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荔裳按察蜀中原文
法星遙指錦江隈,路入蠶叢鳥道回。
萬里橋邊春駐馬,百花潭上夜銜杯。
干戈未久才生聚,井裡雖存尚草萊。
自是隨車多化雨,三巴父老望噓培。
詩詞問答
問:送宋荔裳按察蜀中的作者是誰?答:王天眷
問:送宋荔裳按察蜀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送宋荔裳按察蜀中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法星
(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別名。《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陽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陰刑,女主之位也。』」
(2).星名。熒惑星的別名。《文選·劉孝標<辨命論>》:「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廣雅》:「熒惑謂之罰星,或謂之執法。」 唐 劉禹錫 《早秋送台院楊侍御歸朝》詩:「鷙鳥得秋氣,法星懸火旻。」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台》詩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覺夜明。」
遙指
在遠處指點;向遠方指
錦江
岷江 分支之一,在今 四川 成都平原 。傳說 蜀 人織錦濯其中則錦色鮮艷,濯於他水,則錦色暗淡,故稱。《文選·左思<蜀都賦>》「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 劉逵 注引 三國 蜀 譙周 《益州志》:「 成都 織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勝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唐 杜甫 《登樓》詩:「 錦江 春色來天地, 玉壘 浮雲變古今。」 明 許潮 《龍山宴》:「愁暗 錦江 雲,淚灑 巫山 雨。」 清 趙翼 《題敦拙堂詩集》詩:「先生甫筮仕,即泛 錦江 櫂。」
蠶叢鳥道
指險絕的山路。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參見「 蠶叢路 」。
萬里橋
橋名。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劍南道上·成都縣》:「 萬里橋 架 大江 水,在縣南八里, 蜀 使 費禕 聘 吳 , 諸葛 祖之。 禕 嘆曰:『萬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為名。」 唐 杜甫 《狂夫》詩:「 萬里橋 西一草堂, 百花潭 水即滄浪。」
駐馬
(1).使馬停下不走。 唐 蔣吉 《高溪有懷》詩:「駐馬 高溪 側,旅人千里情。」 明 王世貞 《自夾山趣顏神感古》詩:「千秋此 夾谷 ,駐馬意徘徊。」 清 張大受 《清流道中梅花》詩:「駐馬 清流 香氣吹,東風漸近落花時。」
(2).猶駐軍。 陳毅 《阜平贈 * 同志》詩:「十年駐馬 胭脂河 ,抗 日 反頑除萬惡。」
百花潭
潭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潭北有 唐 代著名詩人 杜甫 的草堂。 唐 杜甫 《狂夫》詩:「 萬里橋 西一草堂, 百花潭 水即 滄浪 。」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劍南西道一·益州》:「 杜甫 宅在西郭外,地屬 犀浦縣 ,接 浣花溪 ,地名 百花潭 。」 宋 黃庭堅 《老杜浣花溪圖引》:「 碧雞坊 西結茅屋, 百花潭 水濯冠纓。」 阿英 《明朝的笑話》二一:「官呼狂生試詩,成績甚壞,乃笑謂之曰:『姑免問罪,發去 百花潭 上,看守 杜工部 祠堂。』」
上夜
舊時指值班守夜
且將他交給上夜的人看守一夜
銜杯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口含酒杯。多指飲酒。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 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 郁達夫 《晨發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
見「 銜杯 」。
亦作「 啣盃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耳。」
見「 啣杯 」。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生聚
人口增加,積累
井裡
(1).鄉里。古代同井而成里,故稱。《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 楊倞 註:「井裡,里名。」 宋 陳亮 《祭盧欽叔母夫人文》:「閫內之懿,聞於井裡。」《捻軍史料叢刊·軍情·同治七年閏四夏月十七日》:「眾志成城,保衛井裡。」
(2).里巷。 清 黃景仁 《歲暮篇》詩:「更聞井裡喧,索逋百不讓。」 清 姚瑩 《游欖山記》:「吾始見此鄉井裡晏如。」
草萊
(1).猶草莽。雜生的草。《南史·孔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翦。」 宋 葉適 《代人上書》:「奪農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萊隨長。」 清 周亮工 《介壽以胡彥遠見慰札子相示卻寄》詩:「一畝田中盡草萊,旅堂經歲不曾開。」
(2).指荒蕪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 * 好墾草萊。」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凡草萊,初闢而為露田園池者,多連阡陌,雖不躬耕,得特專利五十年,期盡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兩三年內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來歸,草萊漸開,人懷保家之心,士無飢餒之憂,則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帶也就固若金湯了。」
(3).猶草野。鄉野;民間。《漢書·蔡義傳》:「臣 山 東草萊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 宋 范仲淹 《舉張問孫復狀》:「右臣伏覩赦書節文,應天下懷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滯草萊,委逐處具事聞奏。」 清 李漁 《風箏誤·議婚》:「蒼天不負奇才,拔英雄自草萊。」
(4).布衣。平民。《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草萊樂業,守屏稱事。」 張銑 註:「草萊謂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謂州牧也。」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四:「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清 孫枝蔚 《覽古》詩之六:「用人限資格,何以服草萊?」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隨車
見「 隨車致雨 」。
化雨
長養萬物的時雨。比喻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教育。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趙岐 註:「教之漸漬而浹洽也。」《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老師文章山斗,門生輩今日得霑化雨,實為僥倖。」 清 方文 《呈覺浪大師》詩之三:「陰霾時且晦,化雨事原難。自有開宗日,天人合靜觀。」如:春風化雨。
三巴
(1).古地名。 巴郡 、 巴東 、 巴西 的合稱。相當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東的大部地區。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建安 六年, 魚復 蹇允 白 璋 爭 巴 名, 璋 乃改 永寧 為 巴郡 ,以 固陵 為 巴東 ,徙 羲 為 巴西 太守,是為 三巴 。」《資治通鑑·晉安帝元興三年》:「 玄 以 桓希 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將戍 三巴 以備之。」 胡三省 註:「 三巴 , 巴郡 、 巴東 、 巴西 也。 杜佑 曰: 渝州 ,古 巴國 ,謂之 三巴 。以 閬 、 白 二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
(2).多泛指 四川 。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遵 文翁 之遺訓,學富 三巴 。」 明 施敬 《巴陽夜泊》詩:「獨棹 三巴 夜,秋高片月孤。」 黃鈞 《自成都歸舟中作》詩:「久客 三巴 事可哀, 錦江 七月放船回。」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