ”。

香醪

美酒。 唐 杜甫 《崔駙馬山亭宴集》詩:“清秋多宴會,終日困香醪。”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宋 柳永 《西江月》詞:“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 清 陳維崧 《薄倖·山下與顧景行話舊三迭前韻》詞:“酒槽珠濺,向當壚小語,香醪可許新詞換?”

詩詞推薦

賦得鶯聲似故山原文_賦得鶯聲似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